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需要这样的“堕胎片”,可惜拍不出

 小酌千年 2018-05-20

极度的紧张,极度的躁动,极度的冰冷。


文/李霁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到“堕胎”这两个字,中国观众就大呼不妙。

 

国产青春片得负起责任。

 

太多编剧习惯将堕胎当成自己故事的调味剂。

 


戏剧冲突不够,堕;人物性格不清晰,堕;情节发展太缓慢,堕;宣传缺乏爆点,还是靠堕。

 

见的多了,观众自然会觉得烦,甚至厌恶。

 

明明是件该被严肃讨论的事情,怎么就被狗血影视剧当成家常便饭了呢?

 


当然,虽然我对国产青春片里屡见不鲜的堕胎剧情感到反胃,却也并不认为我们的影视剧中应该杜绝任何和堕胎有关的情节。

 

换句话说:

 

要拍就认认真真地怕,思考过之后再来拍。

 

至少得心怀对生命的敬畏。

 

2007年有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叫做《四月三周两天》,整部片子108分钟,讲的就是个大学女生堕胎的故事。

 


该片导演蒙吉,现如今是各大电影节的宠儿,也是无数文艺青年的挚爱。

 


当年,他就是靠这部《四月三周两天》拿到了戛纳的金棕榈。

 

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大奖,因金棕榈未必就牛逼,但蒙吉这部电影着实牛逼。

 

同样也拍堕胎,这部电影就一点都不狗血。

 

我曾有过这样的疑问:

 

是什么让我们一些影视剧中的剧情变得狗血化?

 

其实不是堕胎、打架、谈恋爱这些元素。

 

这些元素是无辜的,只是被错误地使用,并用极其不合适也多半不合理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简而言之,每当我们感到一处剧情非常狗血,多半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偏离太远,且不在我们合理想象的范畴之内。

 

蒙吉拍大学生堕胎的故事,从画面到叙事,都不会让观众觉得突兀。

 

对于他来说,堕胎不是为了增强故事戏剧冲突而添加的佐料,而是一件他想要通过自己所讲的故事来认真讨论的事情。

 


透过这件事,他想要表达的内容还有很多。

 

当你忽然意识到,哦,这部电影拍的是1987年的罗马尼亚,那可是剧变前夕,你又会体悟到蒙吉夹带的一些私货。

 

作者的态度决定了影片的气质。

 

《四月三周两天》一如蒙吉的其他作品,镜头语言冷静克制,小题小做,又处处见大。

 

看这样的电影,观众就好像是一个旁观者,注视着影片里角色的生活。

 


这生活又是那样真切,你会因为角色的遭遇愤怒或焦虑,却又因为蒙吉在观众和影片之间设置了太远的距离而生出强烈的无力感,最终全化作了思考。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两个大学女生。

 

Gabita意外怀孕,Otilia为了帮她堕胎跑前跑后。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故事所发生的背景。

 

1987年的罗马尼亚,堕胎是犯罪行为。

 

所以一切,都得偷偷摸摸地进行。

 

还有一点很关键:

 

两个女孩子没什么钱。

 

在她们好不容易订好酒店约到医生之后,医生却表示她们准备好的钱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是的,是个男医生。

 

医生在和两个女孩反复扯皮之后提出了要求:

 

Otilia的肉体作交换,只要Otilia同意,他就给Gabita做手术。

 

Gabita没想到,观众也没想到,Otilia竟然同意了。

 


于是,堕胎顺利完成,两个女孩的生活回归平静。

 

Gabita怀孕,是四个月;筹备堕胎,用了三周;而完成这件事,耗时两天。

 

看上去,本片要讲述的故事平淡到了极点。

 

事实上,当你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也会意识到这是部大闷片。

 

但“闷”从来都不对应“差”,“闷”只是导演的表达方式,在这部《四月三周两天》里,蒙吉没有在自己的故事里设置太多明显的戏剧冲突,除了医生和两个女孩在酒店里的争执,整部电影都平平的,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

 

注意,我说的是“蒙吉没有设置太多明显的戏剧冲突”

 

所有的戏剧冲突,都藏在了影片里,只要你跟随蒙吉的镜头,就会突然心底发麻,体会到他的用意。

 


当你回过头来看这个故事,你会发现蒙吉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视角。

 

明明堕胎的是Gabita,影片真正的主角却是Otilia

 

观察Otilia这个人物,我看到了三个字:

 

安全感。

 


Otilia身上,严重缺乏安全感。

 

很多人看完电影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Otilia愿意牺牲自己来帮助Gabita

 

是姐妹情深?

