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現在想「奉事諸佛」嗎?修殊勝善根的落實之道在此

 xhx6622 2018-05-19


要尊重「奉事諸佛」。諸佛在哪?眼前都是。一切人都是諸佛,一切物都是諸佛,有情無情一切眾生全是諸佛。這個「尊重」就是普賢大士的第一大願,「禮敬諸佛」。禮敬,怎麼禮敬?對一切人,我都恭敬,不敢輕慢。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自然你就有恭敬心。

恭敬是心,表現在外面要用「禮」。「禮」就有差別,譬如說對父親就要承事奉養,要和顏悅色,這個就是禮,孝順父親。對兒女呢?那就不能用對父親的禮,現在就搞錯了,很多人對兒女比對父親還要好,真叫孝順兒女,他孝順兒女是孝順自己那個兒女,他不是孝順父母,這是搞錯了。實際上他也不是「禮敬諸佛」的心,他是情執。

「禮敬諸佛」這個「敬」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是佛,我的敬意是一樣,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我就用不同的禮儀。

儒家講的「禮」是世間的禮,佛法在世間不能離開世間的覺悟,要用世間的正道。所以在世間我們有五倫關係「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這五倫當中我們都要按禮而去對待,這叫實義。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君仁臣忠,長惠幼順,這是尊重五倫,盡十種義務。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分,你都要盡自己的義務,這叫敦倫盡分,這是禮在佛門裡面是講七眾倫理「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出家五眾,再加上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都要有上下尊卑之序,都要「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有禮,這個團體就能和合,其樂融融,所以禮敬諸佛,禮是外在的表相,敬是心中的意念,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而又如禮去尊敬他們,這樣禮敬諸佛。

奉事諸佛就是普賢大願當中的「廣修供養」。這個廣修就是平等的,對一切眾生類我們都要供養,眾生歡喜什麼我們就供養什麼,眾生需要什麼我們就供養什麼。

我們就要懂得眾生的需要,眾生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我們就要能夠看得出來他需要什麼。當然眾生雖然自己迷迷糊糊不知道,但是他都希望「離苦得樂」,我們就要幫助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可是他不知道什麼是究竟,我們知道,所以我們就要用各種善巧方便引導他,脫離苦難,得到究竟的大樂,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這就是「究竟樂」。

我們幫助一切眾生,引導他們到這條路上來。所以在這個世間我們用慈悲的心護念眾生,善巧的接引他們,攝受他們,讓他們能夠一步一步的入到佛道上來。

恭錄《無量壽經》報恩談 第79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