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四念处禅法简介(一)

 江流千古水映月 2018-05-17

四念处禅法简介

禅修的心必须是善心,如果带着贪瞋痴来禅修的话,就不是正确的修习。有时候我们很努力地去禅修,但却不知道心的态度是怎样。其实,此时很可能是带着贪的动机来禅修。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禅修的心态一定要正确,要用善的心去禅修,这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心,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觉知」是什么。大家知道什么是「觉知」吗?

「觉知」是不忘失,不忘记什么是正确的所缘。觉知的所缘有两种,一种是概念,例如经验中的人物、故事内容;一种是身心当下实际发生的经验。我们需要觉知身体和心当下的真实现象,这是正确的所缘。

例如,现在大家知道自己正在看吗?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的?是现在才觉知到的吗?我们每天醒来睁开眼睛就能看见东西,但我们不知道自己在看。看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是注意着概念,没意识到自己在看这个真实的现象。现在,我们需要觉知自己的感官根门,六根要意识到自己在看、在听、在闻、在尝、在触、在想。我们要学习、了解这些身心的自然现象,不过,不需要用过多的精进力。禅修就是运用这六种所缘,来培育心的质素。

现在大家都知道自己正坐着吗?知道自己在坐、在看吗?大家知道自己在听吗?知道现在的温度吗?我们需要多少的精力去觉察这些所缘?需要很多的精力才能觉知到这些吗?是否并不需要很多的专注力去知道?

 

正精进

由于我们是从早到晚地整日修习,如果心过度专注的话,身心会很疲累的。因此要以放松自然的方式修习,不要让身心感到疲累。使用过多的精进力,导致身心疲累时,心便不会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这样就不能持续地修习一整天。对于内观的修习,保持持续的觉知是很重要的。但切记不要用过多的精进力,否则到了黄昏的时候就会很疲倦,想睡觉。另一方面,如果用放松而持续的方式来修习,觉知力会自然而然地增加;当我们一天又一天地如此去修习,慢慢地觉知力便会自然增强,这就谓之正精进。

正精进就是使用适当的精进力,以持久的耐性,不放弃、持续地在每个当下保持觉知,是一种不过于专注的、放松的精进。

觉知当下并不需要很多的精进力提醒自己在当下,觉知就已生起。心关注身心的当下,就已经是觉知了。譬如心在想「耳朵现在听到什么?」心的注意力便会移到耳朵上。当我们去作意、去想、去注意的时候,觉知就产生了。所以禅修时毋须太集中、太专注于所缘目标上,仅仅知道、意识到、觉察到便可以,这种觉知是一种柔和的觉知。

使用很强的精进力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贪瞋痴。当我们想得到一些东西时,便会用很多的精力;生气、不高兴、不满的时候,我们也会用很多的精力;而愚痴会使我们不知道该用多少精进力。

这就是为什么禅修者会使用过多的精进力。

如果修习方法正确的话,是不会疲累的。念力和定力会增加,心的质素亦会越来越好;身心会转变为舒适良好的状态,感到越来越清明和轻快。由于智慧和正念不足,有些禅修者在禅修时使用过多的精进力并感到疲累,反而忘记了觉知。没有正念的时候,就感觉放松了,他们以为不觉知便是放松。但是对于有长时间修习经验的禅修者来说正好相反,越有正念,心就越放松;没有正念时,便会昏沉。

禅修的时候,不要让身心受苦。就像我留意到中国佛寺里的师父说中文的「休息」,禅修就是要放松、休息。心疲累是因为有烦恼,不让烦恼有机会生起,我指的放松是从烦恼中放松下来,让心变得轻松,并不是指放松那不放弃、持续地保持觉知的心。所以我总是强调所缘并不重要,禅修的心才重要。

 

恒久持之地修习

禅修的时间没有规定,最好可以整天都保持觉知,整天都在禅修的状态中。

我们可以用任何所缘来禅修,我们有六根门,六种所缘。所缘本身已经存在,所以不需要在所缘上下功夫,我们需要培育的是五根。如果觉知不够强,五根也不会强,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去培育觉知。在心力和五根增强之后,智慧就会知道该如何调御,让心用不同的精进力观察所缘。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这种耐心,他们每天打坐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内过于认真地观察所缘,而其他时候则是没有觉知、放逸、不观察。其实,禅修和学武术一样,只要每天不断地练习,最后自然水到渠成,一招制敌。很多人都希望有很强的心力,但他们并不愿意常常认真地练习。如果一个人认真地持续练习一天、十天或一个月,甚至一年或十年,大家想一想,心的品质的会有多么大的差别?

特别是心,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培育,心的素质才会改变。有些人的贪瞋痴很强盛,那是因为他们不停地培育贪瞋痴;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惯性,要去培育心的美善品质,这就是禅修的意义。

一个人如果能正确地禅修一段长时间,心的美善品质一定会增强、增多,会有更强的觉察力、定力,乃至更成熟、更多的领会。我想特别提的是:禅修不是一项短时间的修习,十天只是很短的时间,只是让我们学习掌握修习的方法。学会了怎样修习之后,我们需要终生修习直到死亡那一刻,这是禅修的要点,如果想在禅修上有所进步,就要记住这一点。正念的修习是一辈子的事,正念禅修是我们要终生去修习的。

我们的心每一刻要不是在善法当中,就是在不善法当中。当我们不断培育善法,不善法便没有机会生起,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不是在修习善法,那我们在修习什么?当然是在修习烦恼。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照顾好自己的心,在每个当下观照自己的心。

