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詩詞 宋·吴文英 醉桃源 其二 赠卢长笛

 一生只爱琴棋书 2018-05-17

作品中運用到的《漢語大詞典》詞彙已以連接方式標示出來。由於是電腦自動分析,詞組劃分難免有誤,僅供參考。
醉桃源 其二 赠卢长笛(宋·吴文英

河塘旧游嬉。卢郎年少时。一声长笛月中吹。

和云和雁飞。

惊物换,叹星移。相看鬓丝断肠吴苑凄凄倚楼人未归。

《漢語大詞典》:醉桃源  拼音:zuì táo yuán
词牌名。即《阮郎归》。调见 宋 李祁 词。参阅《词谱》六。
《漢語大詞典》:长笛(長笛)  拼音:cháng dí
(1).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太平御览》卷五八○引《古歌辞》:“长笛续矩(短)笛,长愿陛下保寿无极。”《文选·马融〈长笛赋〉》 李善 注引《说文》:“笛七孔,长一尺四寸,今人长笛是也。”参阅《文献通考·乐十一·长笛》
(2).现代管乐器。初名横笛。管身早期略呈圆锥形。后经改良,呈圆柱形。用金属或木料制成。
《漢語大詞典》:文英  拼音:wén yīng
文才出众的人。 宋 丁谓 《大蒐赋》:“博搜圣书,广召文英。”
《漢語大詞典》:河塘  拼音:hé táng
河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不踰年而 才仲 得疾,所乘画水舆艤泊河塘。” 应修人 《看花去》诗:“对河的桃林沿河塘:脚边苜蓿;拦腰有菜花黄。”
分類:河堤
《漢語大詞典》:旧游(舊游)  拼音:jiù yóu
亦作“ 旧游 ”。
(1).昔日的游览。 唐 白居易 《忆旧游》诗:“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伪画致祸》:“当 高宗 南渡,追忆 汴京 繁盛,命诸工各想像旧游为图。”
(2).昔日游览的地方。 元 张弘范 《临江仙·忆旧》词:“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 明 文徵明 《宝幢寺寄石窝》诗:“久客怀归问旧游,双娥精舍屋东头。”
(3).昔日交游的友人。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旧游日零落,新辈谁与伍?” 清 陈维嵩 《双头莲·留别集生》词:“重来客舍,但数此地旧游都谢。”
《漢語大詞典》:卢郎(盧郎)  拼音:lú láng
(1).传说 唐 时有 卢 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 卢 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 崔氏 女, 崔 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 卢 因请诗以述怀为戏。 崔 立成诗曰:‘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 卢郎 年少时。’”后用为典故。 宋 周邦彦 《玉楼春》词:“夕阳深锁緑苔门,一任 卢郎 愁里老。” 元 密子瑜 《临江仙》词:“ 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2).传说 唐 时有 卢 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 卢 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 崔氏 女, 崔 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 卢 因请诗以述怀为戏。 崔 立成诗曰:‘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 卢郎 年少时。’”后用为典故。 宋 周邦彦 《玉楼春》词:“夕阳深锁緑苔门,一任 卢郎 愁里老。” 元 密子瑜 《临江仙》词:“ 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漢語大詞典》:年少  拼音:nián shào
(1).年轻。《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蒞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恐其年少,未能理事。” 郭沫若 《两个大星》诗:“婴儿的眼睛闭了,海边上坐着个年少的母亲。”
(2).犹少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
分類:年少
《漢語大詞典》:月中  拼音:yuè zhōng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 骆宾王 《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黄庭内景经·高奔》“高奔日月吾上道” 唐 梁丘子 注:“月中 五夫人 字曰 月魂 。”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月中 嫦娥 ,其説始于《淮南》及 张衡 《灵宪》,其实因 常仪 占月而误也……后讹为 嫦娥 ,以‘仪’‘娥’同音耳。” 清 洪升 《长生殿·重圆》:“吾乃月主 嫦娥 是也。月中向有《霓裳》天乐一部,昔为 唐皇 贵妃 杨太真 于梦中闻得,遂谱出人间。”
