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奚啸伯:俯仰无愧天地

 老刘tdrhg 2018-05-16


奚啸伯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芝术家,他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并称“四大须生”。 他的舞台表演气质脱俗、清新典雅、文静深沉、委婉细腻,世称“奚派”。与人交际中,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做派”,那就是他常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配不压主

奚啸伯26岁那年,有幸加入梅兰芳的承华社,给梅兰芳挂二牌。有一次演《宝莲灯》,事先对戏时,奚啸伯念“好汉做事好汉当,岂肯连累爹娘”,梅兰芳念的是“好汉做事好汉当,休要连累爹娘”,两人念的不一样。梅兰芳即刻停下来问:“你为何念‘岂肯’?”奚啸伯说:“我是傍角儿,您是大角儿,我理应尊重您的路子。”梅兰芳也很实事求是,经过思忖后认为‘岂肯’比‘休要’好,更符合剧中人物的心情,便决定按奚啸伯的念。演员挂二牌,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难就难在必须揣度和满足头牌的需要,而奚啸伯每次都能重视为梅兰芳的表演提供充分的空间,使梅兰芳在接唱的时候,十分合适。所以,奚啸伯深得梅兰芳赏识。


卡耐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奚啸伯能够找准定位,牢记自己是傍角儿,所以他能处处为头角着想,甘愿轻己重人,善于绿叶配红花,与梅兰芳合演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极得梅兰芳满意。现实中有些演员献艺心强,急于表现,不惜抢戏出风头,闹得合作极不愉快。奚啸伯配不压主,不喧宾夺主的交际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诚不欺下

有一次,奚啸伯在天津演出,住在裕华宾馆,戏码排得密实,每天都很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突然来了几十名中学生,他们说要见奚啸伯,要请他签名留念。陪伴父亲的儿子奚延宏听了很不高兴,不想叫这群学生进来。奚啸伯当即制止,不但和孩子们见了面,还用毛笔工工整整地为他们一一签名留念。学生高兴地走了。奚啸伯对儿子说:“你为什么要回绝人家呢?”“一群孩子,懂什么!”“孩子也是我们的观众,虽说他们现在才十几岁,可再过几年就都长大成人,他们会分配到各地去工作。这不等于为京剧播下种子吗?你今天冷淡了他们,人家就会对你有不好的印象或看法,这无形中就留下了隔阂。”奚啸伯郑重地对儿子说,“在人上,不欺下;在人下,不媚上。没有人缘,就没有戏缘,更谈不上饭缘儿。”


杨绛曾说:“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不媚上、不欺下,谨守忠恕之道的正直诚恳的人。”奚啸伯不因求见之人是懵懂京剧的中学生而怠慢,反而十分高兴结识他们,寄望于他们长大后去传播弘扬京剧国粹艺术。奚啸伯诚不欺下,堪称正人君子。但愿那些身处上位而看不起甚至刁难、欺下凌下者,能够猛然惊醒。

厚人薄己

成名后的奚啸伯,有了不菲的收入,但十分舍得仗义疏财。著名花脸演员金少山一度衰败,连顿正经饭菜都吃不上。奚啸伯不仅每月资助他一些生活费,还组织同行为救助金少山演出,收入全部赠与金少山,金少山常常感激涕零。著名老生高庆奎,晚年生活窘迫。只要他去了后台,奚啸伯就一定叫管事给高先生送个“红包”,里面装上相当二路老生的戏份钱。然而,奚啸伯对家里人却相当“抠门”。儿子奚延宏说:“想花他几个钱,可太难了。”当时,儿子在北京京剧四团工作,想买辆自行车,求父亲凑点儿钱,可说什么也不行。实在没辙,儿子只好向同事借了200元。奚啸伯辞世时,既无家产也无积蓄,给子孙只留下一条破毛毯,一个樟木箱。凡受过他资助的人,看到这一情景,无不感怀万分,老泪纵横。


托·哈代说:“一个人总得宽厚一点,慷慨一点,才配受人感谢和尊敬。”奚啸伯深谙此道,所以他好不吝啬自己的收入,善于雪中送炭,几乎全部把自己的钱财用到了同行和朋友等需要的人身上,乃至最后钱财散尽,一贫如洗,也在所不惜。而他对自己和家人却十分刻薄,容不得乱花一分钱。他的这种与人为善、厚人薄己的交际美德,令人肃然起敬。

寸心不昧

奚啸伯在晚年深受“文革”迫害,半身不遂,骨瘦如柴。一天,弟子欧阳中石去看望他,见到恩师痴痴怔怔的样子,欧阳中石不禁一下子抱住老师的双肩痛哭。师徒二人交谈到深夜,奚啸伯对欧阳中石交代了一件事。奚啸伯说:“这几年,我总是像看电影一样,把所见到的人都想了一遍,主要是想有没有对不起别人的事,想来想去,没有昧过良心。”突然,他想起自己曾借过一个徒弟100元钱的事:“一次去北京,临时没钱了,让徒弟张宗南送来100块钱,我说好算我借的,本来想回家后立即寄还他,可后来忘了,觉得对不起他。不过,现在我真没办法还他,将来等我落实了政策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先还他钱。要是落实不了政策,我要死了,可就坑了他了。”欧阳中石事后把这话转告张宗南,张宗南热泪滚滚,泣不成声。


马丁·路德说:“昧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奚啸伯在生命绝境中还能躬身自省,自我检讨,深切挂念和深刻愧对曾经借过徒弟100元钱未还,真是业界良心啊!怎能不让人感动!想想当今那些企图赖账、恶意拖欠人钱不还者,简直是良心被狗吃了!奚啸伯恪守良心、寸心不眛的交际准则,值得大书特书,让人汲取。


奚啸伯就是这样一个俯仰无愧的人,正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奚啸伯凭此不仅收获了人生的快乐和无憾,而且也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敬和爱戴。奚啸伯的崇高交际风范,值得我们学习推崇。

 重点推荐 

2018“能说会写”未来领袖暑期特训营强势来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