心在当下即生即灭,下一个心也是即生即灭,但是前一刻心的素质可以传递给下一刻的心,如此传递下去,心的美善素质会随着修行而累积增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持续地去修,一刻跟着一刻,绵延不断。

 

正见

我常强调的是正见。我们要明白身心当下所有的现象都是自然法,每个人都有善心和不善心,无论是善心或不善心,这些都不是「我」或属于「我的」,都是自然法。

一般人的邪见都很强,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的身体」,这个心就是「我的心」,这错误的认知是一种很牢固的观念。我们要改变这观念,明白身心一切现象都是自然过程,不属于个人的。

热是什么?热是个人所拥有的吗?热就是热,冷就是冷,与个人无关,不是属个人的,不是「我的」,这就是自然法的意思,明白这一点十分重要。

身体有时候感觉冷或感觉热,是气温在改变,只是自然现象的改变而已,与个人无关。身体的现象和心的现象都一样。感受就是感受,并不是「我的感受」;思惟是自然法,是思惟生起了,并不是「我在思惟」;心就是心,思惟的心就是思惟的心,正见就是不把它当作是「我的心」和「我的思惟」。

我们必须知道禅修所缘的定义是什么。所缘就是心能觉知到的,被觉知到的就是所缘。声音是被心听到的,声音是所缘;痛是被心感受到,痛是所缘;心也是可以被心知道的,心也是所缘。

一切正在发生的经验都可作为所缘,被心觉知到的所缘都是自然法,自然法没有好或不好,只是因缘法则。我们不需要去评论这些经验是好或不好,它们只是自然法。

问大家一个问题,嘈杂和安静,哪一个比较好?

如果你真的明白所缘只是所缘,那么嘈杂和安静两者就是一样的,都是被心所觉知的所缘,是自然法;如果喜欢安静,当听到噪音时心便会生起负面反应。

出入息与腹部起伏,哪一个所缘比较好?

如果明白出入息是一个所缘,腹部起伏也只是另一个所缘,就会认为它们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能被心所觉知的身体现象所缘。心能觉知到的一切都是所缘。如果有偏好,觉得一个比另一个更好的话,心就会执取,不喜欢和抗拒认为较不好的。

有妄念的心好,还是没有妄念的心好呢?很多人都不喜欢心有妄念,但有妄念的心和没有妄念的心,都是被心觉知的所缘。

痛和不痛,哪样比较好?大家都喜欢不痛,对吗?因为有贪和瞋,我们会有喜欢和不喜欢,这不是正确的态度。但如果有智慧便会知道任何经验都是一样的,痛和不痛两者都是心能觉知到的所缘,这就是正见。如果心有正见,知道一切身心现象都是自然法,心就会接纳,不会抗拒,也不会执取。当能够明白,并接受它是自然的现象,没有贪或瞋的时候,心自然就在定的状态。心安定下来,这样才能去如实观察。定,就是心处于没有抗拒、没有执取的平稳状态。

禅修并不是要控制影响自己的体验,也不是想改变当下的所缘,只是观照整个过程,整个经验,从中学习。如果当下有喜欢、不喜欢的心生起,我们要先去觉知它。

 

禅修的阶段:初学

知道怎样去觉知很重要。大家知道怎样去觉知吗?要知道自己在走、在坐、在做事情,甚至连上厕所也要知道。初学的时候,只需持续保持觉知便可以。不应该很难,对吗?只要去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你知道你现在正在坐着吗?知道当下的感受是什么吗?知道身体接触的感觉吗?或者知道正在听、正在看吗?只要在当下保持这样,知道就行了。在每个当下,你能知道六根门任何一个的现象就行了。整天持续地这样做。

在醒来的那一刻,你觉知到什么?知道什么所缘都没关系。起床、刷牙、洗澡、换衣服、上厕所的当下都知道,这就是我们要不断培育的正念。

因为很多人没有这样持续保持正念,正念不强,所以便不知道当下正在发生的经验。

由于觉察力不够,开始时可能观察不到心,需要花一些时间来练习。先由觉知身体上的感觉,譬如,手接触的感觉,或鼻呼吸等所缘开始,使正念持续;当正念培育出来,觉察力增强了,就会比较容易觉知到心,慢慢地便会越来越知道心的内容。

若能持续保持觉知,你便会知道当下的经验。这样修习一段时间后,便会更有信心,会感觉到心的状态在慢慢转变。禅修就是运用六种所缘,来培育心的品质。

坐禅的时候,可以用身体的任何现象作为所缘。不过,除了觉知身体现象之外,也要经常去检查心,看看它有什么感受,是在怎样的状态下觉知,是綳紧的?还是放松的?行禅的时候,开始时我们可以觉知步行的经验,知道自己在走路,觉知身体的感觉,四肢移动、触摸等等,什么感觉都可以,动作要自然,不要故意放慢,也不要太快。逐渐地,在走路的时候便会知道心里有没有思惟。

重点是要觉知,持续保持觉知,慢慢地觉察力自然会增强,觉察力越强,便越能觉知到更多的所缘,甚至可以同时觉知到在身和心生起的现象。可以行禅或坐禅,视乎你自己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保持着持续的觉知。

