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成长的秘密就是掌握这种思维模式

 霍振丽 2018-05-17

看到很多公众号的软文广告,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又在发广告啊?!”,然后就退出页面了。但是有少部分人,他们不仅把文章看了,还会去思考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特别是遇到一些好的文章还会去研究里面的思路和内容,为此还帮自己谋得了发展的机会。

前一段时间,就看到畅销书作家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在她微博上写到,她的一个读者专门去研究她的公众号广告软文,学习里面的内容和思路,还找到了一份月薪翻倍的文案工作。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反应体现出不同的思路和行动。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一本书——《终身成长》,里面就讲到了两种思维方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都运用在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但是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终身成长的秘密就是掌握这种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就是认为智商是天生决定的,人的才能也是一成不变的。而与固定型思维形成一种对比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就是认为智商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历提高的。

举个例子,在面对挫折时,固定型思维的人会避免接受挑战,一旦面对了挫折就很容易放弃或者一蹶不振。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会抓住进步的机会,追求上进,面对挫折,也会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就如最近各种贩卖焦虑的文章铺天盖地,被同龄人抛弃、中年危机……这些文章就是通过传播学的一种说服手段——“恐惧诉求”来传递焦虑。“恐惧诉求”意思是通过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焦虑人人都会有,但是不同的人处理的方式和所得的结果就大相径庭。固定型思维的人会一直沉陷在焦虑当中,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得过且过。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去主动思考自己的不足,寻找更优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所以,一般来说,固定型思维的人都是比较被动,成长型思维的人的比较主动。而这两种思维的差别产生源于人在前期天生的基因的不同以及后天的所接受的教育、个人经历以及自身的努力造成的不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存在这两种思维的,只不过是看你哪一种思维占主导而已。

如果想要自己能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长,最好就是把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慢慢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面就给出了发展成长型思维的4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不要否认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要去接受它。

接着,我们要去观察到底是什么引发了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遭遇的挫折?别人的批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特别是在遭遇失败时,固定型思维很容易就会在这个时候蹦出来。

然后,我们要去了解这个固定型思维的人格被激发后会发生些什么?可以给这个人格起个名字,然后思考他是怎样让我们去思考和行动的,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最后我们通过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法,去改变教育我们的固定型人格,并且让固定型模式人格加入到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这些步骤看起来好像有点玄乎,其实运用起来还是挺简单的。举个例子,你求职失败了,开始不停地怀疑自己,甚至自我否定,求职失败这件事就是激起你的固定型思维人格。你可以把这个固定型思维人格取名为A,A在被激发之后,开始让你变得不自信了,甚至否认自己之前的成绩和能力,可能也会让你在下一次面试时因不自信而再次错失机会。

在我们知道了这种固定型思维人格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后果,我们可以尝试用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去教育它。在固定型人格出现的时候,先不要去否认,你可以先对自己说:“是的,我这次面试确实表现得很糟糕,但是下一次面试我要吸取经验,应该……”

最后,完成了上面的四个步骤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设立成长型目标。成长型目标是让你把你设想的目标更加细致化和行动化,你要去思考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才能让你的计划更加具体,思考用什么方式能让你行动起来,然后去寻找一切方法,将你的计划付诸实践并获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是存在着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但是只有多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思考,才能使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成长,变得更积极上进,取得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