 

友谊当然起到了作用。但更关键的,恐怕是她心里的一丝依托。

 

如果她自己也来到了相同的处境,谁可以帮到她?

 

她能想到的是:

 

“至少Gabita会帮我。”

 


Otilia无法相信自己的男友。

 

哪怕在她问男友“如果我怀孕了怎么办”时男友说他愿意负责,但Otilia能感受到誓言的苍白。

 


这对年轻的情侣有太多想要逃避的问题,比如:

 

Otilia毕业后会面临分配,作为一个理科生,她可能会被分配到穷乡僻壤的工厂,怎么办?

 


这些问题不是男友一句“我会娶你”就能让她放心的。

 

极度匮乏的安全感不只体现在女主角身上。

 

我们可以将视线对准那个猥琐的人渣医生。

 


他的行为很显然是越界且无理的,作为一个医生,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道德准则。

 

是什么促使他提出那样的要求?

 

我猜,如果我们可以透视,就能够看到他的身上有一颗焦躁不安的心。

 

在对未来的极度不确定和对任何人和事的极度不放心中,焦躁不安化作了畸形的欲望,他企图以暴力的形式完成宣泄。

 

这都不会是个案。

 

1987年的罗马尼亚,整个民族都深怀不安。

 


他们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物质的匮乏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前路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文明,变成了暗藏于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的焦虑来源。

 

当然,我们站在故纸堆上,能看到这个国家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才会想到这些。

 

那些当时身处其中的人们,会感受到太多,却又无法看清一切。

 

在《四月三周两天》中,强烈的不安感在最后Otilia扔掉死胎的那个长镜头中被推到了极致。

 


极度的紧张,极度的躁动,极度的冰冷。


你能听到女主角呼吸的声音。


一切是那么近,又那么远。

 

这种冰冷,也是蒙吉对这个故事的态度,也是蒙吉对自己国家历史的态度。

 

他没有高喊反思,没有高呼“生命万岁”,却把一切情绪都包藏在了自己的镜头之中。

 


很多人看完《四月三周两天》,会发问:

 

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种疑问不局限于这部电影。

 

通常,我的看法会是:

 

你看到了什么,它就是什么。

 

《四月三周两天》可以是一部很出色的“女性电影”,也可以是一部极精准的“时代写照”。

 

哪怕你只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堕胎日记”来看,也能见微知著,体悟到生命的奥义。

 


看这部电影,我会想:

 

其实我们的国家也需要这样的堕胎片。

 

当然,我不期待以这样的故事来反思历史。

 

我只是会想:

 

这样的故事不该成为狗血影视剧的添加剂,而该真的被重视被思考。

 

在我们的国家,每年都会有上千万女性堕胎

 

一方面,大多数人将堕胎视作“羞耻”,当成“禁忌”;一方面,大多数人又觉得“堕胎”没什么大不了,意外怀孕怎么办,无非是“堕胎”。

 

要知道,这两个“大多数人”基本重合。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

 

当我们提起堕胎时,总是习惯性地去指责某一方。

 

或是痛骂渣男不负责任,或是指摘女孩不够自爱。

 

确实,当排除那些真正因“避孕失败”或是“遭遇强奸”而不得不堕胎的少数案例,我们会想到上面的原因。

 

但那终究不是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

 

打断渣男的腿,扇无知女孩的耳光,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们倒不如去思考:

 

为什么安全套广告不会出现在电视上,无痛人流广告却四处传播呢?

 

我们需要《四月三周两天》这样的电影,真实地展现堕胎这件事,以及这件事背后的种种问题。

 


别怕残忍,生活残忍多了。

 

可惜,有件事更残忍:

 

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如果有人拍了,多半还会被骂。


推 荐 阅 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