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搅拌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振动搅拌水泥混凝关键技术及工业化进程

 薛城吃瓜群众 2018-05-17

往期热点文章推荐

新型环氧沥青桥面粘结及铺装层施工工艺研究

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广州机场高速北延线路面大修中的应用

低温环境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综合研究

MS-Ⅲ型微表处配合比优化研究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快速测定方法试验研究

冷拌冷铺超薄磨耗层设计指标研究

微表处混合料技术性能集料影响机理分析

振动搅拌技术是对传统搅拌技术与设备的重大技术革新与突破,它在继承传统搅拌机械优点的基础上,采用叶片强制搅拌与轴振动作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能在较短时间内使混凝土混合料在宏观上及微观上都达到均匀,并改善了现有搅拌机械固有的搅拌低效率区,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搅拌质量和效率,并节约了水泥材料。

 

振动搅拌技术发展简史

 

早在1931年,苏联德国等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混凝土微观重大缺陷。1972年,苏联在试验室采用下置式振动搅拌试验机(即将振动源置于搅拌机的外壳下方),取得了混凝土质量的提高与突破。但由于振动作用直接作用于机械,造成机械耐久性变差,噪声增大,并且振动对材料的作用较弱,浪费的能量较大,无法实现振动搅拌的工业化。

 

振动搅拌技术起源于苏联,但突破于中国。1992年,长安大学冯忠旭教授开启了世界振动搅拌技术的探索性研究。2009年西安德通创立,开启了振动搅拌技术工业化进程。2012年,世界首台混凝土振动搅拌机研制成功,2014年世界首台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搅拌机研发成功。振动式搅拌机的研发同样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搅拌机从简到精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搅拌方式和轴布置形式的改进。但传统强制式搅拌机无法满足物料微观均匀性要求,经长期的研究发现,在强制式搅拌的基础上加上振动作用,可以实现混合料搅拌的真正均匀。

 

振动搅拌的机理

 

振动式搅拌机是将振动电机置于搅拌轴的一端,带动轴振动,将振源埋置于材料内部。如此结构布置,材料更能直接地吸收振动能量,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浪费。另外,材料还可以平衡部分振动带给机械不协调,提高设备的耐久性。这种精巧的设计趋利避害,大力推动了振动搅拌的工业化进程。

 

振动搅拌技术是利用动力学方法设计振动器,将其埋于搅拌筒中心的混凝土中,使得振动能量被混凝土完全吸收,振动强化与普通静力强制搅拌相结合,实现边振动边搅拌,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能很好地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病害。

 

另外,振动搅拌过程中,具有一定振幅附着在骨料表面的石屑颗粒、灰尘颗粒及水膜,不断从骨料表面脱离,并很快被水润湿,骨料表面趋于清洁。同时水泥颗粒吸附于湿润的骨料表面,为水化反应提供了更大空间。灰尘的脱离和水膜的破坏,使得水泥颗粒与骨料表面更近。由于Ca(OH)2晶体向骨料界面方向的生长缺乏足够的空间,使得比表面积较大、表面能较高的C-S-H凝胶能够在骨料表面形成充分,与骨料产生足够的吸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就明显高于普通静力搅拌混凝土。随着龄期的增长,界面处C-S-H凝胶的浓度不断提高,与骨料界面的粘结面积不断增加,振动搅拌水泥混凝土后期强度也高于普通静力搅拌混凝土。

 

两种搅拌技术性能对比

 