(2).月光之中,月光下。 唐 王建 《霓裳词》之九:“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难行。”月中,一本作“ 月明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礼部侍郎 谢公 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宋 陆游 《梅花过后游西山诸庵》诗:“樵斧晓穿云外去,钓船夜向月中还。”
(3).指一个月的中间几天。 唐 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奏议》之一:“所定税物估价合依当处月中百姓输纳之时。”
(4).指月内,某月之内。《新唐书·白居易传》:“ 元和 元年,对制策乙等,调 盩厔 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学士。迁左拾遗。”按,据 顾学颉 《白居易年谱简编》当在 元和 二年十一月五日。
(5).指月子里。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十日》:“产妇颇多。月中的母子,平安地睡在新修的病室和洁白的寝台上。”参见“ 月子 ”。
《漢語大詞典》:相看  拼音:xiāng kàn
(1).互相注视;共同观看。 南朝 梁简文帝 《对烛赋》:“迴照金屏里,脉脉两相看。” 唐 杜甫 《又呈窦使君》诗:“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宋 杨万里 《记罗杨二子游南岭石人峰》诗:“二子相看面无色,疾趋山后空王宅。”
(2).探望。 宋 范仲淹 《再奏雪张亢》:“又进士 黄通 来 涇州 相看,与钱五十贯文。”
(3).对待;看待。 宋 沈俶 《谐史》:“今亦自知无脱理,但乞好好相看。我有白金若干,藏於 寳叔塔 上某层某处,可往取之。”《再生缘》第二一回:“望祈照拂如儿女,万勿相看当上宾。”
(1).端详;观察。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 陈医生 ﹞望望 景武 ,又歪向左边,仿佛在相看他的面貌。”
(2).提亲后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亲。《红楼梦》第三一回:“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不教我相看相看他,你不用想上轿子!”
《漢語大詞典》:鬓丝(鬢絲)  拼音:bìn sī
亦作“鬂丝”。 鬓发。 唐 李商隐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鏌利,鬢丝休嘆雪霜垂。” 明 李标 《寄怀无尘上人》诗:“蒲柳先衰感鬢丝,孤踪不定益凄其。” 清 陶窳 《冬草》诗:“世态看蓬转,孤心感髩丝。” 清 徐曼仙 《漫成》诗:“白到鬂丝羞镜影,红多血泪浣衣尘。” 戴望舒 《霜花》诗:“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之秋。”
分類:鬓发
《漢語大詞典》:断肠(斷腸)  拼音:duàn cháng
(1).割开或切断肠子。《三国志·魏志·华佗传》:“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2).谓肠断折。参见“ 断肠猿 ”。
(3).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 巫山 枉断肠。” 宋 苏轼 《次韵回文》之二:“红牋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郭沫若 《牧羊哀话》:“像这样断肠地方,伤心国土,谁还有铁石心肠,再能够多住片时片刻呢?”
(4).秋海棠花的别名。 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断肠、洗手、红姑、虞美,丛生砌下,递换疄间,非盆盎之所收拾也。”
《漢語大詞典》:吴苑  拼音:wú yuàn
(1).即 长洲苑 , 吴 王之苑。《汉书·枚乘传》“不如 长洲 之苑” 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 吴苑 。’ 孟康 曰:‘以 江 水洲为苑也。’ 韦昭 曰:‘ 长洲 在 吴 东。’” 唐 韦应物 《閶门怀古》诗:“独鸟下高树,遥知 吴苑 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 閶门 。”
(2). 吴 地的园囿。因借指 吴 地或 苏州 。 唐 马戴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诗:“草际 楚 田雁,舟中 吴 苑人。” 清 陈维嵩 《贺新郎·赠苏昆生》词:“ 吴 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
《漢語大詞典》:凄凄(淒淒)  拼音:qī qī
(1).悲伤貌;凄凉貌。《关尹子·三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悽悽然。”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悽悽《明月》吹,惻惻《广陵散》。” 唐 欧阳詹 《怀忠赋》:“思悽悽而填臆,泪淫淫以盈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 休文 腰瘦,问飞鸿何方逗留?料空林秋叶悽悽,恨池塘青草悠悠。” 清 顾炎武 《岁暮》诗:“良友日零落,悽悽独无伴。”
