分享

按巴菲特的选股逻辑,A股只有9只股票值得投资?

 小木屋东 2018-05-16

按巴菲特的选股逻辑,A股只有9只股票值得投资?

上期说了投资与投机的一些思考,本期我们来说说----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

(一)为什么会出现波动?

只要是金融市场,就必然有波动,一方面它代表资金亏损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代表潜在的盈利机会。造成波动的原因有很多:

1,资产有自己的周期,会出现轮动

股市、房价、黄金、原油、债券、甚至银行存款利率都有波动性,而且中国股市、外国股市,A股里的大盘蓝筹、中盘、创业板,等等,都有自己的波动性。这些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很难精准的把握它们涨跌的周期次序、持续时间。

我们看从2007年到2017年这11年里,各类资产都有自己的低潮和高潮期,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心态、没有科学的投资方法,很可能导致“追涨杀跌”,当某个资产达到价格顶峰时、你去做了接盘侠;反之,某个资产你持有了很久,正待黎明要来了,你看着别的资产涨的好,把这个很便宜的资产给抛掉了。

以下大家熟悉的“美林时钟”或许有些指导作用,但真正的市场、尤其在中国,更是千变万化。我们姑且参考看看,了解资产轮动的一种简单逻辑吧。

2,人性的贪婪与恐惧会加大市场波动,尤其在半有效市场的中国

前面讲了,市场本身会有周期波动,有时这些波动还常常被“放大”。这些因素包括:一是市场本身的因素,比如一些短期消息、公司主体本身的突然变化、甚至一些投机炒作行为等;二是人性,人的贪婪与恐惧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尤其是以散户为主体的投资市场、还有证券市场不那么成熟/监管也不健全的市场。

中国市场就是一个半有效市场,股市波动性远大于成熟的美股市场。比如,我们来看看A股(上证指数)和美股(道琼斯指数)1990年以来的走势对比:

(A股-上证指数)

(美股-道琼斯指数)

所以这也导致,在A股市场主动管理强于被动管理,这与美国完全相反。

3,人的能力不同,资产管理的结果有天壤之别

我们看截止去年底存续期超过5年的股混基金,它们的业绩表现差异较大,好的收益能有100%-400%,差的20%以下甚至亏损。

按巴菲特的选股逻辑,A股只有9只股票值得投资?

所以如果你持有的产品如基金价格发生波动,很可能是你选的管理人本身的问题,而非市场的问题。

(二)投资赚啥钱?

我们都知道,股价=市盈率*每股盈余。那么其实归纳起来,我们将投资赚钱归结于三个因素:

1,赚企业成长的钱

巴菲特的“六点选股法则”,其中一个关键理论是只有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0%而且能稳定增长的企业才能进入巴菲特的研究范畴。

比如可口可乐,数据显示,在1978年至1982年间,可口可乐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20%左右,到1983年至1987年进一步提升至30%左右。自巴菲特1988年买入之后,一路坚定持有。以12.99亿美元的持股成本计算,至2017年年底,投资回报高达1312.78%。

我们把这个标准放在A股市场并假设以十年的时间跨度来考察净资产收益率,且每年这一指标至少要达到20%,那么有多少家公司能满足条件?

结论是,只有9家。

按巴菲特的选股逻辑,A股只有9只股票值得投资?

但这几只股票的涨幅丝毫不逊色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是近30年涨13倍,中国这9只股票的近一半仅仅十年就涨了约8倍。所以,对于盈利(每股盈余)可持续增长的,这样的企业长期持有,自然收获颇丰。

2,赚市场波动(情绪)的钱

前面讲了很多市场因素、短期因素、人的本性等,会导致市场波动。有时市场会被极度高估,有时又会被极度低估,尽管这期间经历的时间“可长可短”。但对理智而又有耐心的投资者,机会就出现了。

格雷厄姆说过,从根本上讲,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含义:即它们使得投资者有机会在价格大幅下降时做出理智的购买决策,同时有机会在价格大幅上升时做出理智的抛售决策。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里,投资者最好忘记股市的存在,更多关注自己的股息回报和企业的经营结果。

比如股市大跌,一般人看到的是“到处都是恐慌”,而对于想做长期投资的人来说,股价的任何下跌都是好消息,因为你可以花更便宜价格去买它,并且你要能坚持到最后。

3,赚的是时间的钱

好买曾做过一项统计,自2001年9月21日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成立起至2017年12月11日在任一时间点持有基金的胜率和收益与持有时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持有时间越长,投资胜率越高。

按巴菲特的选股逻辑,A股只有9只股票值得投资?

所以,投资的周期越长,短期波动越不算什么,你可以横跨市场的一个牛熊周期,最终能在收益得到满足的一个相对较高的点、获利离场,甚至投资的品种足够可靠、或者找到好的基金经理,可以一直持有下去。换句话说,长期盈利比短期赚钱要“简单得多”。

(三)如何应对波动?

1,低买高卖

对于波动,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即在股价低于公允价值时买入,在股价高于公允价值时卖出,或者说“确保自己购买的股票价格不会太高”。与高价购买股票的人相比,以这种账面价值为基础建立股票组合的投资者,可以更加独立和超然态度的看待股市的波动,甚至可以利用这种波动、展现自己贱买贵卖的高超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