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日报
香木城在盛泽西肠圩(今舜湖中路以南、南新桥河以西),是明末时画家汤豹处的藏书楼。汤豹处,字雨七,盛泽人。据说,他本名孙振,因为在游览苏州虎丘山时看见一头豹子眠于古松下,于是更名为豹处,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眠豹斋。 汤豹处好吟咏,善鼓琴。他的行草书得祝允明笔意,而画尤入神。他的画水之作,被时人称为“旷世仙笔”。他认为水无常形、变幻无穷,因此画水最难把握,于是独创100余种绘水名胜,如严滩急流、盘谷回泉、雁宕飞泉、匡庐瀑布、三峡惊湍、五湖夕照、晓月乘潮、晚虹牧雨、风卷寒漪、烟含秋浸、炎浦蒸霞、寒溪飞雪、秋水驾浦、夏淙盈谷……画“往哲栖隐之水”“胜地垂名之水”“晴雨朝昏之水”,或寓景于四时,或假形于百物,而“水之变态极矣”,真可谓画水之高手也。 汤豹处藏有前人名画无数,在他的藏书楼中,有十架用香樟木制作的巨大书柜,围成一圈,如城墙一般,故而称之香木城。每个书柜内藏有上百卷书画,各以镂金牌为标记。尤其是前朝名家的画作,都以锦绫装裱,并镶以玉轴,被人赞誉为“锦韬玉轴”。 汤睐娘是汤豹处的女儿,因为长得“星眸流离,远黛明媚,复嫣然善睐”,故而名为睐娘。睐娘“性聪良,善记诵”,年方四五岁,即随父熟读楼中藏画。只要父亲说出画家的名字,她就能报出画作藏于第几架第几卷,“靡不悉符”,因此深得父亲爱怜,将她呼作“画奴”,命她掌管香木城的镂金牌。 在钮琇的名著《觚剩》中,有《画水》和《睐娘》两篇文章写汤豹处和汤睐娘父女的故事。《画水》写汤豹处画水的妙处,《睐娘》则讲了汤睐娘的一段离奇经历。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占了江南地区,盛泽的富户纷纷逃离镇上。睐娘跟随父母,带着“锦韬玉轴”的名画逃至乡下躲避战乱,但价值连城的香木城在战火中被烧为灰烬。待战乱稍定,父母回到盛泽重建家园,把睐娘送到乡下姑母家暂住。 姑母名倩娘,丈夫死于乱军中,独自一人守寡,后来与邻人潘生私通。睐娘发现倩娘之私情,甚为厌恶,于是辞别姑母回到盛泽家中。一年后,倩娘到汤家为睐娘提亲,将她许配给潘生。洞房之夜,睐娘见新郎竟是潘生,痛苦不已,大呼:“姑母误我!”此后,睐娘屡遭潘生鞭笞,痛不欲生,于是将平生所著《愁盐》一卷及所画花鸟粉本付之一炬,留一纸遗书给父母,悬梁自尽,年仅24岁。汤豹处赶到潘家时,潘生已逃之夭夭。 睐娘入殓后数日,忽有一位豪杰,背一血囊,跨剑跃马而至,站在睐娘灵柩前,大呼:“负心人已杀之矣!”囊中竟是血肉模糊的潘生头颅。第二年,倩娘也被强盗虏去,不知所终。“人咸以为睐娘冤之所雪云”。 睐娘的凄恻遭遇,深受后人同情。清末盛泽诗人沈曰富曾作长诗《香木城》为之扼腕叹息,民国诗人沈云也有《竹枝词》记述此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