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腕治霾应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不应在出土工地和建筑垃圾清运上添枷带锁

 草上飞8zrclmi9 2018-05-16

尊敬的永康书记、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

雾霾来袭、政府治理、政策要求、相继出台,但我们在治污减霾和出土工地及建筑垃圾管理的诸多政策、要求存在着很多误区和方向偏差,致使一线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矛盾多多、反复无常。出土工地和建筑垃圾从业人员怨声裁道、甚至骂声一片。同时,因为我们定制的一些如冬防期停运、中高考停运、限时拉运等一刀切政策,导致建设工程渣土排放滞缓、建设工期延长,严重影响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铁腕治霾,更需要科学治霾。雾霾笼罩下,我们不应迷失方向,即使寻求突破,也要首先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据我所知,北京市也是雾霾重灾区,但近五年来,北京市的治污减霾方案和政策改修了三次。结合我省我市实际,我建议,我们也应该对以往出台的政策实用性、必要性、操作性加以剖析研判,适时修改,以更切合我市实际,有利经济发展、有利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举措进行理性治霾。下面,我就一线体会和总结的几条矛盾和问题列举如下:

* 政策出台一刀切、不切实际、死板教条

* 1、停工时间要求不合理、太教条。

* 首先,每年上级部门下发冬防期和中高考停运通知时,都是定在了某日零时起执行(如2017年中高考5月26日凌晨起),这样一来,建设部门、施工部门、建筑垃圾清运企业在25日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后,在做好了保洁、管理、冲洗、巡查、机械等方方面面准备后,当晚只能清运2小时,到了26日零时,准时停工,为什么不能切合实际定在次日7时停运呢?,如果26日零时后对居民、学生有影响,那么当晚的前2小时也是有影响的。

* 2、涉土作业时间严重受限,从根本上压制了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

* 目前、我市实行冬防期(11月15日--3月15)、中高考(5月26--6月26日)、涉土作业除地铁、抢险工程外,一刀切全线停工,还不包括三级响应以上气候停运天数和重大活动、雨雪天气等,据管理部门统计,我市建筑垃圾清运每年实际可拉运的时间仅为80-100天左右(西安市为解决拥堵问题,限制三环内渣土车只能夜间拉运,每晚22:30分--次日6点,按全日制计算为40-50天),如此一来,土拉不出去意味着工程滞缓、 建设滞缓、经济发展滞缓。加之管理部门对出土工地这样那样的要求、反反复复的停工、清运车辆清运线路关卡重重、建筑垃圾消纳难等的现状,我市建筑垃圾外运难度可想而知。有承运渣土的一位承包者说,在西安拉土比贩毒还难。还有一个中学生在冬防期问管工地的父亲爸:“工地拉土都停了,雾霾咋还这么重呢?”父亲无言以对。

* 现代科技条件下,环保部门有先进的检测设备,而且每个出土工地都安装了环境污染检测设备,为什么不把一天的停运和拉运污染数据做以检测和比较呢?如果真实存在因建筑垃圾清运污染加重,那么再该停则停。

* 建议及改进办法

* 改进冬防期全线停工的一刀切政策,冬防期作为重点时间阶段,建议一方面对平时执行治污减霾措施和相关要求落实较好、硬件设施达标、拉运作业规范的工地,原则不停。二方面,可以由各区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急、缓程度、限额审批,灵活应对。

* 改进中高考全线停工一刀切和教条政策,建议中高考期间对居民区周围、学校,特别是考场周边实行严格管控,该停的停,即便是停,也应结合实际,在具体停止时间上加以灵活,不让半夜停,完整一个作业时间段为好。凡距离市民聚集居住区、学校较远的工地,实行灵活审批,明确作业时间和车辆行驶线路。

* 改进渣土车运行时间限制,建议将现行的每晚10:30分可进入三环拉运建议改为每晚9时,其次,交警部门可根据交通拥堵情况分路段、分时段放行,如长安南路每晚10时后,子午路、朱雀路9时后。

* 具体措施不切实际,缺乏操作性和灵活性。

* 1、出土工地黄土覆盖要求与值得思考的问题

* 目前,我市要求所有建设、出土工地裸露黄土百分百覆盖,凡覆盖不到位,轻则通报批评、停工整改,重则上线处罚、追究责任。

* 前不久,一名工地的项目经理咨询管理部门,说雨天过后,他们的基坑黄土需要晾晒,而现在基坑黄土按照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要求用密网全部覆盖着,如果不揭开覆盖网不易晾晒,一周内的难易达到拉运需求,但揭开覆盖网,又违反了裸露黄土百分百覆盖的要求。为此基层管理人员也不敢轻易答复,给其提供市铁腕治霾办电话咨询。