对刚刚开始修习的人来说,培育持续的觉知是困难的。想克服困难就要勤加练习,如此才能熟能生巧。首先,如果单单靠意志力去建立觉知的持续性,只有在记起来的时候才去做的话,这样肯定不行。你是怎样养成一种习惯的呢?杂技演员之所以能把杂技做得那么熟练善巧,无论在时间性、准确性、复杂性上都掌握得那么完美流畅,

是因为他们通过无数次的练习,不厌其烦地在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难度练习;同样的,在禅修上我们也要持续地在各种场合培育觉知。

 

所缘的选择

禅修的所缘,必须是自然的现象。你可以用任何所缘来开始,声音、呼吸或腹部起伏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该所缘对你来说是可以自然观察到的,而且不需要总是只观察同一个所缘,可以觉知当下身体任何的现象。

刚开始禅修时,以一个主要对象作为所缘是没有问题的,但有很多禅修者总是只用单一所缘,不知道除了那所缘之外还有其他的,而且观照时过分用力,所以逐渐地我们需要开放地觉知更多的所缘。

内观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会接触、学习到很多东西。要学习身心相互的关系,便要观察到更多的所缘,而非只是停留在同一个所缘上。当觉察力越来越强时,心自然会觉知到更多不同的所缘,同时间觉知两个、三个所缘也是可以的。

我们知道有出入息念,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用出入息念来修习。很多人修习出入息念的时候,不察觉到用了过多的精力来觉知,当呼吸稍为微细时,觉知的心便会用更强的专注力尝试去把微细的呼吸看清楚,有时候会令到呼吸紧张和不畅顺。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可以很容易觉知到呼吸,但有些人却不容易,所以每个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禅修所缘。

刚开始禅修时,我也曾用单一所缘,例如呼吸。当时我的心太乱了,甚至要用哮喘式的强烈呼吸才能观到呼吸。但我的师父告诉我,有思惟是没有问题的,不要因为有思惟而生起抗拒。这个正确的观念很重要,不要打压身心的自然现象,应该一视同仁,呼吸和思惟都是一样的,都是心能知道的所缘,要记住这个观念。

如果以呼吸作为主要所缘,在观照呼吸的同时尝试去知道其他的现象。行禅时虽然知道脚部的移动,但也知道其他所缘,这样的禅修状态是正确的。对于修观禅来说,遮蔽、忽视其他的所缘,只知道单一的所缘,是不对的,不合适的。

当你觉知到心在分析、在思惟的时候,觉知到就可以了,然后可以回到身体现象或其他感受。

在刚开始修习时因为不够善巧,比较难去观察思惟的心,很容易掉进思惟内容里,失去觉知,所以我们先以明显的所缘培养觉知的心,让它先强大起来。就这样,当觉知到有想法的时候,别继续想,并回到身体的感受;再有想法生起时,再知道了,再回到身体的感受,这样反复地练习。

 

初学者的无聊感

禅修强调整天觉知自己的身心现象。当我们看到外界事物时,重点是观察内在的身心,而不是外在的事物,那些外面事物绝大部分都仅仅是概念而已,例如觉知眼睛在看东西,看到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应聚焦在内在的身心现象,而不是外界的概念,一刻跟着一刻地保持觉知。其实,每时每刻的体验都不一样,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当下都不相同。初学者因为还未亲自领会到,只能先尝试改变观念,去觉知,重复地练习。随着觉知的增强,心自然会看到每一刻的不同,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若明白觉知的意义,打坐的时候心就会平静。当我们不明白觉知的意义,心不是在回忆过去、就是在向往将来,由此而产生了很多杂念思惟,心就难以平静。觉知当下与否,关系到当下心的品质。如果我们知道禅修的益处,就不会觉得无聊。就算是对禅修完全一无所知的初学者,只要简单地观呼吸五分钟,就能体会到心的平静,这就是禅修的利益。我尝试让大家明白觉知带来的益处,亦鼓励大家不断地练习。

心感到无精打彩不想禅修时,就是去忆念禅修为我们带来益处的最佳时刻,亦可思惟佛法,阅读佛法经典、典故等,更换一下活动让心感到清新,恢复精神,别让那无精打彩的烦恼心继续增长。

如果心感到呆滞,我们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心去调查,要保持觉知,但不要期待答案。

如有厌倦的感觉生起,可能是因为有贪心,希望看到很微细的现象。厌倦心生起时,先去观察厌倦的心,把它作为觉知的所缘。

 

坐姿

坐禅时,首先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只需放松而自然地坐着,观察明显的、容易观察到的所缘,无论观察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保持觉知就行了。

其实姿势不太重要,心的状态更为重要。坐禅时即使姿势很正确,若失去觉知,这并不是禅修,禅修是心的工作。初学者较容易觉知身体的感觉,刚开始禅修可以用身体的感觉作为所缘。

心平静时,身体也会跟着放松,这时腰部自然会舒缓下来。如果经常逼着上半身綳直,身体很难保持稳定。因此,坐禅时,禅修者知道身体的姿势即可,不必刻意调整成挺直的姿势。

 

杂念

觉知到有杂念思惟时,切记不要注意或跟随思惟的内容,只需要知道心在打妄想,然后回到觉知身体的感觉上便可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禅修者并不知道思想也只是一个禅修所缘,没有觉察到的话便会继续打妄想;刚开始修习时当心意识到有妄想时,应回去觉知身体。实际上,思想并不是问题,它只是心的一种功能,也是禅修的所缘。

