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以印傳|趙之謙篆刻藝術

 竹窓 2018-05-19

趙之謙(1829年—1884),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huī)叔,號憨寮、悲盦、無悶等,齋室名“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二金蝶堂苦兼室。自幼穎悟非凡,神彩秀徹,為咸豐舉人,官至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知縣,卒於任上。工詩文,擅書法,善繪畫,精篆刻。著有《六朝別字記》、《悲盦居士文存》、《二金蜨堂印譜》等。


浙派和皖派作為清中期印壇的兩大流派,到趙之謙出,已光輝逾百年,同時由於地域和流派的限制,使印風被程式化所囿,無法獲得突破性變化趙之謙篆刻初學浙派,後繼法秦漢璽印,複參宋、元及皖派。憑藉深厚的書法功底和超強的變通能力,出入於浙、皖兩宗之間,同時博取秦詔、漢鏡、泉幣、漢銘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不斷熔鑄於“合宗”印風之中。在邊款刻制上,開創了以北魏書體刻朱文款識,以漢畫像入款的新風。以廣博的金石見識努力於印外求印創作模式的開拓,從而改變了一個時代的審美觀念,實現了他為六百年來橅(mó)印家立一門戶的抱負。他的創新實踐,影響和啟迪了吳昌碩黃牧甫、齊白石等近現代大師。吳昌碩在《悲盦印存》中題曰:悲盦先生書不讀秦漢以下,且深通古籀(zhòu),而瓦甓瓴甋(líng dì)文字爛熟胸中,故其鑿印奇肆跌宕,浙派為之一變可寶也


趙之謙之所以在篆刻藝術領域獨樹一幟,得益於他深邃的藝術主張和不隨世俗的藝術個性。他從“巧拙”關係辨析浙、皖兩宗,力圖打破流派的局限。而他的審美主張,似乎是在抑巧揚拙?在《書揚州吳讓之印》一文中,他一邊推崇“忘拙忘巧”的丁敬,“巧拙均”的黃易,“九拙而孕一巧”的蔣仁,“無新奇可喜狀,學似易實難”的巴慰祖、胡唐。一邊反對“巧七而拙三”的陳鴻壽,更反對一味弄巧的趙之琛,反對“謹守師法,不敢逾越”、“厭拙之出而願巧之出”的吳讓之。而這些說明,趙之謙對浙、皖兩派的繼承是建立在深入研習的基礎上的,他不是簡單地抑巧揚拙,而是反對棄拙求巧,在以拙為古的認識前提下,強調拙多於巧,進而巧拙兩忘。在他的心目中,“拙”如同“苦禪老衲”、“伏獅馴象”,是息心靜氣的渾厚。“渾厚”是趙之謙對“拙”的最終理解,“漢銅印妙處,不在斑駁,而在渾厚,學渾厚則全恃腕力,石性脃(cuì),力所到處,應手輒(zhé)落,愈拙愈古,看似平平無奇,而殊不易?(mào)” 


明清以來,篆刻流派紛呈,刀法日趨成熟,篆法逐步提高這無疑是篆刻藝術不斷進化的重要標誌,然而也帶來了負面之效應,即以刀法筆法,或筆法刀法,或刀筆分離,對於墨與刀、筆之間的關係更為嚴重忽視。趙之謙在“钜鹿魏氏款中論及:“古印有筆有墨,今人有刀與石。此意非我無能傳,此理舍君誰可言?”他以“有筆有墨”的刀法觀來追摹秦漢,在挺拔處求自由變化,在酣暢中見骨力剛健。刀從筆墨出,不僅使“拙處得巧”成為可能,更為“印外求印”奠定基礎。


藝術最講究天分,世上不乏勤勉之人,卻難覓奇逸之才。在藝術的造詣上,趙之謙就是標準的天才。標準到除卻“起訖不乾淨”五字病,“則其中神妙處,有鄧、包諸君不能到者(鄧天四人六,包天三人七,吳讓之天一人九),有自家不及知者,此天七人三之弊”。傲的如此有根有據,也是沒誰了。然而對於篆刻藝術愛好,他卻多了兩分偏重,“生平藝事皆天分高於人力,惟治印則天五人五,無間然矣”。趙之謙精於篆刻,卻不好刻印(傳世印作不到四百方)多種原因造成了趙之謙的“但開風氣不為師”,觀其一生所刻,皆是為自己及親友所作,絕無泛泛應酬之作。