* 历史上西安是八水绕城,地下水丰富,我市出土工地基坑开挖的黄土地表约一米以下到常规基坑的十米左右,均为潮湿黄土,凡十米以下打桩作业挖出的均为湿泥,有的需要晾晒特别是雨后需要晾晒才能清运,而我们现在对工地的要求是死板的百分之百覆盖,稍有没覆盖到位,不论扬尘与否,统统实行违规记录、通报、扣分甚至问责。

* 有句话曾说道——泥土的芳香,我市开挖的工地,在剥开地表以后,黄土潮湿而厚重,气味清香,本来可以稀释空气中的毒害物质,而我们却要采用含有毒害物质的劣质防晒网全部覆盖,而大量的防晒网会形成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有害垃圾,焚烧不能、填埋不妥、回收不实,最终掺杂在建筑垃圾中一起倾倒,形成二次污染。

* 治污减霾,本应全省市、全区域、全领域的全面治理,因为共享一个蓝天,空气相通、风力相连,而我们一味的在出土工地检查方面加压设限,要求严格而苛刻。相反,就裸露黄土覆盖来讲,近将工地隔壁的停车场(如太白南路天地源工地隔壁、朱雀路杨家村工地对面应急广场)远如城市周边的乡村道路,荒滩野地,裸露黄土比比皆是却无人问津,作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对治污减霾来讲,只要不会产生扬尘,就应顺其自然,不必硬性要求覆盖。如果要求裸露黄土百分百覆盖,难道八百里秦川的黄土地春耕秋播时的耕地也要百分百覆盖吗?

* 建议及改进办法

* 结合实际,广大管理人员和管理对象一致认为,建议1、应当修改此条例规定。即:易发扬尘的浮土(面粉土)、灰料必须覆盖,对潮湿、软泥类确定不会发生扬尘的不用覆盖,尤其是对出土工地如晾晒、待开挖清运的黄土酌情不予覆盖,如此贴合了实际,还减少了建设企业每年因购覆盖网的巨额支出,减少了大量防晒网使用和破损后的毒害垃圾,避免二次污染。建议2、以后果论处,针对今后检查发现的未覆盖或扬尘污染,不能拿眼看或拿嘴说扬尘就扬尘了,用环保部门的手动监测设备做依据,的确造成扬尘污染的再严格实行铁腕处理。

* 政策出台不严谨、重复施令、猫咪齐鸣。

* 1、号令重复、要求繁琐。

* 目前,我市对出土工地管理要求门前公示挂牌落实“六个百分百”和“七到位”及“建设工地扬尘防治十九条措施”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分别是环保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建设部门先后提出的,问题是拿前两者相比有七条规定中有六项都是一样的目标要求,而建设部门的防尘治理十九条措施也包括“六个百分百”和“七个到位”,如此一来,每个工地门前形成牌匾林立,要求重复且不易让管理对象简明易懂。

* 之前,环保部门在所有出土工地门前要求统一设置《环境保护公示栏》、城管部门要求在所有出土工地门前统一设置《建筑垃圾管理公示栏》,近期,建设部门又让所有建筑工地、出土工地统一设置《建设、出土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包抓管理公示栏》,这些前后要求设立的各类公示牌,内容大相径庭,这个部门让工地这样装,那个部门让工地那样装,尺寸、颜色、内容稍有不对,工地不予审批,工地管理人员经查一头雾水,不知道咋干才对。

* 我们应当还路与民,尽量减少在人行道设置这样、那样的牌匾,即便设必要的公示牌,也应从实际出发、简明美观的订在工地门口围墙即可,不要非得挖地栽桩。

* 2、部门设立众多、猫咪齐名。

* 以各区为例,区建设局成立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城管局成立了《建筑垃圾清运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环保局成立了《治污减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城改部门成立《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多个部门针对出土工地均有指令、要求,对各自检查相关问题均有《整改通知单》、《问题移交单》导致重复下令,主题不清。

* 建议和改进办法。

* 对出台口号措施(如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按照简明易懂的原则定制、宣传和执行。

* 2、进一步明确建设工地由建设部门牵头负责,出土工地由城管部门负责,出台相应政策作为执行者应以主管部门为主、为准。避免猫也叫、咪也叫管理对象不知听谁好。

* 四、上级检查众多、检查不专业、缺乏客观认识。

* 市级部门对出土工地的检查人员缺乏专业常识、教条主义,暂且不说裸露黄土覆盖该与不该,上级检查不看实际、不看是否扬尘或造成不良后果,如发现覆盖不到位或有无正当理由,一律记录、一律通报、一律问责,如4月下旬,某领导带队检查某工地,指出两个问题并记录批评,一是由于该工地要赶时间召开全市特色小镇现场会平整场地,且正在施工,检查人员不问理由,指出大面积裸露黄土未覆盖的问题;二是场内施工道路有抛洒污染的问题,一个产生建筑垃圾的出土工地,正因为轮胎自然带土、带泥怕污染城市道路才在工地大门口安装冲洗设备,场内道路用农民朋友的话说,叫生产道路,在抛洒、污染但不扬尘的情况下,本属正常现象,如此而被批评、通报、甚至问责,实在是让人无语。难道在基坑再装一道洗车设备?