每次觉察到心在打妄想的时候,我们也是在禅修。不要因为有妄念而生气,我们应该高兴自己当下有觉知,知道自己正在打妄想。

禅修者闭上双眼坐禅时,有时眼前时常会出现各种影像。这些影像其实都是心制造出来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它们只是概念,类似于思想及梦境,我们知道心中有这些影像出现就可以了。

如果心中的杂念思绪太强烈,以致无法好好观察时,禅修者可以睁开眼睛,转换所缘。最好是觉知比较明显的所缘,如身体的觉受。当心稳定下来后,可以再次尝试观察思想。切记杂念思绪也是心能知道的,也就是所缘,所以如果可以觉知到妄想杂念而不迷失于其内容中的话,则不需要睁开眼晴。因为睁开双眼会看到很多外界环境的所缘,容易分散心的注意力,使得心不太容易观察像心念这样的微细所缘。

 

行禅

行禅时觉知整个身体的动作,速度适中即可,开放觉知,如此,心可以觉知到很多所缘,有事情做,而不会迷失在妄念之中。就像做生意一样,有很多顾客,就不会无所事事。心知道的所缘越多,觉知也就越强。

行禅的时候,如果只是没有觉知地走来走去,智慧是不能生起的。要有觉知,要有正见,这两个加起来才有可能让智慧生起。至于动作,其实走也好、坐也好,动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持续的觉知加上正见,还有感兴趣的心,这样才会让智慧有机会生起。智慧生起需要靠自己的心,心是怎样工作的?当下它是怎样发生的?是怎么样的心?它的品质如何?智慧生起是靠心,不是靠动作。

如果仅仅是专注,智慧也不会生起。要有觉知,要用智慧,更多的智慧才能够生起。

禅修者不需要一定来回地走,可以走远一点。到处走一走,放松地走。

 

动作快慢

有禅修者发现,相较于没有觉知时,有觉知时身体的动作会自然放慢。这是自然现象,因为心不感到急切、冲动、焦急,行为速度自然会减慢。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快速行动时,当然也可以加快速度。禅修者只需在日常生活不断练习,即可逐渐适应在正常速度下保持觉知。

也有禅修者发现身体动作缓慢时,觉知力会较强,而动作快时觉知力会变得比较弱。这是视乎个人觉知力的强弱。如果觉知力不强则只能看到很粗重的所缘;觉知很强时,即便身体在快速运动,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所缘。关键在于练习。

动作的快慢必须以智慧根据情况而定。把碗里的水倒到杯中的时候,如果慢慢倒的话,水会从碗的边缘洒出来,那个时候动作要快。如果因为害怕事情做得不好,所以做什么事都很慢成为习惯,这就是动机不对,因为心害怕,害怕是烦恼,不是智慧。其实并不用害怕,如果做错了但能从经验中学习,那下回便会做得更好,所以不需要害怕。我们越是紧张,越是害怕,就越难把事情做好,所以要放松。有觉知时,心是稳定的。心不稳定时,事情是做不好的。当心稳定时,心已经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所以不用费力,逐渐地事情都能做得好。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智慧、技能及助缘。

 

卧禅

卧禅时,我们以卧姿观察入睡的过程。刚开始时,六根门活跃明显,听啊、触啊……;慢慢地,前五根门会越来越弱,乃至「关闭」起来,只知道心的状态,接下来渐渐进入睡眠。醒来的过程,会先知道心醒了或觉知生起了,之后,听到外面的声音,有感受等。

觉知的心,在三个层面浮动:醒觉,半睡半醒,睡着。如果是睡着,一般完全没有觉知。半睡半醒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完全睡着,所以还有觉知,但此时心的力量不能完全控制肌肉,所以身体有时无法动弹,有些人不明白这个过程,没有知识,就解释说是鬼压身。

***

我有一次在做梦的时候心有觉知,看到了梦是画面的浮现,里面有一些人物在某个地方,慢慢地醒过来的时候还是有觉知,在半醒的时候看到画面影像变成思想,而故事还在持续发展着。我明白到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思想。大家有时候很相信自己的梦,认为是什么预兆,其实,梦只不过是像白日梦一样的东西而已。

以前我的师父经常问我:你知道睡觉前的最后一念吗?你知道醒来后的第一个念头吗?我就认真地根据师父的指导去观照这些过程。

 

精进力

对于初学者,应该尽量地去觉知。当觉知有某种程度的惯性推动时,这时即使什么都不做,心还是会自动觉知。不过,初学者还不能达到这个程度,所以需要努力练习,慢慢培养觉知的惯性。

根据禅修者的修习程度不同,有两种精进力。一种是刻意的,不是自然的;另一种则是自然、放松的。以我们骑自行车为例,刚开始骑的时候,需要刻意地用力踩自行车的踏板让它向前运转。但是当自行车的速度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惯性时,就不需要使劲去踩,它会自动前进。同样的,初学者在刚开始练习禅修时,需要刻意地练习觉知,让觉知力变成惯性。

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带着烦恼去面对。遇到困难时尝试运用正确的心态,慢慢地心就不会再带着烦恼去应对遭遇到的困难,就是这样不断地去练习。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困难,但心会越来越善巧,即使是禅修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有其他困难的;困难是来帮助我们学习及培养智慧的,不要怕困难,困难会让我们更加善巧。同样的,毋须怕失败,失败了再去尝试。

 

