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硝化细菌

 乘风破浪1fp7ie 2018-05-19
   您好,我们没有硝化细菌,这类细菌:一是自然界中非常丰富,一般不需要人工生产菌剂,您看污水处理场的曝气池(硝化池),基本上提供一定的碳源和条件,就可以满足自然界硝化细菌的需要,就可以达到硝化作用的效果;二是这硝化细菌基本上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这类细菌细胞壁薄,且一般不产芽孢,耐热性极差,比乳酸菌还差,要生产这类产品,也基本上是液态产品,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生产粉剂出来;
   首先第一个原因决定了没有必要生产这类细菌,自然水域中硝化细菌是非常丰富的,一般的污水处理厂中活性污泥中也非常丰富,在我们水产养殖中,无论是土塘,甚至是工厂化养殖中,只要养殖维持一周以上,水体中的硝化细菌(包括氨氧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都已经是非常丰富的了;
   所以,您可以看到,常规的工厂化养虾中,包括如东小棚养虾中,他们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是亚硝酸盐,并不是氨氮;我们知道,工厂化养殖和如东小棚养虾,就是24小不断地曝气,这就相当于污水处理工厂的曝气池(也叫硝化池),当然,我们养虾曝气是为了鱼虾的溶解氧,但实际上就起到了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或叫硝化池的作用,然后我们又可以看到,工厂化养虾和如东小棚养虾中,大家的氨氮是多少,答案是基本上是0,没有氨氮,但亚硝酸盐却非常非常高,高得离谱,如东小棚轻则达到1PPM,高则达到5PPM甚至更高的达到10PPM,这就直接说明了什么,说明池水中并不缺乏硝化细菌,硝化作用是非常充分的;
   其次第二个原因是:硝化作用其实是几个菌株协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了氨氧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等),要生产也不是只生产一个单菌,而是一种复合菌株,这种复合状态,并不是工厂里能简单地模仿和复制得了的;
    硝化作用的结果是,把氨氮直接转化成了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这都是硝化作用;在水体氮循环系统中,鱼虾的粪便和残饵,都是先转化成氨氮,氨氮的毒性很大,然后才是是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亚硝化作用(氨氧化细菌)转化毒性更小的亚硝酸盐,再在硝化细菌有氧条件下,转化成硝酸盐,硝酸盐是无毒性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步是比较快的,第二步转化成硝酸盐相对就慢得多了,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和硝化速度非常缓慢,即使是外加补充硝化细菌,它的硝化作用也是有限的,也是非常缓慢的,同时,水体中其实并不缺乏硝化细菌;但即使再多的硝化细菌,这第二步也是非常缓慢的,这也就是造成工厂化养虾,或如东小棚养虾,即使24小时曝气,所有的氨氮都转化成了亚硝酸盐,硝酸盐,但其中到了亚硝酸盐往下转化时就卡壳了,所以,你看到的工厂化养虾和如东小棚养虾,最头痛的就是亚硝酸盐,即使是补充硝化细菌也不能根本解决;
   最后第三个原因是:就是我前面说的,硝化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极薄,不产芽孢,一般产品形式是液态的,保存性并不好,所以,实际上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含量并不高,活力不强,也就是您所说的,使用硝化细菌表观效果并不好;
   最后一个问题,硝化作用最终产物:硝酸盐的最终出路,有几条:一是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这是最彻底的出路;二是藻类的直接吸收作为藻类的氮肥,但这需要有方法把它从底泥中翻到上层水体中来,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可以搅动底泥,将蓄含在底泥中的硝酸盐飜上来,但不能太强烈(特别是高温季节微生物非常活跃,不能超量使用反硝化细菌),太强烈了则顺带把底泥中有氨氮和亚盐也飜上来了,这就不好;三是微生物的吸收同化作用,也就是微生物菌种把硝酸盐作为一种氮营养吸收,但这一定要配合碳源,如“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或发酵玉米粉等缓释碳源的配合,或糖碳的速效碳源的配合(糖的用法一定要少量多次),因为微生物是需要一定的碳氮比才是达到最佳的同化繁殖效果的;
    所以,硝酸盐的出路是有三条的,工厂化和如东小棚养虾模式中,缺少藻类,所以,大量用微生物 + 缓释碳源 + 曝气,是降低硝酸盐的最好的方法,因为这两种养虾模式中,24小时曝气,则是不可能有反硝化作用的(反硝化需要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只好通过同化吸收途径来降低硝酸盐了;
    至于亚硝酸盐,一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反硝化的反硝化作用,彻底的把亚盐挥发成氮气,到空气中去了;藻类是不喜欢吃亚盐的,常规的微生物也不喜欢吃亚盐,(硝酸盐则菌和藻都喜欢吃),亚盐还有一条出路就是用我们的强微生物脱硫剂,这个脱硫剂中的菌株中有一株可以吸收同化(吃)亚盐的菌株,但前提条件是水体中氨氮为0,硝酸盐为0,曝气充分,在这种条件下,强微生物脱硫剂中的菌株才吃亚盐,因为一般的微生物菌种首先是吃最喜欢吃的氨氮,硝酸盐,至于不喜欢吃的亚盐是留到最后不得已才吃的,只有氨氮和硝酸盐吃完了,变成0了,才开始吃亚盐,能吃亚盐的只有强微生物脱硫剂中的这个菌株;当然,如前所述,还得配合碳源;
   在工厂化养虾和如东小棚养虾模式中,我们常常建议到了养殖后期(亚盐开始显著增多),建议使用强微生物脱硫剂+“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或少量多次的糖 + 曝气(当然,这两种模式中本身就是24小时曝气的),也是想要通过同化吸收作用来降亚盐的,实际证明,这两种模式中,如果从30天就开始不间断使用强微生物脱硫剂+碳源,后期的亚盐就不是问题;
   最后,还有一种前卫的养殖模式,就是循环水养虾,即在工厂化水泥池外,或在如东小棚养成池之外,建立一个容量为养成池20%以上的厌氧反硝化池,里面放满污水处理工程中所用的生物填料(增加反硝化细菌的附着点的东西),密密麻麻地布满生物填料(一种绳子上挂塑料丝的填料),定期在厌氧反硝化池中,泼洒强微反硝化细菌+“发酵米糠液肥”缓释碳源,缺一不可,每天定期把养成池中的排水,排出5-20%,进入这个循环厌氧池中(注意要逐步渐进,慢慢增加排量,不可突然大排大进,以避免厌氧池系统崩溃),则可以在12-24小时内,把循环水的亚盐变成0,再放回养成池中使用,这样就相当于养成池是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硝化池),把氨氮全部转化成硝基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新建立的这个相当于污水处理厂的缺氧池(也叫反硝化池),目的是把硝基氮转化成氮气挥发到空气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既 节省用水,又环保,关键是对虾养得非常好,生长速度快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