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塞、冠心病、肝硬化、乳腺增生…都与它有关,一食疗小方轻松化解~

 图书 馆员 2018-05-19
脑梗塞、冠心病、肝硬化、乳腺增生…都与它有关,一食疗小方轻松化解~
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比如磕了一下椅子或者被东西砸了一下,同样一件事儿,出现在大家身上症状却不同,有的人会出现瘀青,有的人却没有。身体容易出现瘀青到底是不是瘢痕体质?

爱出现瘀青并不是瘢痕体质,瘢痕体质是指受伤后,伤口不容易愈合,或者愈合以后容易留疤,而瘀青这个看似非常细小的症状,我们却不能掉以轻心。

这是我们身体血瘀的早期表现。

如何知道我们体内是否有血瘀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舌下静脉曲张,如果舌下静脉颜色很重且有瘀斑就证明体内存在血瘀的情况。

?百病之源血瘀症 ? 

脑梗塞,冠心病…都与它有关

比如最常见的脑梗塞,冠心病,肺栓塞,下肢动脉栓塞,这都是和血瘀脱不开干系的。还有一些肝硬化,肝癌,胃癌,女性的乳腺癌都和血瘀有一定的关系!

血瘀是百病之源无处不在,而气滞血瘀是血瘀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凝,就是说当我们的气遇到障碍受阻是,血液也会运行不畅从而引发血瘀。

气滞型血瘀能够引起一些非常可怕的疾病,例如:肿瘤(癌症)、心肌梗死、乳腺增生等。

最常见原因就是因为情志的不遂,肝的疏泄功能失司,从而导致我们气机的不畅,出现气滞血瘀。

如何才能防治和调理血瘀呢?北京卫视曾有多位专家都推荐这一道千年古方,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专家推荐:甘麦大枣汤   

?调理血瘀?

?防治百病千年古方?

推荐甘麦大枣汤的养生专家

贺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张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

王国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一千八百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写下了一张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仅仅只有三味——甘草、小麦、大枣,却有神奇的疗效。

做法

原料: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50克

先将小麦洗净,漂去浮末,然后用净水约800毫升,煮上述三味药,用小火慢慢熬,煮沸后煎至400毫升左右,去渣,分几次饮汤,最后吃掉大枣即可。

(注意:淮小麦就是普通小麦,脱掉麸皮,要去农贸市场买小麦,不要到药店买,药店的小麦是浮小麦,浮小麦麦粒不饱满。)

甘麦大枣汤的功效和调理目标

?气郁血瘀的导致的疾病

肿瘤,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节,月经紊乱,男性前列腺增生等。

?解郁除烦,养心安神;

?补气健脾养血安神;

?抗焦虑;宁心安神;和中缓急。

适合喝甘麦大枣汤的人群

甘麦大枣汤适合气郁血瘀的以下人群服用:

●女性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

●养心,对失眠有较好效果;

●心烦,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老困,打哈欠;

●没事就要哭,一个人坐着就想哭;

●精神恍惚的人群;

●经常感觉焦虑、烦躁的人。

甘麦大枣汤的口感

有点甘草味,有点大枣味。这个汤在中药里面属于好喝的,没有太多药味。

甘麦大枣汤的禁忌

暂无。除了适合气郁血瘀的人喝,没有气郁的人也可以喝,能起到预防、调理的功效。

甘麦大枣汤因其成方年代久远,组方简单,药不似药,有些人对其功效存疑。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它是一张验、便、廉的好方子!

提示

麦大枣汤的三味药中,两味是食物,可谓平和之极,但效果却不是一般的好。除了治病,还有保健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把它变化成一个养生粥来食用。

大枣掰开(不可去皮),和小麦、甘草一起煮成粥,每日晚餐食用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镇静、止虚汗。调理更年期综合症、小儿多动症、神经衰弱、严重失眠。

血瘀是万病之源,很多健康养生专家都推荐喝甘麦大枣汤,尤其适合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饮用。血管疏通了,就不必担心脑梗塞,冠心病,肺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疾病,这道千年古方值得推广,转告微信里的好友吧~

96岁老中医坚持喝两味药,气血旺、血不淤!延寿、抗衰!人人可学

唐代的孙思邈活了101岁,

明代的冷谦活了150岁,

干祖望教授也活了104岁,

为何中医大多鹤发童颜,长寿健康?

自古中医多长寿,这是因为他们都懂得:在关键年龄,用最简单的办法,进行最有效的调理,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这办法其实不神秘,我们都可以做到!

96岁高龄的广西名老中医黄英儒,从医65年,但他看上去顶多60岁!他鹤发童颜,脸上连一颗老年斑都没有。当问起他保持“鹤发童颜”的秘诀时,黄英儒说:“养颜就是提前抗衰老。”

老中医抗衰、延年秘方

黄芪加枸杞

说到驻颜妙方,黄英儒笑笑说:“黄芪加枸杞,就可摆平美容养颜的问题。每天吃上15克黄芪,长期坚持,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每天坚持服用15克枸杞,可养肾补肝。”

枸杞 ?

