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辛五味止咳汤治疗痰湿壅滞型咳嗽

 柴桂苓 2018-05-17
 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 , 发病率甚 高。咳嗽多为外邪侵袭肺系, 或脏腑功能失调 , 导致 肺失宣肃 , 肺气上逆 , 冲击息道 , 发出咳声或伴 咯痰。 临床采用姜辛五味止 咳汤治疗痰湿 壅滞型 咳嗽 ,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痰湿 壅 阻型 咳嗽 辨证分 析 
痰湿壅阻型是咳嗽的常见证 型之一, 多因脾肺 气虚 、 痰湿阻滞 、 肺气失宣而作咳。临床症见 : 咳嗽 吐痰 , 咽痒干咳, 或鼻塞、 流清涕或流黄浊涕 , 或阵咳 遗尿 , 或伴头痛 、 恶寒 、 发热 ( T 38. 2 ℃) , 舌质红, 苔 白腻或者黄腻 。清代陈修 园之 《 医学三 字经》日: “ 肺为脏腑之华 盖, 呼之则虚 , 吸之 则满 , 只受得本 脏之正气 , 受不得外来 之客气 , 客气 干之则 呛而咳 矣 ; 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 , 受不得脏腑之病气 , 病气 干之 , 亦呛而咳矣 。 ” 
咳嗽实为太 阴病 之 一,其症状在手太阴肺 , 病本在足太 阴脾 , 因脾为生 痰之 源 , 肺 为贮 痰之 器 , 脾 经 为病 , 多为寒 湿 ; 脾 胃虚 寒 , 土不生金 , 肺金失养 , 宣降失常 , 故令咳喘。故 中 医治疗应 以温 补 太 阴 、 理肺 止 咳 、 燥 湿 化 痰 为 原 则 ,选用姜辛五味止咳汤加减治疗。 

  姜辛五味止咳汤 由《 伤寒论》 中的苓甘五味姜辛 汤化裁而来。方药组成: 干姜 15 g, 细辛 3 ~5 g, 五味 子 15 g, 茯苓 30 g, 紫菀 15 g, 款冬花 10 g, 白前 10 g,炙甘草 10 g。
方中干姜味辛性热, 归经脾肺 , 既能温 运脾阳以祛湿 , 又可温肺散寒以化饮 , 脾肺同治, 为君 药。细辛温肺散寒 ; 五味子敛肺止咳。二药相伍 , 一 散一收, 一宣一降 , 可恢复肺脏宣发肃降之功能, 共为 臣药。佐以茯苓甘平淡渗 , 燥湿健脾 , 以绝生痰之源; 紫菀 、 款冬花 、 白前 宣利肺气 , 化痰止 咳 。炙 甘草 味甘 性温 , 既可健脾补中, 又能调和诸药 , 为使药。诸药合 用 , 共奏温补脾肺 、 止咳化痰之效 。 
 本方常 用于脾肺气虚、 痰湿 阻滞 、 肺 气失宣引起 的各种 咳 嗽 , 干咳、 阵咳等亦可用之。临床加减化裁,若感 冒后 久咳不 已, 邪郁不达 , 在基础方上加柴胡 、 葛根、 防 风 、 桂枝 、 麻黄 、 苏叶等; 若发热 、 痰质黄稠 、 口干 口 渴 , 加石膏 、 知母 、 柴胡、 黄芩 , 清泄 阳 明, 和解少阳; 若外感征象不 明显或纯属慢性支气管 炎 , 则合真武汤或苓桂术甘汤, 温化痰饮 , 增强杜绝 生痰之源 ; 若伴胸闷、 气喘心悸 , 则合 金匮橘 枳生姜汤、 茯苓杏仁汤 , 健脾理气宣肺; 若热象之 喘证 , 可合麻杏石甘汤 ; 若气虚或心悸气短 , 可合 生 脉饮 , 益气养阴; 若兼过敏性鼻炎发作 , 可合麻黄附 子细辛 汤 。


  病案举例 
1 ) 风邪 郁 闲、 肺 失 宣降之咳嗽 
患者 , 男, 65 岁 , 2012 年 1 1月 6 日初诊 。主诉 :  感冒后咳嗽不愈 1个月余 。患者 1个月余前因感风 受寒引起鼻塞 、 头痛 、 恶寒 、 发热 ( T 38. 2 ℃) , 曾 口 服 Vc 银翘片、 APC 、 急支糖浆 , 虽然发热及 头痛等外 感症状消失 , 但吐痰量 多, 且咳引胸腹疼痛 , 服用甘 草片、 止 咳糖浆 皆无效。现症 : 咳嗽 , 吐痰色黄 、 量较 多 , 胸痛 , 咳引腹 壁疼 痛 , 恶心 , 纳 差 , 神 疲 乏力 , 咽痛 咽痒, 舌红 , 苔腻 、 微黄 , 脉细数 。胸部 x 线片检查 示两 肺 纹理 增粗 。西 医诊 断 : 肺部 感染 。中 医诊断 : 咳嗽, 证属风邪郁 闭、 肺失宣降。治宜解表宣肺 , 化 痰止 咳。先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3. 0 g 加入生理 盐水 200 mL 中, 静脉滴注 , 1 d 1 次 , 连用 3 d。待体 温恢复正常 、 炎症得到控制后 , 再给予姜辛五味止咳 汤加减治疗 , 处方 : 柴胡 15 g , 黄芩 10 g , 陈皮 20 g, 半夏 15 g, 紫菀 15 g , 百部 10 g, 杏 仁 10 g, 羌 活 10 g , 防风 10 g, 茯苓 20 g , 炙甘草 10 g, 五味子 10 g, 细辛 3 g , 干姜 10 g。1 d l 剂 , 水煎 , 热饮令微汗 出。 服药 3 剂 , 患者咳嗽大减 , 痰量减少 , 精神好转 , 纳食 增加 , 舌淡红 , 苔薄白。效不更方 , 继服 3 剂 , 以巩 固 疗 效 。  
          按:本例患者乃风寒外束 , 不能外发, 邪陷于里 ( 肺 ) , 肺失宣降, 故 咳嗽经久不 愈; 脾 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脾湿生痰 , 壅滞于肺 , Et久化热 , 故痰 稠多色黄。给予西药抗菌消炎 , 待体温恢复正常 、 炎 症 得 到控 制后 , 再 予姜 辛五 味止 咳汤加减 治 疗 , 方 药 对 症 , 故病 愈 。  


