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对青少年偏差行为有多大影响?|社论前沿

 悠然见清泉 2018-05-17

摘要

本期推送的是许春金等2018年发表的《家庭、机会与青少年偏差行为》一文。本研究主要目的为探讨家庭、机会与偏差行为的关系,运用对台湾1,487名青少年调查资料,以检验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自我控制理论和机会等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解释力;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功能较家庭结构对于低自我控制的影响力更为显著,父母的不当管教为低自我控制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双亲同住、家庭收入、低自我控制、偏差友伴和休闲生活等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具显著影响力;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有犯罪性与犯罪机会,而低自我控制提高偏差机会进而导致偏差行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要以家庭为核心,并需辅以机会的监控。


这是社论前沿第S947期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一、前言

在犯罪学领域中,家庭一直是儿童培养顺从能力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早期的发展更为重要。家庭经验是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的关键,透过家庭的教养可帮助个人在未来适应社会。

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成为成年犯罪的重要指标,青春期父母亲的影响尤为重要,而在这些影响实现之前,父母亲必须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与规范需要时间的累积以及不断的重复告知,这一段过程通常被称为社会化,社会化对于孩子或青少年的行为养成和价值观的建立相当重要。青少年偏差行为成因复杂,其中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以及个人特质的养成等因素对于青少年偏差行为影响最大。

本研究以家庭为核心,打破犯罪学理论的框架,检视相关理论与台湾实证证据,并建构本研究的理论架构;运用客观的量化调查资料,检验家庭结构、邻里关系、家庭功能、低自我控制和机会因素等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国际性跨国比较研究的一部份,此项研究系由美国学者A. T.Vazsonyi所主持,并编制跨国共通性犯罪理论实证调查工具;2003年Vazsonyi委托研究者进行台湾地区的调查,研究经过修正并取得同意授权,针对台北县地区的国中、高中和专科符合调查条件的样本实施预试,再根据专家意见和预试结果修改问卷内容。考量问卷问项过多,将问卷分为(一)、(二)两份,采取两阶段施测方式。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研究对象包含一般组与犯罪组的少年,样本共有1,562人,有效样本共1,487份(有效率为95.20%),其中一般组样本1,050人(占70.62%),犯罪组样本437人(占29.38%)(具体调查样本特性分布参见表1)。

三、结论

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健全与否在社会化过程中具多元影响力,同时影响青少年的依附关系、对于子女的管教、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犯罪机会的接触和偏差行为的产生。而社区归属可影响家庭功能与机会因素,社区归属感较佳者有较好的家庭依附和较少有不当管教问题;低自我控制与犯罪机会的根源为不当教养与薄弱家庭依附。此外,本研究实证证据显示,犯罪或偏差行为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有犯罪性与犯罪机会,低自我控制会提高偏差机会进而导致偏差行为。

整体而言,影响低自我控制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不当教养、家庭依附、父母同住和社区归属感;从事游乐休闲生活的青少年其主要问题来源为不当管教和是否与父母同住;偏差友伴的接触主要受到与父母同住、不当管教、低自我控制和生活休闲的影响;最后,偏差行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偏差友伴、与父母同住、低自我控制、不当管教和休闲生活等。

此项研究在犯罪预防上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家庭为个人社会化的关键,家庭与青少年偏差行为之间息息相关,除了从社会控制理论以及自我控制理论上,可获知家庭对于形塑孩子以及青少年行为上扮演关键的角色,其家庭与偏差行为的关系相当值得重视,如:(1)不适当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重要指标。(2)家庭条件的匮乏(如:贫穷、离婚、偏差的居住环境等等) 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但可以透过家庭功能的发挥,而弥补家庭条件的不足。(3)家庭的许多层面的确会对于青少年偏差行为有影响,尤其在“社会化”或“教养技术”方面,对其未来的行为影响较大。从社会控制理论以及自我控制理论可以知道,孩子六岁至八岁的家庭品质及社会化而产生的自我控制程度,是决定其未来偏差或犯罪可能性的最重要因素,故最好的预防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为的产生即是提高家庭社会化的程度、改善家庭功能,使家庭能够发挥其影响,塑造孩子高度自我控制。

本研究分析结果提供了家庭对偏差行为影响的完整图像,家庭是预防少年产生偏差行为或犯罪行为关键,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上提供具体的意涵,如:

健全的家庭结构为社会化的根本:家庭结构会影响家庭犯罪预防的功能,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需肩负两种角色的责任与压力,在监督和辅导孩子行为的能力方面恐较双亲薄弱;与双亲同住与否,对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为从事不良行为有直接作用,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影响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的倾向。

良好的家庭功能:父母与子女良好的互动以及紧密的家庭关系,藉由社会化小孩,教导他们自我控制,而降低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规范子女的活动范畴,维持监督,可预防偏差行为的产生。结合医疗机构提供有新生儿童的家庭依附和教养价值和训练机会,以倡导社会化的长远效应。在社区中提倡有利于青少年安全的环境与活动场域;保护家庭周遭环境免于窃盗或破坏等进而预防犯罪被害等。

有效的亲职教育: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个人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可透过家庭教养者对儿童和少年的照顾、监督、认知和改正达成。因此,提供父母育儿和行为训练的观念与技术,对于儿童日常行为予以适度监控,协助儿童或青少年认知可能具偏差和危害的行为,对于不当或危险行为藉由同理和修复式模式教导和改正(而非人格责难),以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家庭结构或功能不健全的家庭应给予协助,以协助儿童和青少年有效建立自我控制能力,以及避免不当的生活休闲和接触犯罪的机会。对于高风险家庭,父母往往缺乏教养能力,甚至可能造成危害,社区与政府有责任监督和协助这些家庭中的儿童与青少年在较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

机会监控:青少年与偏差或犯罪有关的机会情境,主要来自于休闲生活型态和偏差友伴;休闲生活型态的选择会影响青少年接触到犯罪或被害的机会,青少年所选择的休闲方式,例如:夜店、网咖、KTV等场所,在这些场所活动,接触人群机会增加,而能够从事犯罪的机会也增加,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增加诱惑。因此,鼓励青少年从事与传统社会机构和同侪互动的活动,可降低偏差的机会。此外,家庭成员能够了解孩子的交友圈,并知道孩子的偏差友伴,能适时给予指导与矫正,使孩子免于陷入偏差友伴的影响之中。

文献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