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楚地,又称“荆”,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因远离中原腹地而被夏商周等中原王朝称为蛮夷之地。 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蛮荆,……淮徐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且为殷之同盟。 关于楚国国号的来历,据《楚居》中一段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子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原文中为“楚”)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以下简述楚国历史大事: 1、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2、周昭王十六年(约前985年),周昭王伐楚,全军覆没。此后,楚国则日益发展强大,逐步走上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 南征而亡的周昭王 3、前704年,周桓王时,熊通不满自己爵小,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遭拒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 4、楚成王四十年(前632年),晋楚争霸,城濮之战,楚大败。
6、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邲会战,晋大败,晋国中军、下军几乎全军覆没,左传中描写当时晋军渡河逃跑的惨状:“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确立了楚庄王在春秋五霸的历史地位。
7、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病逝。旧贵族势力,乘机作乱,射杀吴起,随着楚悼王与吴起的死去,楚国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也就夭折了。 吴起 8、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灭越,杀越王无疆。楚威王一至十一年(公元前339年—329年),楚军攻陷巴国国都江州(重庆渝中区)及其北的陪都垫江(重庆合川区),并进入云南和四川西南部。故《史记·秦本纪》曰:“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楚宣、威王统治四十年,励精图治,对外利用矛盾,伺机出击,使楚国在战国中前期成为雄踞大江南北一泱泱大国。
10、楚顷襄王,前287年攻入楚都郢城,烧毁夷陵,屈原闻讯投河自尽。 11、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蒙恬攻楚,项燕(项羽祖父)大败秦军。 12、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攻楚,大败楚军,项燕,自此楚国主力尽没。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俘楚王,楚国灭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