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而能觉,觉而能悟 文/雨仁为善 图/网络 突然,就喜欢上了安静。喜欢安静的想念和诉说。喜欢用文字记录年华,把心情写入措手的过往 夜色挡不住醉人的温柔,有风的日子,一个人享受风的安逸,静静地听这座村庄的梦呓,想念的心绪,就像音乐,流淌在静静的夜间。有一种等待深藏在心里边,无言却很久远,阳光的早晨,温柔的阳光把你拥抱,有雨的早晨,轻柔的雨会把你亲吻,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的是静,可是,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又有多少人肯停下来取寻求心灵的安静呢?有多少人曾梦入瓦尔登湖,去一睹梭罗亲手修整木屋的欣喜?更多的是蜗居一隅,整天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之间,忘记了静得本真。 静,是于喧嚣的生活中的心灵的憩息。人们说世界太吵,世界太热闹,生活太累。何不效仿古人来寻觅一片宁静,给心灵一个憩息的港湾?爱上了这独有的宁静,于是有了“王孙自可留”。这宁静是生活的本真,是一种独善其身的修为,是生活沉淀里头的人生独悟。禅房花木深,禅师于此静修思考,得到的是对生命的透彻认识,在潮起潮落的生活中独悟其真谛,以此教化浮躁的人,这就是一种品德,所以静以修身,使心似琉璃是很重要的。
你看,那飘零的柳絮,那纷飞的叶,还有那温柔的风,尽把心情抚平,再看那平静的水,那微风之中飘来的水的气味,这水,很静,那阳光之下斑驳的影,好像就是一种平静的等待,等这阳光移动,然后她跟着缓缓的转动,不用期待很快,也不用想象很慢,只要它还在这里,阳光就总是会将他送到某个位置,她一直都知道,太阳不会抛弃她,她也不会抛弃她。汪国真诗里有一句:流水知道,那个位置,夕阳知道,那个时刻,沉静下来,能够看得更高更远。 浮生若梦,社会如此多艰,大多数人容易迷失方向,于是沉沦,得过且过,那么,作为现在的我们怎样让自己持有一份宁静?其实很简单,闲暇的午后,打开窗子,看一下仿若水晶般纯蓝的天空,感受那细微微的风,然后对蓝天,微风以及自己微笑。这就是一种安静,它可以把所有的不快与压力放下,享受从心底渲染出来的宁静美,或者于淡淡阳光倾泻的午后,坐在椅子上,听优美流畅的音乐……此皆宁静之法。 静,其实可以是一种态度,树是静的,即便有风的时候它在摇动,但它的跟在地下,扎得很深,抓的很稳,它总有一个位置,从不轻易改变,人的心,也是如同树的跟,心安之处,是风所带不走的,心安之处,便是身所在处。如树守着跟,如树连着跟,跟所在处,便是身所在处,当生活只需要一日三餐,当财产只留下清风明月,当寂寞与恬静常伴左右,人的灵魂也就得到了升华,清风,穿过花香,略过竹林,踪影缥缥缈缈。骄阳,跨过青山,漫过沧海,渐行渐远。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瞬即逝。既然世事难料,无法交付偶然的成功,只需要宁静在心,就能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