明目、降三高

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

1、明目,俗称“明眼子”

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

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

2.提高机体免疫力

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

3.降三高调节血糖,降低血压,防治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症。

4.枸杞子还有兴奋大脑神经、兴奋呼吸、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

黄芪 ?

升阳补气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药材,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

黄芪的作用主要有:

1、补气升阳

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2、生津养血

黄芪本身具有养血的功效,而且通过补气的作用又有助于生血,因此黄芪也常被用于 治疗血虚萎黄及气血两虚证。

3、强心作用

黄芪具有强心作用,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及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

4、调节血压血糖

黄芪对血压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升压作用可以使血压稍微上升且保持稳定;

其降压机制主要是直接作用外周血管,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达到降压的目的。

黄芪还可降低葡萄糖及肾上腺素引发血糖升高的血糖水平。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枸杞配黄芪的养生保健方非常独特。

枸杞生精、补肾、护肝,而且增强人体造血功能;黄芪升阳、充沛营卫之气、培补元气,增强人体防疫疾病的能力,所以老中医黄英儒前辈将黄芪作为养生方药有其医学道理!

黄芪配枸杞效果更好

中医认为,吃黄芪的时候再配些枸杞,混合制作成黄芪枸杞茶,可充分发挥二者的长处,不但口味清新,口感很好,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其药理作用和食疗保健作用都非常强大,尤其适用于气虚、肾亏的人群,美容养颜效果更好。

那么黄英儒教授的吃法是什么呢?

指导吃法

每天吃上(15克)黄芪(一般是泡水),长期坚持,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每天坚持服用(16克)枸杞(一般是泡水),可养肾补肝。

黄英儒教授特别提醒

如果以人参配枸杞,代替黄芪,人参的量要少放一点,一般每日服用0.5克为益,取养生保健平和滋补之功。野山参则每日不超过0.1克。

腿部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危及生命,3个小动作能救命,一定要知道!

如果经常下肢疼痛、腿脚麻木,一定要警惕下肢血管病!

长期的血管堵塞很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肢体溃烂,甚至将会危及生命。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住院人数超过50万。在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超过艾滋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三位院士共同呼吁:

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

▲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陇德院士、阮长耿院士、王辰院士


静脉血栓最凶险

长在腿上很常见,堵在肺部很致命!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秦永林介绍,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动脉或静脉中形成了血凝块而导致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

血栓一旦形成,将会减缓或者阻断正常的血流,甚至脱落移行到其它器官。据介绍,下肢的深静脉血栓最常见,而颅内静脉窦血栓最少见。

一般来说,静脉血栓主要发生在腿部和肺部,其中腿部血栓最常见,肺栓塞最凶险,具有潜在致死性。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外伤是静脉血栓的主要成因。


学会一招:自测血管是否堵塞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这就需要平时多注意观察身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表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是下肢肿。深静脉堵住后回流不畅,患侧的腿就会肿起。

如果对侧没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侧那么严重,则会形成不对称的下肢肿胀。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招,自测血管是否堵塞:

方法:平躺在床上,把双脚抬高至45度左右,时间30秒左右,然后观察自己的两条腿。

如果有一条腿苍白,甚至有点蜡白,感觉腿的皮肤有点透明状,等脚拿下去,恢复正常坐姿,这条腿会发生潮红,就说明这条腿已经出现了血管的堵塞。

能救命的小动作,一定要知道!

下脚静脉血栓太可怕了,轻者腿肿脚麻,重者肢体溃烂,甚至危及生命。怎么办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李志刚教授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做,让自己血管里的血液流动起来,通过肢体的运动,来达到自身血液的流动。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做三个小动作,别看这三个小动作不起眼,长期坚持却是能够防治下肢静脉血栓、关键时刻能够救命的小动作,一定要知道!

▲李志刚,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原地跑步或踏步:持续1分钟

原地跑步能增加小腿肌肉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原地跑步还有益增强体质和心脏活力,有助于控制血压,每天跑步5分钟就可以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近一半。

蹬脚:持续1分钟

方法:坐着的时候,两脚脚尖轮流抬起、放下,做这个动作持续1分钟。

空蹬自行车:持续1分钟

方法:躺下或者坐着,两只脚做空蹬自行车的动作,持续1分钟。

常做这种腿部的屈伸动作,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积而形成血栓。

每天坚持做这三个小动作,就可以让自身的血液流动地起来,养护我们的血管,防止血栓形成,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

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而静脉血栓最凶险,长在腿上很常见,堵在肺部很致命!

专家推荐的能救命的三个小动作,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