所缘及心

在我们经验里,什么是所缘?什么是心?能知道的就是心ārammapika。被知道的就是所缘ārammana。所缘有时候也被称为目标,目标或所缘就是心觉知到的对象。声音是被觉知到的,声音是所缘;痛是被觉知到的,痛是所缘;心也是能被觉知到的,所以心也是所缘。

我们必须明白心的本质是怎么样?所缘的本质是怎么样?心的本质就是能够知道所缘。因此,我们不用强逼着心去知道东西,因为它本来就能知道。我们只需确保觉知有没有存在,知道的心它本来就在运作着。如果能守住知道的心,所有的所缘其实都会跑到心里来的,因为心本来就能知道外面的东西。

如果能观察到心,就会像坐在办公室里边的总经理一样,大家把需要知道的资讯都拿过来给总经理看,不用像员工一样跑去外面找这个所缘、那个所缘。

当我们有触碰的感觉,这触碰的感觉就是一个所缘,而知道触碰的心是另外一个现象。声音和听到声音是同时发生的,而听到声音和知道听见声音,是不一样的,听到并不代表知道自己听见。闻到、知道闻到,尝到、知道尝到,感受到、知道感受到,都是不一样的,是两个不同的现象。

注意力是经常改变的,心会自动导向较强的所缘。例如行禅时我们的手在动,或者脚在动,心在注意手、注意脚步,这注意力也是心的功能。

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受到等等,其实这些现象是同一类的现象。知道看到、听到、闻到、尝到、碰触感觉到,就是心有注意到那些现象。

开始禅修时,我们只知道所缘。慢慢地我们既知道所缘,也能知道观察所缘的心。这时,觉知的心就能知道这两个同时发生的现象——所缘及知道所缘的心。

当你有了经验,能知道觉知的心时,就可以去觉知这个觉知的心,就不需要去看很多不同的所缘,只要知道心在觉知就可以了。

 

觉知和知道的分别

觉知(正念)的心和知道、识知的心是不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识蕴,因为六根六尘的接触而产生。即使心没有觉知力,六识也可以认知到对应的所缘。猫猫狗狗都有认知的能力,但它们并不了解自己的身心当下正在看、在听。普通人同样也是如此。

相对于识蕴,觉知有着不同的功能。你可以观察识蕴,也可以观察觉知心。

有位马来西亚的禅修者曾问到有关开车时如何觉知:我现在知道旁边有一辆车经过了,这算觉知吗?

我说:这还不算是觉知。

他问:为什么呢?

我说:所有开车的人都能知道有车子经过啊。

他接着问:那么怎么样才是一个禅修者的觉知呢?

我说:每个开车司机都能知道有车经过,就连小狗也能知道,有车行驶过来了它会避开。通过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就开始想「现在有车经过了」,这是由于眼根看、耳根听,心有了「有车开过了」的想法生起而已。然而,禅修者的觉知,是他知道自己六根门里发生的事情,这才是禅修的觉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念。一般的开车司机都知道有车开过来了,这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外在的现象;可是,他们不知道眼睛有在看,耳朵有在听,心有想法生起。

 

观察觉受

当身体有痛的时候,首先知道痛是自然现象,身体长时间不动就会痛,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不要一开始便去观察痛这个感受,如果心生起厌恶的感受,便先要观察心的感受。如果心是平静的话,便不需要去改变姿势,如果心不平静,越来越抗拒的话,就该要改变姿势,舒解痛感。

要记着处理痛的三个步骤,首先要带有正见,知道这是自然现象,然后去观察心,最后去决定是不是要改变姿势。不要让心太受苦,若该要转换姿势便要转换,甚至坐凳子也行。

为什么要转换姿势呢?因为我们不要去培育瞋心,坐姿不是最重要,让心在不紧张的状态下觉知更重要。当坐姿不适,想要换一个姿势,并不一定是贪心。有时候,不可否认是贪心,但有时候也可能是智慧。如果我们知道因为这个坐姿身体继续痛下去的话,瞋心就会生起,此时可善用智慧换一个姿势,只要在换姿势的时候保持觉知就好了。因为禅修的目的,是要培养善心,不要因为不舒适的坐姿而产生瞋心。如果没有办法用善心面对这个所缘,此时必须退一步。这是智慧,不是贪心。

当心有不愉快感受,瞋心生起的时候,不要观察痛,这不是正确的修习。例如我们在为一个人生气时,若还不断地面对那个人,那会怎么样?我们会更生气。

有苦受的时候,一般心是带有瞋心的,也就是抗拒及不喜欢这个感受。当这个苦受消失了,有舒服的觉受的时候,贪心就可能生起,因为喜欢这个舒服的觉受。一方面,我们要去学习关于痛与瞋心之间是怎么样运作的?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舒服和贪心的关系,它们又是怎么样的?你要自己去了解。如果发现有贪心,那就先去观察那个贪心。

我们要记着这一点,若心对某个所缘目标有抗拒或是执取,当下这就不是适当的所缘,暂不要把它作为禅修对象。只有心是平静或回到平等心的时候,才可以观照任何所缘。这就像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东西,我们无法看到真正的颜色。如果带着瞋心去观察的话,这只是瞋心的所缘,不是禅修的所缘。

所缘是被心知道的东西。痛是被心知道的一个所缘;不痛,也是被心知道的一个所缘。如果有正见,能明白、知道痛和不痛都是一种觉受,都是所缘,不是「我的」痛,只是自然法;那么,就没有哪一个是好或哪一个是不好,它们都是一样的。

