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留下9000多首诗,那么诗圣杜甫一生真得只写了1000多首诗吗?

 草原牧歌莱州 2018-05-19

因为科举与教育的原因,唐宋的读书人个个都是诗人,好多人除了读书做官外,很大的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诗词创作上,那么一个读书人一生能写多少首诗呢?

一、历史上的高产诗人

我们知道从产量来说历史上最牛的诗人是乾隆,他留下了4万5千多首诗。乾隆高寿88年,平均每年写500多首,每天写一首半。宋朝的杨万里传说作诗两万首,存世四千余首。杨万里活了80岁,一生作诗万首、一年作诗200多首应该没有问题。另一位大诗人陆游也活了八十多岁,传世九千三百余首,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差不多一年170首 。

同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多首,相对于宋朝诗人陆游们就少得多。而诗仙李白只留下了1000首左右的诗,诗圣杜甫比李白多一点点,流传下来了1500首左右。

 

二、唐朝诗人为什么留下来的诗这么少?

古人的作品要流传下来比较难,除了技术上的原因,还有朝代更迭战乱不已的问题。我记得哪位学者说过,唐以前的书籍我们一生是能够读完的,宋朝的我们就做不到了。从诗的传世数量来看,整个唐朝流传下来的诗,乾隆爷一个人平起平坐了。

白居易当年将自己的诗文印刷成册,并分不同的地方保存,因此即使他不是唐朝最高产的诗人,但是他成为了传世作品最多的唐朝诗人。

李白临终时"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他去世以后,其叔父李阳冰编成了《草堂集》。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云: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李阳冰说道李白的诗“十丧其九”,可见诗仙李白至少也可以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产量不亚于陆游。

 

三、这篇文章记载了杜甫前半生诗文的数量

关于唐朝某个诗人一生写了多少首诗,应该是千古之谜了,无法考据,但是杜甫有一篇文章可以作为旁证。

杜甫在公元751年,通过投延恩匦(类似于总经理意见箱)的方式进献《三大礼赋》,获得了参加集贤院考试的机会,考试通过后成为预备官员,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为了早一点得到实职,杜甫又在天宝十三年(754)进献了另外三篇赋,其中一篇是《雕赋》,同时杜甫还写了一篇《进<雕赋>表》。

在这篇表中,杜甫先是对自己的家世做了介绍: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天下学士到如今而师之”。然后讲了自己目前的困顿,“衣不盖体,尝寄食于人,奔走不暇”。最后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求职的愿望:“安敢望仕进乎?”

 

这篇文章中有两个地方值得特别记住,第一是杜甫提到了“沉郁顿挫”,这个词成为后人评价杜甫诗作最常用的四个字。第二杜甫说自己“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当年杜甫已经42岁,按照自己的说法“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这里千余篇应该不仅仅是诗,可见杜甫并不算是一个高产的诗人。这个时代正是唐朝的盛世,第二年就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杜甫大量的优秀作品产生在这篇文章之后。

 

四、杜甫一生写了多少首诗?

杜甫在《进<雕赋>表》写成16年后的770年去世,前42年只写了诗文1000余篇,后16年写了多少呢?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受到朋友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安养生息了两年。这两年的时间,杜甫的创作达到了高潮, 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了目前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看来求仕与漂泊对于产量还是有负面的影响。大历三年(768),杜甫思乡心切离开了生活了两年的夔州,没想到又陷入了漂泊困顿之中,甚至在大历五年(770年)行到耒阳时,几天没吃到东西。因为战乱杜甫最终也没有回到故乡,这一年的冬天,杜甫逝世于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终年59岁。据《旧唐书》记载,四十多年后,杜甫的孙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二百多年后,北宋的王洙收集了杜甫诗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据说加上后人收集的杜甫诗,目前传世大约有1500多首。至于杜甫一生写了多少诗,谁也不清楚,但老街感觉杜甫可能更注重质量而非产量。另外古人对于自己不满意的诗往往会束之高阁,甚至很多人干脆就毁掉,因此我觉得杜甫流传下来的这些诗作,至少是占了其数量的绝大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