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所以最容易伤风感冒。其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时,更易发病。预后一般较好,但如果患儿年龄幼小体弱,或有其他兼症,则其病情易于转变,应当重视。另外,小儿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表现,也常类似感冒,应加以注意,以免延误治疗。 中医将小儿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三种。其中风热感冒最为常见。其发病特点为发热头痛、怕风、鼻塞流黄稠涕、咳嗽痰黄、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大便干结、舌尖红苔薄黄。可选用非处方药,如:小儿感冒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金银花露等。 小儿一旦伤风感冒,较成/人易于康复,但也较成/人易于转变,所以使用非处方中成药后如症状未见缓解或有变重者,应去医院治疗。 小儿感冒颗粒(冲剂) 本品为浅棕色颗粒或块状冲剂,味甜、微苦。系由中药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制成。每袋12g或每块6g。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而见发热重、怕寒轻、咽喉肿痛、头痛、口渴、舌红等症状的小儿患者。其功能为抑菌、抗炎、解热等。 注意要点: 风寒感冒及体虚者忌服。 服用方法:开水冲服,1岁以内小儿每次6g;1至3岁小儿每次6至12g;4至7岁儿童每次12至18g;8至12岁儿童每次24g,均每天2回。 其他剂型: 小儿感冒口服液:每支10ML。口服,1岁以下小儿每次5ML;1至3岁小儿每次5至10ML;4至7岁儿童每次10至15ML;8至12岁儿童每次20ML,均每天2次,摇匀服用。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本品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系由中药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制成。每支10ML。主要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而见高热头痛、咳嗽痰黄、鼻塞涕黄、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症状的小儿患者。 其功能为解热、抗炎、镇痛、祛痰。 注意要点: 1.如病情较重,可酌情增加剂量。 2.如服药24小时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变者,应去医院诊治。 服用方法:口服,1岁以内小儿每次2.5至5ML;1至3岁小儿每次5至10ML;3至7岁儿童每次10至15ML;7至12岁儿童每次15至20ML,均每天3至4回。 金银花露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气芳香。系由单味中药金银花制成。每500g相当于金银花31.25g。主要用于夏令时节上呼吸道感染而见发热口渴、咽喉肿痛或小儿暑天生痱子、疖疮等。其功能为抗菌、消炎、抗病毒。 注意要点: 疮疡脓头已溃烂者忌服。 服用方法:口服,每天2至3次,每次60至120ML;7岁以上儿童每日2至3次,每次30至60ML。 其他剂型: 金银花合剂:口服,每天2至3次,每次15ML。 导赤丸 本品为黑褐色蜜丸,味甘、苦。系由中药连翘、黄连、栀子(姜炒)、关木通、玄参、天花粉、赤芍、大黄、黄芩、滑石制成。 每丸3g。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而见咽喉红肿、口腔溃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的小儿患者。其功能为消炎、抗菌、利尿、通便、镇静。 注意要点: 周岁以内小儿慎服。 服用方法:口服,每天2次,每次1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