***

有一个禅修者在禅修时发现有一只蚊子来叮他,被叮的时候,他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瞋心,有没有抗拒,有没有不喜欢?他说:完全没有。他一直看着这蚊子在吸他的血,越来越胖。他说:没关系,我有慈悲心,让它吸;没关系的,没有抗拒、没有瞋心。这蚊子叮完以后就飞走了,刚好飞到一个蜘蛛网里,被蜘蛛抓住了,他看到后很高兴,那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他是有瞋心的。

在蚊子叮他的时候,表面上他没有觉察到瞋心。可是,当蚊子现在有麻烦了,他就觉得很高兴。

所以要特别小心,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没瞋心了,其实在很微细的层面还是有的。因此,我们还是要再观察,看看是不是真的没有瞋心了。

不想去观察痛苦,不愿意直接面对痛苦,这心态本身就不具备正见。

禅修不是为了逃避痛苦,不是为了排斥和掩盖真相,而是为了彻底了解实相。心中有取舍、有比较,这就已经失去正见。

如果无法面对痛苦,那当我们最终面临死亡,无法回避痛苦时,一切都晚了;所以下一次痛苦来临时,我们应该欢迎它们的到来,并且勇敢地面对。痛苦让我们有机会去理解和学习,只要没有被痛苦征服,我们的心智会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强壮。

当心带着正见去观察痛苦时,会越来越感兴趣。无论苦受、乐受,都是观察的所缘,可以从中得到充分了解和学习。如果对此不理解,那么在心有苦受时,它就会去找乐受,找不到时又回到了苦受之中。我们的心就这样一直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如果有智慧,心会立于两者之间保持平等心和中道,即不会追逐某种乐受,也不会被苦受所征服。

***

其实,身体的感受,大多是中性的。但接触外物时,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感觉,譬如眼根和色尘触碰时,我们没有感觉,但是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反应是很多的,有思惟、有邪见、有错误的认知,这些心理反应比观察身体感受还来得更强、更真切。

瞋心生起的时候,全身有热的感觉,这是身体的感觉。看见好的东西、吃好的东西,心是不是觉得自在舒服?那就是心的感受。

身心的感受可以同时生起,要会分辨哪个是身体的感受、哪个是心的感受。仅仅知道身体的感受是不够的,要了解所有的法。

***

身体上所谓的「气」是概念,有方向,有流动,但这些都不是真实法,是心的想像,心的认知和感觉。禅修者不需要考虑气的概念,只需要自然地观察身心的现象,毋须在禅修中夹杂有关「气」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气」,但在禅修中并不推荐。知道身体有气感就可以了,心不用参与其中。

 

觉知的利益

检查一下心的品质,有觉知时和没觉知时,品质有什么区别。如果真正明白觉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就会知道禅修是有价值的,那个时候禅修就会变得很有趣。譬如说,没有觉知时,心一直在想想想……,有觉知时,或许心就没有这么忙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有觉知时心是怎样的?没觉知时心又是怎样的?对比一下,看看觉知有什么好处。

***

有禅修者问,什么是善有善报?为什么有时好人没有好报?善是什么?其实,善心的呈现有三种,包括身、口、意。善的心导致我们说好话、做善事。有时候我们的心是善的,但是欠缺智慧,导致说出的话、做出的事,结果是不如意或好坏参半,所以未必看到百分之百的好结果。

如果身、口、意行为是正确的,心是善的,当下马上会感到平静、安稳,这是善心即刻的利益。做好事不是为了以后,以后的结果需要很多的因缘配合才产生。善心生起,觉知马上就会知道心的状态,你会观察到这是善心。觉知能认出当下的心是否有贪、有瞋,还是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烦恼。没有贪的心、有慈悲的心,品质是不一样的,善是马上就有利益的,必然是这样的。

***

若缺乏觉知,烦恼就会越来越大,乃至整个心被烦恼控制。相反的,若有觉知,烦恼就会越来越少,即使有烦恼在,也不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就是觉知为我们带来的即时利益。

 

禅修的阶段:进阶微细的所缘

当禅修者持续地保持觉知,觉知变得越来越强时,自然而然地就能更深入地观察所缘、及更微细的现象。

一般来说,心很自然地会去观察明显的感受。当觉知力强时,禅修者可以选择观察比较微细的所缘,例如呼吸。观察呼吸时,呼吸会逐渐变得微细,那时就继续观察微细的呼吸。有时禅修者会发现所缘竟然消失了,其实所缘并没有消失,只是变得更微细,而觉知力和精进力没有相应地提高,因此以为它们不见了,那时就更要提升心的精进和觉知。又以观察疼痛为例,我们用1、2、3、4、5依次上升代表逐级提高的疼痛程度。当疼痛的觉受减弱,譬如从5降到3,很多时候我们就以为没有觉受了,其实并非如此,只是觉知力不足以观察到微细的痛而已。如果真的降到了「0」,那才是真的消失了。

最微细的所缘不是色法,也未必是觉受,而是心。心没有形相,不是物质,不能依靠专注力来观察,要依靠智慧,要先明白心是什么,才能观察到。有时我们集中专注力观察细微的所缘,因为有所期待,心会制造很多影像,譬如有人说心像黑洞或明镜之类的境界,其实都是概念,不是心。