(2).饥病貌。《后汉书·申屠嘉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悽悽,飢病貌也。”
不遑宁处貌。《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 仲尼 资大圣之才……悽悽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
(1).云兴起貌。《汉书·食货志上》:“其《诗》曰:‘有渰凄凄,兴云祁祁。’” 颜师古 注:“凄凄,云起貌也。” 宋 苏轼 《试笔》诗:“入我病风手,玄云渰凄凄。”
(2).寒凉貌。《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鷄鸣喈喈。” 晋 潘岳 《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唐 韩偓 《寄远》诗:“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宿滦河》词:“玉绳斜转疑清晓,凄凄白月 渔阳 道。”亦指凉风。《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毛 传:“凄凄,凉风也。”
(3).悲伤貌。 南朝 梁 范缜 《拟〈招隐士〉》:“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 唐 长孙佐辅 《关山月》诗:“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 清 吴甡 《湘妃竹》诗:“遗恨满江湄,凄凄忆别离。”
(4).水下滴貌;水流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王逸 注:“凄凄,流貌。” 唐 拾得 《诗》之五二:“松拂磐陀石,甘泉涌凄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説起痛伤悲,这一派忠寃谁洗,恨天閽釜隔泪凄凄。”
(5).沾湿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状皃崯崯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王逸 注:“凄凄,衣毛若濡也。” 唐 刘复 《春雨》诗:“如烟飞漠漠,似露溼凄凄。”
(6).草木盛貌。 唐 罗隐 《谒文宣王庙》诗:“晚来乘兴謁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宋 王安石 《送吴叔开南征》诗:“春草凄凄緑,江枫湛湛清。”
(7).象声词。《吕氏春秋·古乐》:“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帝顓頊 好其音,乃令 飞龙 作效八风之音。”
(1).寒凉。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唐 杜甫 《暮归》诗:“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宋 曾巩 《九月九日》诗:“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靄屏。” 清 姚燮 《卖菜妇》诗:“娘胸贴儿当儿衣,娘背风凄凄。但愿儿暖儿弗哭,儿哭剜娘肉。”
(2).悲伤,凄惨。古乐府《皑如山上雪》:“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须啼。” 宋 王安石 《勿去草》诗:“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夜已深,楼上主人促眠。窗外雨仍不止。异乡的虫声在凄凄的叫着。”
(3).萋萋。茂盛貌。 唐 无名氏 《甘棠灵会录》:“春草凄凄春水緑,野棠开尽飘香玉。”《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风亭弊陋,惟存荒草緑凄凄;月树崩摧,四面野花红拂拂。”
《漢語大詞典》:倚楼(倚樓)  拼音:yǐ lóu
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宋 黄庭坚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説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分類:倚靠栏干
卢郎年少时
不及盧郎年少時 唐·崔氏 述懷
不及卢郎年少时 宋·吕胜已 鹧鸪天
董郎年少時 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
年少劉郎初見時 宋·李新 桃花
蘇郎年少時 宋·汪藻 次韻周聖舉過蘇次元四首
想当时周郎年少 宋·戴复古 满江红 赤壁怀古
昔郎年少時 明·韓邦奇 妾薄命
年少仙郎得意時 明·黎遂球 湖上答贈朱子莊進士
不见卢郎年少 宋·张先 西江月
忘了卢郎年少 宋·晁端礼 安公子
只有卢郎年少恨 宋·谢逸 玉楼春
□卢郎风流年少 元·白樸 贺新郎 题阙
不见卢郎年少 明·杨慎 西江月 欧海蟾楼上