“自古奇才多磨難”,趙之謙的人生是悲情的。家道中落,戰亂頻繁,妻女病歿科考屢挫,仕途不濟,貧病交加,遂造成他人格的分裂:一方面,狂放不羈,遺世獨立(憤青);另一方面,又嚴謹求實,一絲不苟(強迫症)。他恃才傲物的性格,註定將被那個時代所放逐。“離世,必世離我;絕俗,必世絕我。若自我離之絕之,便不是。”這何嘗不是一代藝宗的無奈!幸有藝術,幸有金石之友,給了他人生過程中短暫的慰藉和歡娛,他將自己的“悲哀愁苦之衷,憤激放浪之態,悉發於此”。“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若不是這樣的歷史背景和人生滄桑,不知天分極高的趙之謙能否有這樣的藝術成就?這一切似乎是命運在冥冥之中所操持。


“不以印傳”表明了篆刻在他心中的那份純粹,“盛年息刀”給篆刻史留下了一個不小的遺憾。但我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趙之謙,近一百多年來的藝術史該如何編寫?如果不是在那麼短暫的生涯中創作了這些經典之作,我們根本無法原諒他這種任性的懈怠。




趙之謙篆刻生涯(僅收錄此次所選印作)▼

1829年 己丑 (道光九年) 1歲

七月初九生於浙江紹興大坊口。

 

1845年 乙巳(道光二十五年) 17歲

“始為金石之學”(《補寰宇訪碑錄》序)。

 

1847年 丁未(道光二十七年) 19歲

娶妻范璥。因家貧拮据,開館授徒。

 

1850年 庚戌(道光三十年) 22歲

入幕缪梓府,同僚有胡澍、胡培系(2018年3月出版的《崇本堂藏趙之謙翰札》之《論學叢札》,即為趙之謙在撰寫《國朝漢學師承續記》時與胡培系的學術探討手札)。

 

1852年 壬子(咸豐二年) 24歲

四月,為宗稷辰刻“躳恥”(目前所見最早之作)。

 

1854年 甲寅(咸豐四年) 26歲

客杭城。四月,作“益甫手段/趙之謙印”(同治壬戌六月補款)。

 

1857年 丁巳(咸豐七年) 29歲

客常山。十月,刻“何傳洙印”、“鏡山”。同月,為王履元刊“季歡”。

 

1858年 戊午(咸豐八年) 30歲

返紹興。七月,刻“北平陶燮咸印信”(本文圖片依據早期原拓資料。1908年吳隱輯《二金蜨堂印譜》時原印面已被磨去,現君匋藝術院所藏相傳為吳隱捉刀或王禔補刻)。

 

1859年 己未(咸豐九年) 31歲

客杭城,八月,中舉人。十二月,治“丁文蔚”(此印開齊白石印風)。

 

1860年 庚申(咸豐十年) 32歲

太平軍克杭城,繆梓戰死,回紹興。

 

1861年 辛酉(咸豐十一年) 33歲

春,應故人之邀客溫州,期間作《異魚圖》(2017年6月19日 中國嘉德 成交價RMB2530萬)。十二月,由溫州航海渡閩。是年趙壽佺入繼為子,年十一歲。

 

1862年 壬戌(同治元年) 34歲

客福州。四月六日接家書,得知妻女病歿,悲痛欲絕,作“悲盦”。是年夏,刻“二金蝶堂”。六月十八日返溫州,離閩前夕補刻“益甫手段/趙之謙印”邊款(魏稼孫為趙之謙集印譜,約始於此)。閏八月十日刻“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同月刊“稼孫”。九月十四日自刻押字印,同月為魏稼孫刻“鑒古堂”、“鶴廬”(次年八月添款)。十月,刻“陳寶善子餘印信長壽”。十一月,將《亡婦范敬玉事略》書於“俛仰未能弭潯念非但一”和“如今是雲散?消華殘月闕”兩印側(印面十月前後令錢式刻成,同治四年邊款刻未半錢式卒,後由汪述盦續成)。十二月,同胡澍由溫州航海赴京。是年刻印亦有“我欲不傷悲不得已”、“會稽趙之謙字撝尗印”、“竆鳥”、“悌堂”(魏稼孫屬刻“悌孫”,趙之謙改篆,或由錢式刻之)等。約是年刻印“趙之謙/悲翁”、“趙之謙印”。

 