观察微细所缘的诀窍是要有耐心,持续地去觉知,不要随顺希望看清楚的贪心。如果随顺了贪心,往往就会过度用力,过分专注,反而观察不清楚。就好比我们到眼镜店配眼镜,一般都会试戴不同度数的眼镜,如果度数过高或过低便会看不清楚,只有刚刚好才可以。同样地,所缘和觉知的心应该是相应的,过分用力和专注,反而看不清。

一秒钟之内有数以亿万计的心识在生灭,觉知越强,看到的细节也就越丰富。就好像一个餐厅里面有人在吃饭、有人在烧饭、有人在算帐、有人在点菜,他们在同时间运作着;而心的运作也是一样的,透过持续练习,觉知能够更加警觉地观察到身心的现象,甚至更细微的现象。

 

如何观察心

如果过度专注的话,就很难观察到心。相对而言,身体的觉受比较容易观察到,因为有具体的地方、部位。你有心吗?你如何知道什么是心?有人可以告诉我,你的心在哪里吗?

心无形无色,不是实质的东西,也没有特定部位或者具体的地方,我们没有办法以某部位来集中专注心。所以我们只能透过知道心的活动或其运作来觉知心。我们可以知道心在做什么,当下发生了什么事,它的感受是怎么样。

心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认知,心可以知道。心能看、心能听,眼识是心,耳识也是心,还有吗?见、闻、嗅、尝、触,都是心。声音不是心,意识到声音的才是心,听是心。如果你觉知到你在听,便是觉知到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心,六识是心,每一刻心都在运作。观察心其实是很简单的。

我们不难了解,认知、感受是心。心可以知道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果能察觉到心里快乐、不快乐、悲伤、紧张等等这些心理现象,可以说我们已经在知道心了。

思惟是心,如果知道自己在思惟,便是觉知到心。觉知心在想什么也是很重要的,慢慢地就会明白怎样观察心。思惟占了心理现象很大的部分。如观察到思惟,也可以观察到感受,它们是相关的。有时候禅修者觉察到身体的感受,但没有觉察到思惟,其实,它们是可以同时被觉知到的,不需要侧重某一现象,心自然能知道它们的相关性。我们会观察到身体的感觉、心的感受及思惟,同时也需要观察整个经验的过程。如果能这样去练习,慢慢地我们便会明白身心相互的关系。

知道、注意、专注这些都是心,作意、意图也是心,乃至动机,想去、想吃都是心。饿的时候,饥饿无力的感觉是身,但是「想吃东西」的想法是心,两者是不同的。如果知道「想吃」这个意图,也就是在知道心。其实,心的动机是持续不断的,因为我们想听、想做、想站起身来、想吃、想去洗手间、想讲话、想洗溧、想看等等,是持续不断生起的,但我们并不习惯观照它们。动机有时是烦恼驱动的,贪心、瞋心驱动我们去做一些事,譬如很焦急地去做事时,动机是带有贪心的。觉察到贪心、瞋心(烦恼),也是在知道心。

有时候心能知道环境的改变,也能知道心对环境改变而生起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看自己心的反应,观察自己的思惟和感受就可以,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环境的改变上。

在每个当下,心一直都在运作,但是如果没有修习的话,就不会知道心是怎样运作,也不会习惯把心当作禅修所缘。现在我们就是在试着养成一种习惯,练习去观察不同的心,反复观察在每个当下不同的心的现象。

 

杂念妄想

佛法说贪瞋痴是烦恼。心会思惟,会起妄想,但思惟、妄想本身并不是烦恼。贪有贪的特性,瞋有瞋的特性,为何思惟、妄想有时会带来烦恼?那是因为心在无明状态下思惟,或在贪、或在瞋的状态下思惟。思惟不是烦恼,感受不是烦恼。每个烦恼都有它的作用,烦恼借着感受和思惟等来起作用。当然,思惟有时也会在善心的状态下或智慧的状态下生起。带智慧的心在想事情,是不影响禅修的。思惟是心的一项功能,并不是烦恼,譬如理解的心,也需要思惟,问题在于处于烦恼状态下的心在思惟、妄想。所以要把思惟停掉,是不正常,也不可能的。

***

智慧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从思惟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引发了该思惟,导致思惟的产生。我们可以知道是贪、瞋或智慧驱使这样的思惟产生。

有杂念、妄想生起时,首先要检查对这杂念和妄想有没有起瞋心?有没有抗拒它、不喜欢它的感觉生起?如果没有瞋心生起,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观察它,也可以换所缘,这无所谓。

思惟、妄想本身不是问题,对思惟、妄想生起抗拒才是问题,才是烦恼。如果每次杂念生起时,都能觉知到的话,这反而是可以让觉知越来越强的。比方说,有十个思惟或起念头的心生起,而我们十次都知道,每次都能有觉知的话,觉知就会变得越来越强。所以不必懊恼,不要觉得杂念、妄想是不好的现象,应该去欣赏那对杂念妄想有觉知的心才对。

所有现象都是自然法。任何所缘都不是一种障碍,所有的所缘都是帮助我们培育觉知和正念的。思想就是思想,它并不是障碍,只是一个所缘。

***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去停止思惟,而是要明白为什么思惟,要明白这思惟是不是必须的或重要的,如此智慧才会生起。观察思惟是为了明白心的运作,以便产生智慧,而不是要去停止所有思惟。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去停止某些思惟,那是因为它们不重要;如果是重要的思惟,心还是会去想,或者必须去想。日常生活中有些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去想时,例如一些计划,但必须带着觉知去想。