* 建议和改进办法

* 上级部门检查应联系行业主管部门参加,以专业管理部门意见为主,拿出必要的记录、通报和下发相应的《问题整改通知》。

* 2、检查出的问题以后果论处,导致扬尘污染的,严查重处,没有导致坏的结果的,应以指导、批评教育为主。

* 3、对于相关领导指示精神,既要全面贯彻,又要及时向领导解释客观情况和专业执行存在的矛盾,科学、灵活的下达指令。

* 五、监管环节过多、检查苛刻、专治

* 如昆明路管廊工程是我市的重点工程项目,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因就近无消纳场,要拉运至户县境内倾倒,而沿途分别有沣东、长安、马王街办、户县四个检查关卡,据广大驾驶员反应,每个检查点不耽误二十分钟就走不了,检查人员要查城管部门的《准运证》、交警部门的《通行证》、《驾驶证》、《行驶证》、《人员备案证》,车辆要查GPS、查八档、查反光条,查顶灯、后保险杠、车身是否带土等,检查没有20分钟时间就走不了,稍有问题就要查扣。审批工地的审批车辆在申报时,本来已经向相关部门申报并经核查的车辆信息,包括完备手续、车容车貌、行驶线路等,对正规申报车辆,在批准路线行驶时,在无违章、无抛洒的情况下,应顺畅行进,不应反复检查,对轻微问题以教育或警告为主,更不应动不动就查扣。我市许多重点项目,有明确的完工期限,如此一来,本应每车每晚拉运5-6趟,如此最多只能拉4趟,严重滞缓了工程进度,也滞缓了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此类现象在其他工地、重点项目、其他路线、其他检查点均有雷同,广大工地和驾驶员叫苦连天,怨声一片。

* 建议和改进办法

* 对审批工地,本辖区相关管理部门应互同信息,如审批工地、审批车辆、行驶路线提前进行告知,车辆在途经本辖区检查点时,一般情况下实行免检绿色通行,对知情的正常行驶车辆,原则不予再查。

* 对本辖区审批车辆及时向途径区、倾倒区通过传真、微信等发送信息,途经区、和倾倒区应在车辆行驶至本辖区时,可以提示车辆途经检查点,限速慢行,如车辆装载规范、信息相符、正常的情况下实行免检或简化检查内容,对车辆违规、抛洒或儗是其它问题的再进行检查。

* 六、意识形态偏差、媒体报道偏激

* 我市现有建筑垃圾清运企业70余家,清运车辆6000多辆,近年来,我市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管理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披星戴月、忍受正常拉运时间限制(除冬防期、中高考禁运外,只能夜间清运),忍受如黄标车提前淘汰、忍受行业监督焦距、忍受着行业各种限制等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拉运天数骤减,困难、障碍重重的情况下,夜间拉运的司机本想多拉快跑,多挣一趟利润养家糊口,但稍有报道,便是“疯狂拉土车”为标题报道,为什么不能借用哲学的一句话“视人为魔、人人皆魔,视人为佛、人人皆佛”称其为“辛苦拉土车”呢。

* 建议和改进措施。

* 建议今后媒体的报道多以正面报道为先导,多报道建筑垃圾清运的艰辛和对城市建设的贡献。

* 建议媒体报道的同时呼吁和引导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建筑垃圾清运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加以解释,争取广大群众的谅解。

* 从当前我市出土工地和建筑垃圾清运管理及治污减霾管理出台的条条框框措施,很难完成我们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任务,同时也不符合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希望省、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好好看看这封信、抽出一点时间到工地门口、资质企业在不要陪同和提前通知情况下的去看看,了解一下真真正正的实际问题,结合我市实际,督促相关领导和部门适时修改政策,反思自查政策缺漏和误区,以更合理的、更简明、更客观的政策实行科学治霾、合理治霾、对症下药。

* 我们在干部管理中对干实事、真干事、做正义工作的人都在实行容错纠错,为什么不能对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工地和渣土车在正常的生产中出现的轻微错误和无后果的相关问题进行包容和谅解呢,在此建议在不影响环境污染,不影响城市治理的情况下,最大的程度给出土工地解锁,给渣土外运松绑,以加快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助力追赶超越。

* 本人愿对所反映情况真实性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