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伯伦:写作,是一件需要守护初心的事

 闲谈集锦 2018-05-20

  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 都关注了随书课堂 



内心纯粹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江晚舟




  这是江晚舟在随书的第116篇原创文章



21岁空姐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一案,闹得沸沸扬扬,也成了各个公众号自媒体连夜追赶的热点。

 

12号凌晨,公司群里突然炸开,说是公众号“二更食堂”被封了,原因——内容低俗。

 

我看了相关的文章和报道,的确是写得很过分,有违对死者的尊重,很多网友也谴责“现在的自媒体越来越没底线了,人血馒头吃得可爽?”

 

最终,13日,二更创始人深夜道歉,将公众号“二更食堂”永久关闭,其CEO李明也被免职。

 

作为同行,我深知是什么导致的这样的恶果:丧失底线。

 

为了追求爆文、高数据、知名度,一味地搞噱头,煽动大众的情绪,甚至不尊重事实和死者的尊严……

 

以为明天就要出一篇全网爆文了,却一不小心走向了尽头。

 

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也许这些人出入自媒体圈,只是很纯粹简单的想法,喜欢文字,喜欢写东西,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有人看,有人喜欢;

 

渐渐地,看到别人数据好,奖金高,开始研究套路和噱头,体会到这种好处和便利以后,慢慢的回不了头了;

 

这时,写作这件事更像是一个跳板,由此而来的种种名利和荣耀似乎变成重中之重,被抨击被谴责都无伤大雅,只要阅读量高,传播度广。

 

可是,你写作的初心,还在吗?

 

“二更食堂”的悲剧还想继续上演吗?




事情出来以后,公司同事借此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叙利亚战乱事件以后,当时她认为这个事情是需要写的,因为战争中的人真的很可怜,但这个主题太大不好把握,而且她当时身上的工作很多。

 

怎么办呢,放弃吗?

 

并没有,因为完稿时间很紧张,她和另一个同事加班到两点完成了这篇稿子,放在了非头条,但是第二天这篇的数据非常低,同事表示不后悔这个决定。

 

可喜的是,文章后来者居上,成为了当天数据最好的一篇。

 

同事说:这就是一个写作者的初心,也许初衷仅仅是出自内心的一点善念,也许刚开始的数据不是很好甚至可能一直不好,都不是我们不写或者放弃的理由。

 

纪伯伦说: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每个写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文字被认可,希望是有价值的,甚至渐渐地把用金钱来衡量作品的好坏,我们的初心被蒙蔽了。

 

其实,在这个行业,我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甚至一度怀疑把爱好变成职业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

 

当时我忘了自己写作的初衷,因为每天都要按时上稿,所以把写作变成了很流程化的东西,就按照套路和技巧写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的内心却十分煎熬。

 

我开始不愿意写文章,我写得很痛苦,写出来的的东西我自己都不愿意看……那,谁愿意看呢?我又为什么写呢?

 

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痛苦又迷茫,开始停下来反思自己:为什么写作现在变成了一件很难过的事?

 

尝试打开电脑开始写,我发现我的脑海里想的是任务,而不是热爱了。

 

“热爱”说白了,是一个挺虚的东西,但是写作之初我就是这样想的:我希望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我写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是正能量的。

 

我的初心,在长时间的“批量生产”中变质了,导致写作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

 

然后,我停笔了。

 

干什么呢?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去旅游,去见证真实的故事;去和家人相处,体会最初最纯粹的情感,用心去感受这世界好与不好……

 

于是,我再次找到了那种感觉——冲动。

 

对,写作的冲动,我的内心依然渴望把一切付诸文字,和全世界分享。

 

有了这次的教训,再之后的写作路上,我会一直边走边回头,看一下自己的初心还在不在。

 

审视自己,守护初心,这是我一直在坚持的。





什么是初心呢?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虽有不同却殊途同归,就像医者救人,文人救心。

 

写作者的初心,不会被金钱或利益所改变,而是存在于内心深处简单而坚定的信念。


它可虚可实,可大可小,也可以处在变化之中。

 

但唯一不变的,是柔软的内心,和文字中的纯粹情感。

 

无意间听过作家韩石山的写作经历:


韩石山出身不算好,从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汾西县一个小村教书,他的妻子独自在家照顾儿女,韩石山别无他法,对当时的他来说,只能靠写作走出吕梁山,与家人团聚。

 

所以,他总是说自己写作的初心,只是为了早日回家和妻儿团聚。

 

不过,这样的“初心”看似功利,却是支撑他写下去的良性动力,这种感情的支撑,也是他作品的温度所在。

 

对于晚年的作品,他说:

“如果把退休前的所有成就划去不算,只把我退休以后写的书算成我的成就,那我觉得是欣慰的。因为它是在一个心境好的环境里完成的,同时它又是晚年的著作,无论是写作的质量还是心情,我觉得退休后这十一年是我的好日子。”

 

如果说以前感情诉求是初心,那么晚期的他,内心情感的沉淀是为初心,他用文字直面自己惨淡的人生,将心底的情感娓娓道来。

 

巴金说过一句话: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之前读平台学员彩缤的故事,深有感触,从初中学历的农村妇女到如今的写作者,与文字结缘因为一本书,文章源于生活中的所悟所感,文字中也常怀感恩和温暖……才华不是写作的初心,情感才是。

 

最容易获得认同感的作品,一定饱含深情与赤城。





余华说:

 

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它的下半句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正如《解忧杂货店》中说的:


在光怪陆离的城市拼尽全力,最难的却是不忘初心。

 

守护初心并不简单,物欲弥漫在你我的周围,稍不注意就会沉溺其中。

 

但我不会因为一个趋之若鹜的热点,就罔顾事实;不会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小错,就压倒性的批判以获取读者的认同;亦不会为了数据和所谓的爆文,去搞花招和噱头,以煽动民众情绪……

 

8岁的时候,写作文因为单纯的喜乐,现在的我,文笔不再稚嫩,想法也更全面,可下笔时的心境仍如那时一般纯粹。

 

我也始终相信,内心纯粹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愿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都能守护自己的初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