就算有不好的思惟生起,也要给心一个机会,去了知这是不好的思惟,如果我们拒绝思惟,不准它们生起,这就永远不会明白如何对待它们、分辨它们。

觉知到有不好的想法生起时,如果能明白想法、念头是一种法,是所缘,不是我,这就是正见,是智慧的一种。佛陀的教导是要我们如实观照。有觉知、有正见,不好的想法自然就会改变,不必要当下刻意地去改变它。

***

不善念的生起或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其实是以前所作的因在此刻呈现的果,也就是业力的显现。而当下怎样去面对这些果,对于这些果作出的反应,就是当下所造新的业。能如实观察此刻的业果就是在种善因。

即使有很多不善的想法生起,但如果心都能一一觉知,此时不应抱怨不善念的生起,因为有正念才能知道这些不好的想法正在生起。在这个当下,是否应该庆幸当下有觉知的心,而不是去抱怨呢?

如果一个村里有很多盗贼,但警察只有一位,每次发生偷盗事件时警察都抓不到小偷,会怎么样?那个警察肯定要被解雇了。但如果那警察每次都能抓到小偷呢?会得到晋升。

觉知就像警察一样,每次有烦恼生起时都能知道它,都能抓到它,那觉知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进步;所以警察是不怕有事情发生的,因为有事情发生而他能抓到小偷的话,他就能进步。

***

心在想「故事」的时候,我们不必去看故事内容,要观照的是思惟的心。

一旦陷在故事内容、思惟内容里,就不能了解思惟的性质。即使整天打着妄想,我们也不能了解妄想,不能了解心。心是真实法,是生灭的,而故事是概念,永远没完没了。

禅修的所缘是生起杂念思惟的心,而不是杂念的内容。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杂念的内容,烦恼就会生起。如果把觉知放在生起杂念的现象上,那么智慧可以因此而产生。

之前提到烦恼的所缘是概念,指的就是杂念的内容,而智慧的所缘是真实法,即名法、色法。思惟、妄念、杂念生起时可以有两个所缘,一个是杂念的内容(概念),一个是杂念的心(名法)。心经常会有杂念、妄念,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去看看自己有没有选错所缘。对于没有禅修的人来说,他们也能知道自己在杂念妄想,但是他们会百分之百地投入到杂念的内容里。禅修者知道有两个不同的现象,一个是思惟心、一个是思惟的内容,慢慢养成习惯去观察杂念心这个真实法,就会有智慧生起。

 

放松

不停地以思惟来引导自己放松下来,这仅仅是表面层次的放松,真正的完全放松是智慧的工作。

放松的意思是把烦恼放松,而不是把那持续带有智慧的精进力放松。放松烦恼,不带着烦恼去觉知,因为烦恼令我们花费极多的精力。就像调制柠檬水,不能太酸也不能太甜,实际上就是要有兴趣去尝试。如果体会到太放松和太用力这两个极端,就可以调到适合的平衡点。这个过程没有人可以帮到你,只有靠你自己去尝试。

当身心放松的时候,一些比较微细的所缘会自动地变得明显,因此在禅修时,身和心都必须放松。

 

退步原來是向前

禅修者有时候会太专注在所缘上。「后退一步」就是放松,全面地观、全景式、俯视地观照,这是一种心态。

另外一个说法,「后退一步」就是当心看到了所缘,无论所缘是色法,还是名法,退后一步,觉知便可以看到所缘,以及知道所缘的心,即兼及能知的心和被知的东西。退后一步才能完整看到这两者。

有时候心很专注在所缘上,其实是想把其他东西遮蔽掉,例如不想去注意思惟,只是钻到所缘里边去。然而,退后一步的话,就等于是一个广角镜,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东西,思惟也包含在所缘里面。

「后退一步」有两层涵意:第一层涵意是调整精进的力度,即观察所缘应该用多大的力量——其实向前一步就是用力、去专注,后退一步就是放松。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心看的角度会更大、更广,可以同时观照所缘及能知的心。

智慧的特质是它总是会抽离地、客观地去观察、去分辨;而贪执的特性则会参与到所缘里,跳进去,去黏着、去执取。

我们观察的时候往往会有贪和瞋在其中,贪和瞋的特性都是要进一步去抓住所缘。因此,贪和瞋才会继续扩大、增强。如果是越来越松开的话,贪、瞋是不会增加的。所以贪和瞋有这种抓住所缘、不放下的倾向。

大家应该都有以下这样的经验。在贪的时候,心会导向它喜欢的所缘,会重复地去思惟、去享受,去更加深入地体验这个贪的所缘。同样地,瞋心也会反复地跑到所缘上,譬如有时候经常会想起令自己生气的事,不想去想也止不住,我们可以看到瞋的这种抓住所缘的倾向。再者,恐惧也是如此。

所有烦恼都会抓紧所缘,然后充分发挥烦恼的功能。至于智慧的特性,就是不参与,不搅和在所缘里面,即使看到了、知道了、觉知了,它还是不会完全相信所缘,或者相信自己认知的东西,它会重复地去检视审察是否正确,会带着客观的立场来观察。所以,我不鼓励大家修观时太专注,只须站在客观的立场观察,开放地觉知。                                                                 

所谓禅修的进步,就是心的品质有所改变,这是自己能感受到的,不是由别人告诉你的。每个人都会自然知道、感受到自己的心的美善品质是否有增长。修行进步的指标,就是看心里善法是否多了,烦恼是否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