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本质:被需要 奉献 爱❤️

 解腻解馋 2018-05-18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或许不是学校,而是父母。

好的学校教出来的不一定是优秀的学生,但是不合格的父母带出来的很可能是和他们一样的孩子。

乌克兰有个叫马卡连柯的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以前有朋友很郁闷地问我:“为什么自己小孩不喜欢读书呢?”

我说你家里特么有书吗?

你们两个人平时就喜欢打牌,家里除了电器说明书之外,连一张带字儿的纸都找不到,你孩子会喜欢读书才怪了!

如果父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孩子学到的就是功利主义。

如果父母挥金如土,孩子也很难学会节俭。

人生应该是一场马拉松,我们知道马拉松从来不是谁抢跑就能赢的,但是太多的父母却把孩子的人生当成了一场百米冲刺。

他们总想着尽早起跑,甚至是抢跑,为了让孩子跑得更快付出一切都觉得值。

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本身就是有危险的,对孩子的溺爱会让他们无法长大,对孩子的高期待会让他们压力过大,倾家荡产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更会打破家庭的平衡。

有些付出父母觉得是大爱无疆,孩子学到的可能只是衣来伸手。

父母觉得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好,孩子可能觉得是父母自己做不到,却把期望强加到他们身上。

孩子的教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好,不要用力过猛,不然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与其拼命地去争取教育资源,不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个好的父母,要比好的学校重要太多了。

03
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爆发

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爆发,高墙内的人却还看不明白。未来的教育绝不是所谓名校、名师、名额的争夺,而是一场人类思想的赛跑,真正能胜出的人,不是最有钱的家长,而是最能读懂这个时代的家长!

未来的网格化教育一定会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替代传统学校的将是“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将打破传统的统一的教材,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不仅是未来工业的趋势、商业的趋势,也是未来交易的趋势。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份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不需要再有排名。



未来家长的思想是学生最好的启蒙,将在每一个孩子人生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然而从小就开始帮助他们选课程,制定学习战略,而绝不是像现只用拼命挣钱,然后送孩子读一个名校就可以了。

未来是“超级个体”的时代,每个有价值的人之所以有存在感,是因为他身上有无可取代的能力和特征,而这种能力跟一个的天赋有休戚相关的联系,教育的真正作用是无限加强一个人的天赋,使之无限延长。

下一代的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也决定了,任何机械式、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一定会遭到反抗,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在互联网上接纳思想,他们的思想是全开放式的,任何愚昧的指引都无效而终。

知识网络化、教育网络化的时代,学生将不再受家长和老师的单向约束,而是学会自律,寒假、暑假、上学、放学、周末也不会存在了,最先学会自律的人将最先走向自由。



先是自我认知,再是自律,再是自由、最后是自信,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人格形成路线。

未来的教育会出现一定的回归,比如孔子弟子三千,他因材施教,自己做课程组合,针对不用天赋的学生做不同的指引,最终培育了七十二贤者。

未来的学习,你大脑能容纳多少知识要点真的不再重要了。因为人工机器、电脑的的知识能让你随时取用,你要做的是融会贯通,由一滴水看见大海,一粒沙而感知世界。

未来的教师,将转变成成一个学校的陪伴者、指导者、学习伙伴。

未来,不再有一流而完美的大学,未来只有更加适合个人的“课程组合”,这个课程组合是定制化的,学习中心取代的是学校,课程组合取代的是老师。而文凭和学历都将消失,教育培养的不再是善于考试的优等生,而是大批创造者、创新者。



什么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那就是发现每个人潜能与天赋,然后不断强化,让每个人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无论是教育还是商业,假如要论及他们的本质,

如果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被需要。

如果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奉献。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