2)本寒 标 热之 咳嗽 
患者 , 男 , 18 岁, 2011 年 11 月 24 日初诊。主 诉 : 间断性 咳 嗽 、 胸 闷 4 a , 再 发 并 加 重 1 周 。患 者 4 a 前 因感 冒引起咳嗽吐痰 、 胸 闷, 遇寒冷天气则加 重 , 服用感 冒清胶囊 、 克 咳敏片 、 复方甘草片虽可减 轻 , 但缠绵难愈 , 每到冬天即反复发作 。1 周前感寒 后 再 次 发作 并 加 重 , 遂 前 来 就诊 。现症 : 咳 嗽, 吐 痰 量多、 黏稠、 色 白, 夜间加重, 咳甚则胸腹牵涉疼痛 , 胸闷, 气短 , 纳差乏力 , 口干烦躁 , 舌淡稍 暗, 苔薄白、 根部稍厚 , 脉浮紧。听诊可闻及两肺痰 鸣音。胸部 x 线片检查示两肺纹理增粗。西医诊断 : 支气管炎 。 中医诊断: 咳嗽 , 证属 内寒外热、 痰湿 壅滞 。治宜温 化寒 饮 , 解 表宣 肺 。先 给 予 阿 莫 西林 胶囊 , 1 次 0 . 5 g, 1 d 3 次 , 口服 ; 服用 西 药 4O ra in后 , 再 给予 姜 辛五味止咳汤加减治之, 处方 : 石膏 30 g, 麻黄 3 g, 杏仁 10 g , 厚朴 20 g, 茯苓 30 g, 陈皮 20 g, 枳实 10 g, 桂枝 15 g,白芍 15 g , 干姜 10 g, 五 味子 10 g, 细 辛 3 g, 炙甘草 10 g ,生姜 10 g, 大枣 3 个 。4 剂。1 d 1 剂 , 水煎 服 。2011 年 11 月 28 日二 诊 , 患 者 咳 喘 、 胸闷等症状即已消失 , 随之停药。停药后 因受寒上 述症状再发 , 但症状轻微 , 咳喘、 胸 闷不似初诊时严 重 , 吐痰黏腻不爽 , 食欲 、 大便正常, 小便色黄 , 常有 黏稠鼻涕, 舌淡红 、 稍暗, 苔薄黄 , 脉缓。治宜温化寒 饮 , 疏风宣肺。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桂枝加厚朴 杏子汤加减 , 处方 : 茯苓 30 g, 炙甘草 10 g , 五 味子 10 g, 干姜 10 g, 细辛 3 g, 半夏 l5 g, 桂枝 10 g, 白芍 10 g, 杏仁 10 g, 厚朴 10 g, 荆芥 10 g , 紫菀 30 g, 陈皮 20 g, 竹茹 15 g。3 剂, 每 日 1 剂 , 水煎服。2011 年 12 月1 日三诊 , 患者咳喘、 胸闷明显减轻 , 咳痰减少 , 鼻涕黏稠 , 仍有鼻塞 , 舌淡红、 稍 暗, 苔薄 黄, 脉缓。 上方 去 陈皮 、 竹茹 , 加柴 胡 15 g、 黄芩 10 g。1 d 1 剂, 水煎服 。服药 3 剂 , 咳止。  
         按 :本 例患者 因寒饮 内停 , 积宿久 留, 外感寒 邪, 郁而化热 , 形成本寒标热之证。治疗 以咳嗽痰稀 色白、 舌苔 白滑、 脉浮紧为证治要点 , 给予姜辛五味 止咳汤为主加减治之。后因外邪( 风邪 ) 与宿疾( 寒 痰 ) 相合 , 胶 着不去 , 波及太 阳、 太 阴、 少 阳同病 , 故 用桂枝汤入太阳 , 干姜、 茯苓 、 甘草入太 阴, 柴胡、 黄 芩入少阳, 各归其所 , 各 司其职。慢性支气管炎、 肺 气肿属寒饮而咳痰清稀者 , 亦可用本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