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班大班上课没规矩、注意力不集中……据说,这样的孩子上小学易变学渣

 yg760 2018-05-17

5月6日,天津教育报特邀知名教育专家张涛为家长和孩子现场讲解如何科学地进行幼小衔接,让孩子爱上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讲座时间:5月6日上午9:00


讲座地点: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多功能厅(河西区大沽南路837号)


前100名报名的家庭,可获赠九大行星模型(自装玩具),让孩子在动手的乐趣中感受天文科学的魅力。


免费活动,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更有专家在群内答疑。


sdfd


“我们家孩子最近在上一个画画课,可是他连基本的课堂规矩也不懂,总是随便就离开座位了,还动不动插嘴,整个班上就他一个这样,搞得我尴尬症都犯了。”轩轩妈都有点怀疑孩子是不是有了多动症。


“都大班了,我家孩子学不进任何知识,听邻居说他家孩子去民办小学面试了,那可是什么方面都考察呢,我家孩子这样‘零基础’入学,真的可以吗?”苗苗妈最近很纠结。


 “我一直都坚持‘快乐教育’,即便是上幼儿园,也总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眼见着就该入学了,小学可不能说请假就请假的呀,我真担心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浩浩妈急得直掉泪。


……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你有类似上述家长的焦虑吗?你有让孩子顺利入学的自信吗? 


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定要有一个衔接过程,是专家们公认的。通过这个衔接过程,让孩子具备一定的入学能力。 


以下是一名一年级老师关于入学孩子能力的建议,看看你家孩子都具备了吗——


★视知觉:视知觉能力包括空间关系,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视知觉速度等因素。


在小学低年级,很多孩子分不清 p、q、b、d四个字母,分不清形近字,读书速度慢,观察能力差,这都是视知觉能力差的表现。


★听知觉:听知觉能力包括听觉注意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听觉混合能力,听觉理解能力等。


孩子在学习中,不能准确复述课文,不能正确根据声母和韵母拼出字音,不能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任务,上课边听边忘,都是听知觉能力差的表现。


★运动协调:运动协调能力包括大肌肉、小肌肉、平衡能力、左右脑协调等方面。


如果孩子出现动作不协调,写字、写拼音不规范,左右手能力不平衡等现象,都是运动协调能力不强引起的。


★知觉转换:运动协调能力包括了听转视动,听转动觉,视转言语或动作,动转视听等几个方面。


孩子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各种知觉的互相转换过程。如果孩子不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记笔记,不会看图说话,这都是因为知觉转换能力较差的原因。


★数学准备:数学准备不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是将来学习数学知识的准备性能力。包括了数数,定位,正逆排序,对应,分类,比较,图形建构,时间,货币,推理,数感等。


孩子在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前,不会分类,不会排序,不会数数,不认识时间,不理解数的基本含义,这就说明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


★语言沟通:语言沟通能力不完全是幼儿园教育领域的语言教育,包括口语表达,语气表达,语言的情感表达,音量控制,词汇积累,态势语言,看图说话,言语理解等内容。


生活中很多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差,说话没有语气,词汇量少,不能根据场合控制音量,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老师的话和动作表达的意思,这都是因为语言沟通能力差的原因。


★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情绪表达,亲子沟通,师生关系,同情分享,冲突处理,自我管理,家庭服务,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两个方面。有的孩子上学后,不会处理与其他同学的矛盾,不懂文明礼貌,不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生活上不能自理,都是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表现。


★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坚持性、主动性、责任感、灵活性、独立性、合作性、专注力、秩序条理、荣誉感、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等。


孩子上学后,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学习时积极主动、思维灵活,听课时能集中注意力,集体荣誉感强,这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孩子入学前,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远远比提前学习一些小学知识更为重要。


如果在不具备这些能力的情况下进入小学,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不能按时上课,课上精神不济

——害怕学习,缺乏学习能力

——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上课没有规矩,我行我素

——学习进度跟不上,被老师“另眼相看”

——过于胆小,不敢跟老师交流,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性格孤僻,害怕交朋友

……


你以为就这些问题就完了吗?不!


幼小衔接上的缺位,甚至还意味着你的孩子将度过平庸的6年。


教育专家指出, 在小学表现不好的孩子,往往不是智商问题,而是自信心丧失了。自信心丧失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能为小学一年级作好准备,一开始表现比别人慢一拍,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成为老师重点关注对象,以及一些好的学生不愿意和他玩儿,导致孩子的性格慢慢变得比较孤僻、没有自信,脱离大部队。


因此,开始很重要,抓住开始,提前准备更重要。不然,就是一步慢,步步慢。


幼小衔接必不可少,科学的衔接至关重要。


家长快来自测一下,你是否掉入了这些误区呢——


误区

01

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多方面的表现。


误区

02

幼小衔接就是择校


正确的认识:如果家长有条件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并且不存在很多麻烦问题,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事。但是,一所好的学校,并非所有老师都尽职尽责;一所一般的学校,也有很多好老师会对孩子尽心尽力。所以,家长不必为了孩子的择校问题搞得心力交瘁。


误区

03

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过程看成择校、上培训班,而是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准备。


误区

04

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幼儿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隘地理解成就是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


误区

05

幼小衔接只是孩子的事


正确的认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家长都需要不停地转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从心理上和情感上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能走得更加从容。在幼小衔接这个关键阶段,同样也不例外。


误区

06

重视物质准备,忽视心理准备


正确的认识: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同学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提前作好适应这些变化的相关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入学准备就是让孩子在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距离幼升小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了,为了孩子,家长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公益活动

福利即刻为您奉上

5月6日,天津教育报特邀知名教育专家张涛为家长和孩子现场讲解如何科学地进行幼小衔接,让孩子爱上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讲座时间:5月6日上午9:00


讲座地点: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多功能厅(河西区大沽南路837号)


前100名报名的家庭,可获赠九大行星模型(自装玩具),让孩子在动手的乐趣中感受天文科学的魅力。


免费活动,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更有专家在群内答疑。



让孩子组装自己的太阳系行星仪模型,还可以给它涂上颜色,看到这30厘米的模型在黑暗中神奇地发光!



扫码加闪闪老师为好友,预约报名活动,并进入幼小衔接专家答疑群。


策        划 | 小然

责任编辑 | 问幽

排版编辑 | 暖竹

教育新资讯,每天最新鲜传递给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