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一个人是否与众不同,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星火辽远 2018-05-16


什么样的人是与众不同的人,与众不同的人往往站在人群中,就会发现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众不同的人都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条路必定荆棘满布,也充满着艰辛。

因为这条路意味着孤独,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到很多人的质疑。

但是一旦你能做到与众不同,你的气质与个人魅力都将有很大提升,也将拥有更多人追随。

心理学:一个人是否与众不同,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学:与众不同

1、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真正与众不同的人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有着强烈目标与动机的。

就是这种强烈目标动机让他的行为充满主动性与自觉性,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靠近自己内心真实目标与梦想。

但是在生活中,我曾经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许多人的目标往往来自大众的目标。

比如曾经有一个学员她在咨询过程中坦言,自己读书也好,工作也好,都是跟随大众的脚步,几乎很少去涉及自己内心的梦想。

除非自己发生大的变故,会突然意识到自我觉醒,我们身边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和大家分享一故事,曾经美国有一个老师让学生写下自己二十年的梦想,孩子们纷纷写下自己内心灿烂的梦想。

有的写下想要成为海军,因为自己被呛过。有的写下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总统,因为自己对城市了若指掌。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个盲学生则写下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内阁大臣。

二十年后,老师想知道学生们是否都实现了梦想。于是他把学生的信都寄给他们,并要他们回信告诉他们,是否实现了自己梦想。

这名老师后来收到了很多来自学生的信,很多人都可能淡忘了自己梦想,他们成为绝大多数普通人。

但是其中有一封信来自内阁教育大臣的信引起他的注意,原来他发现那个盲孩子真的实现了自己梦想

他在信中写道,自从我写下那个梦想,我就从来没有忘记这个梦想,我没有哪一天放弃过,现在我终于实现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潜意识的说法,其实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按照我们潜意识在做,我们内心觉得自己是什么,那么我们会在生活中不断强化这些特征,戴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尊崇自己的潜意识,用自己的意识带领自己的行为终于实现了梦想。


心理学:与众不同

2、能够面对他人压力,不改初心

第二个与众不同的人,大都能够面对别人的压力,不改初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羊群效应,讲述的就是个人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往往会放弃自己个人选择与观念,从而成为和大家一样观念的人。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从众 效应有多大,这往往让我们陷入一种盲目的思维。

但是真正与众不同的人,他们会不改初心,坚持去做自己要做的事。

比如李银河其实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这么多年来她研究同性恋,刚开始的时候被很多人抨击,她发布的言行也被很多人所抨击,但是在她心目中,她秉承的是更为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她,一直不改自己的初心与选择,并出版了许多这方面的著作与研究。

多年来的坚持,现在大家不再对同性恋如谈虎色变,而是慢慢接受这是一种生理特征,也开始逐步认同李银河在这方面的建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一个与众不同 人可能就是需要自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你极有可能随时遭到人的打击,如果没有坚定自我的坚持,或许根本无法走下去。

心理学:一个人是否与众不同,看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学:信念

3、拥有自己强烈的信念

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往往也是拥有自己强烈的信念,这种信念来自内在的价值观与自我的使命。

拥有自我使命的人是幸福的,这种使命来自一个人担待与修养,也来自一个人内心的格局与气质。

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有自己信念的人和没有信念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区别。

《活着的意义》这本书讲述的是心理学家教授弗兰克尔写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他强调了意义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在犹太人大屠杀的过程中,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书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希望更多的人受益

怀抱这个想法,他在一次次的危机中挺过来,如果没有意义的坚持,或许他早就放弃了生的希望。

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其实是超越平庸的生活,直指生活本质,他们希望通过有限的生命中,留下自己的思考与心得,让这一生无怨无悔,这或许是他们具有卓越气质的关键。

‍作者简介: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力成长训练营开创者,国际DISC认证讲师与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