1863年 癸亥(同治二年) 35歲

客京師。三月,首次參加恩科會試。八月二十五日刻“二金蜨堂雙鉤兩漢刻石之記”,同月刻“周星譽刊誤鑑眞之記”、“畇尗”、“稼孫所拓”,并添款“鶴廬”。九月九日刻“績谿胡澍川沙沈樹鏞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秋,為沈樹鏞刻“漢石經室”(次年除夜添款)。季秋,作“會稽趙之謙印信長壽”。十月二日製“松江沈樹鏞攷藏印記”,同月為沈樹鏞作“沈氏金石”。十一月,為魏稼孫刻“鉅鹿魏氏”、“印奴”。十二月,作“會稽趙氏雙勾本印記”、“終身錢”。是年刻印亦有“樹鏞審定(朱白兩方)”、“福德長壽”,當是年刻印有“劉銓福”、“二金蜨堂藏書”、“績谿胡澍荄父/同孟子四月二日生”、“沈樹鏞”、“壽如金石佳且好兮”。約是年刻印“仁和魏錫曾稼孫之印”、“趙氏撝叔”、“靈壽華館”(光緒丙子冬補款)等。

 

1864年 甲子(同治三年) 36歲

客京師。除夜刻“如願”,添款“漢石經室”。正月十六日製“湌經養秊(1865年朱志復輯《二金蜨堂癸亥以後印稾》時尚無印面,邊款或為錢式所刻,印面風格異於同期作品,極有代刀之可能,此印存疑)”,同月作“趙撝叔”朱白文相間印。二月,刻“朱志復字子澤之印信”。是年刻印亦有“不見是而無悶”、“大慈悲父”。

 

1865年 乙丑(同治四年) 37歲

客京師。八月,走陸路返浙,途經山東、金陵。十一月,客杭城。

 

1866年 丙寅(同治五年) 38歲

居紹興。二月,為傅以禮補“大興傅氏”。仲春,刻“趙之謙印/長陵舊學”。五月製“趙之謙印(2017年6月20日 中國嘉德成交價RMB523.25萬)”、“為五斗米折腰(2017年12月20日 中國嘉德成交價RMB1207.5萬)”。

 

1867年 丁卯(同治六年) 39歲

客杭城。七月,為曹葛民刻“?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各見十種一切寶香眾眇華樓閣雲”。九月,自滬上航海入京。約是年刻印有“定光佛再世隊落娑媻世畍凡夫”。

 

1868年 戊辰(同治七年) 40歲

客京師。

 

1869年 己巳(同治八年) 41歲

客京師。四月,返紹興。八月,客杭城。

 

1870年 庚午(同治九年) 42歲

客杭城。是年楊憩亭為趙之謙畫像(原件河井荃廬購回日本,惜毀於1945年美軍東京大空襲)。

 

1871年 辛未(同治十年) 43歲

客杭城。二月,進京師,第四次應禮部會試,不第,遂呈請分發江西。四月,為潘祖蔭製“八求精舍”。

 

1872年 壬申(同治十一年) 44歲

客京師。為潘祖蔭刻“漢學居”。三月,以國史館謄錄議敘知縣分發江西。四月,客滬上。五月,返紹興。十一月,抵達江西,始修《江西通志》。

 

1873年 癸酉(同治十二年) 45歲

客南昌。是年娶妾陳氏,年十九歲,次年得子壽伣。

 

1876年 丙子(光緒二年) 48歲

客南昌。冬,補款“靈壽華館”

 

1877年 丁丑(光緒三年) 49歲

客南昌。十一月初一日生子壽偘。十二月二十六日《江西通志》完稿。

 

1878年 戊寅(光緒四年) 50歲

客南昌。夏,權潘陽。

 

1881年 辛巳(光緒七年) 53歲

客南昌。七月,赴奉新任。

 

1882年 壬午(光緒八年) 54歲

權奉新。是年,為潘祖蔭刻“賜蘭堂”(封刀之作,現藏上海博物館)。

 

1883年 葵未(光緒九年) 55歲

客南昌。正月十七日幼女壽玉生。十月,委署南城。

 

1884年 甲申(光緒十年) 56歲

權南城。三月十七日繼室陳氏歿。十月初一日其卒於南城官舍,遺柩由故舊醵資護歸,次年營葬杭州丁家山(惜現在僅剩墓址)。





篆刻作品(點擊圖片欣賞高清大圖)





後記:文不能傳,是文人最為悲哀之事。趙之謙通過詩文、書法(函札)、繪畫、篆刻等,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活生生的趙之謙。“要待知己,極少,須一二百年”,身後的光芒萬丈他早已料到,此乃天才的力量。由此而言,趙之謙是何等幸運,我們是何等幸運!然今之學人,又將通過什麼來讓後人感受到這樣的“幸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