一声长笛月中吹
長笛一聲吹月落 宋·陸游 玉局歌
长笛一声吹 宋·张炎 小重山 烟竹图
長笛一聲金吹寒 宋·薛季宣 江村聞笛
一聲長笛吹霜急 元末明初·王翰 奉教和秋日四題 秋聲
一聲長笛自家吹 明·成鷲 送說泉師參方
唤长笛一声吹动 淸·史承謙 解佩令二首 登大别山
长笛一声吹 近現代末當代初·袁荣法 菩萨蛮·戊子春日为友人纪事
一聲長笛月欲落 元·貢性之 題山農畫梅
长笛一声山月低 明·朱瞻基 潇湘八景画·远浦归帆
一聲長笛月光斜 明末淸初·屈大均 夜上飛雲頂

和云和雁飞
乡心和雁飞 淸·戴延介 原注香扇坠见《板桥杂记》鬲溪梅令 寄怀鳬香
心和獨雁飛 淸末近現代初·曹家達 重九赴申道出城北口占示兒子錫嘉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宋·蒋捷 虞美人 梳楼
卷衲和雲伴錫飛 宋·釋道寧 送僧歸華藏
觴飛靈液和雲捣 淸·孙原湘 瑶池
鷁首和雲飛作絮 淸·查有新 淮陰道中詠蘆花和韻
野鳥和雲欵欵飛 淸末近現代初·曹家達 舟過秦望山
荒城寒色鴈和雲 唐·馬戴 邊館逢賀秀才
朔雁和雲度 唐·姚合 送洛陽張員外
天髙雁影和雲落 元·陳鎰 客窓晚望
逺雁和雲杳 明·史鑑 與沈啟南從徐亞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渡吳淞江
天孤远雁和云断 明·张宁 送史明古过访还吴江
江鴈和雲去不畱 明·陸深 發谷亭
征鴈和雲發 明·陸深 念奴嬌 和錢文通公小赤壁

惊物换
鳥啼驚物換 明·王恭 初夏寫懐
莫向繁華驚物換 明·王恭 題宋王駙馬西園雅集巻
應憶舊逰驚物換 明·邊貢 贈毛東塘
三百年來驚物換 明·程敏政 宋理宗賜福王與芮雪景為鄭村汪宗裕題

叹星移
叹物换星移 宋末元初·陆文圭 减字木兰花慢 滕王阁
叹星移物换 元·侯善渊 声声慢
物換星移空想歎 明·郭之奇 晤連近城樞督于天寧寺
歎星移物換 淸·陳維崧 金菊對芙蓉 禹州使院作
斗转星移增浩叹 當代·刘雄 次韵答咏馨胜瞿
应叹星移 當代·崔荣江 瑞云浓七夕

相看两鬓丝
相看兩鬢各成絲 明·林光 贈別袁分教
兩鬢相看總已絲 明末淸初·屈大均 送張秋官往遊容縣
羞看兩鬢絲 宋·顧逢 寄金華方養晦
一紙相思兩鬢絲 淸·孙原湘 悔恨詞
偏相映兩鬢成絲 近現代·蕭勞 滿庭芳 甕山湖懷稚農
相看兩鬢皤 宋·趙汝鐩 送同年李教秩滿歸閩
三紀相看兩鬢蓬 宋·强至 別林仁祖御史
握手相看兩鬢花 宋·釋行海 桂山再歸草堂
闲里相看两鬓秋 宋·韩淲 浣溪沙 涧上昌甫有词
冰雪相看兩鬢秋 元·李質 題讀書巖
岁暮相看两鬓疏 元末明初·王逢 题董良用征士释耕所
一笑相逢兩鬢霜 元末明初·謝應芳 劉旭齋過婁江客舍作詩贈之
萬事相看兩鬢秋 明·于慎行 宿雲翠山洞送可大南還
兩鬢相看如漆黒 明·楊榮 送顧都御史致仕還鄉
忽漫相看兩鬢皤 明·謝遷 夀諸養忠八十
只在相看兩鬢邊 明·釋今無 篁村探梅後月夜泊舟龍溪江口同澹歸樂說覺薰乘消汝得純鑄分賦得天字
相看兩髩霜 近現代·蘇大山 贈洪以南

倚楼人未归
青樓人未歸 唐·李商隱 嘲櫻桃
山色滿樓人未歸 唐·姚鵠 玉真觀尋趙尊師不遇
祇是西樓人未歸 宋·朱淑真 春詞二首
青楼人未归 當代·黄绮 菩萨蛮
倚银屏归人未卜 明末淸初·梁清标 贺新郎 元夜用顾庵学士韵赠蛟门
倚樓人定怨歸遲 元·劉秉忠 遠別離
倚楼目送人归去 淸·顾太清 杏花天 同游南谷,云林妹先返,怅然赋此
倚樓望斷人歸路 淸·葛宜 踏莎行 寄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