就目前传统的强制式搅拌而言,主要有3点不足:一是微观均匀性较差,界面连接强度较低;二是搅拌工作装置速度较低,搅拌时间较长;三是存在速度梯度和低效搅拌区。上述原因,造成了搅拌设备对多种材料的适应性差等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为了提高搅拌效果,解决细粒料团聚问题,必须提高各粒径粒料参与碰撞的次数和运动轨迹交叉的频率,以使水泥和水颗粒充分弥散。这样便可改善混合料微观的均匀性,进而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在强制搅拌的基础上加入振动作用,可使振动搅拌机比强制搅拌机搅拌频率略高。同时振动搅拌装置每分钟又可释放出1500次以上振动弹力波,其每次对混合料撞击能量可以达到静力搅拌机撞击能量的10倍以上,水泥、沥青、粉煤灰、添加剂、纤维素等粘结剂、细集料能够充分弥散。振动搅拌弥补了传统强制搅拌机的搅拌低效区,提高了搅拌效率,使水泥等粘结料利用率提高,节约了水泥用量,同时使得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耐冲刷性等指标得到有效提高。

 

可知,振动搅拌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均匀性还提高了抗裂性。大量数据分析表明,振动搅拌不论是从机械结构还是拌和效果都优于强制搅拌,对于节约混凝土材料与提升混凝土整体性能都积极地促进作用。

 

水泥混凝土振动搅拌应用

 

振动搅拌对于水泥混凝土性能提升的效果明显,从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的改善,到力学性能的提高,从混凝土微观结构的改善,到耐久性能的提升,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实际验证,本文仅列举几个实例。

 

C50混凝土实验室数据

 

原材料如下:水泥选用登封嵩基42.5级硅酸盐;粉煤灰为禹州龙岗电厂II级;减水剂采用许昌恒众建材产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粗骨料为5~10mm级与5~20mm级碎石混合成的5~25mm级连续级配石子;细骨料为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9)与天然细砂混合,混合砂细度模数为2.3,级配分区为II区。

 

试验结果:振动组(Z—4)经试验坍落度245mm,倒坍落度桶排空时间5.9s;非振动组(F—4)坍落度227mm,倒坍落度桶排空时间7.0s。从试验结果可知,振动搅拌使C50混凝土的流动性有所提高,粘聚性有所降低。对成型标准试件进行测试,振动搅拌7d的强度平均值为50.4MPa,而普通搅拌的7d抗压强度平均值仅为46.9MPa,由此看出,振动搅拌比普通搅拌使强度提高约5MPa。

 

德通新厂区混凝土搅拌对比

 

德通新厂区建设过程中,住宅区混凝土浇筑采用一半强制搅拌一半振动搅拌的模式。混凝土标号为C30。可以明显看出,经振动搅拌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且混凝土和易性好,容易施工。

 

公路施工实验数据对比

 

本文仅列举两个施工案例,说明采用振动搅拌后混凝土强度和水泥用量的变化。

 

通过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振动搅拌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在不改变配合比的情况下,振动搅拌可以提高强度约10%,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可以节约水泥至少5%,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40%左右。

 

综合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一个配备2台1m3振动搅拌主机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每年按生产24万m3的C25普通混凝土计算,共需要8.47万t水泥。按照平均节约水泥用量10%计算,每年可以节约0.847万t水泥,按水泥500元/t的价格计算,每年可以节约423.5万元。

 

建造一座长5km的双层双向8通道的跨海大桥,大约需要C50混凝土52.5万m3,折合水泥需用25.2万t。按平均节约水泥10%计算,建造此桥可以节约2.52万t水泥,折合1260万元。

 

修建10km高速铁路,大约需要C50混凝土36.8万m3,折合水泥需要17.7万t。按平均节约水泥10%计算,共可以节约1.77万t,折合人民币885万元。

 

社会效益

 

由振动搅拌带来的水泥用量的减少,不仅能降低烧制水泥所需要的能源,而且还能降低因为燃煤和分解石灰石释放出来的大量的CO2及其他有害气体。由此可见,采用振动搅拌技术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符合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近几年,振动搅拌技术在国内应用推广方面取得了令人侧目的业绩,到目前为止目前,已有约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振动搅拌行业标准,并通过科研项目建立了10余个省级工法和施工技术指南。振动搅拌作为国内外混凝土搅拌机械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对我国混凝土搅拌设备整体技术水平、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行业技术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