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金缕玉衣有“女款”吗? | 满城汉墓2

 年年有大鱼 2018-05-20

1968年,考古学家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现为满城区)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发掘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河北博物院藏

一个月后,考古队员挖开刘胜的爱妻窦绾(音碗)的墓,见到了中国考古史上第一套“女款”金缕玉衣:

窦绾金缕玉衣,西汉,河北博物院藏

发现亮点了吗?

第一,也许为了满足女人爱美的天性,窦绾的玉衣有一对完美的耳朵!

窦绾玉衣头部

刘胜玉衣头部

第二,也许为了再次满足女人爱美的天性,窦绾上衣的款式与众不同,不怕撞衫!

窦绾的上衣

看清楚了吗?窦绾上衣的玉片是用黄丝带捆绑粘贴起来的。刘胜的玉衣就不一样了:

刘胜的上衣

金丝穿过玉片四角的小孔,把相邻的玉片穿缀起来

刘胜玉衣的玉片是用金丝穿缀起来的,没有使用丝带。我国出土的绝大多数玉衣,无论是金缕的、银缕的还是铜缕的,都是用“金属丝穿缀玉片”的方法做成的。

窦绾玉衣的袖子和裤筒也是用金丝穿起来的,唯独上衣不是。穿着这样的玉衣到阴间参加社交活动,不用怕撞衫,绝对有面子!

窦绾的玉衣

如果你觉得窦绾的玉衣已经够奢华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最大的亮点其实是她的棺材:

窦绾棺示意图

有人说:亮点在哪里?不就嵌了几块玉吗?

别着急,亮点不在棺材外面,而在棺材里面:

看到了吗!棺材内壁像铺瓷砖一样铺满192块玉版,这是一具真正的玉棺

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汉代玉衣不下20套,可汉代玉棺只发现3具!另外两具分别属于西汉江都王刘非和西汉楚王刘戊。显而易见,窦绾是三人中唯一的女性!显而易见,老公没有享受到的玉棺,窦绾享受到了!

复原后的西汉楚王刘戊玉棺,徐州博物馆藏

从玉衣到玉棺,你应该看出来了,汉代是一个“我为玉狂”的时代。

汉代玉器按功能可以分为四大类,最神秘的要数礼仪用玉,也就是礼玉。从新石器时代起,玉器一直充当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工具,出现在各种祭祀典礼上:

透雕双龙白玉璧,刘胜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玉璧的用途很多,可以充当礼玉,也可以挪作他用

这件玉璧太过精美,单纯为殓尸有点浪费,用作玉佩又太沉,可能是祭典上用的

第二类是陈设用玉,可以摆在案上看,可以拿在手里玩,类似于今天的工艺美术品:

玉人,高5.4厘米,刘胜墓出土。如此写实的汉代玉人非常罕见,底部铭文暗示它有辟邪功能:

底部铭文: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一种解读是玉人能让王公多活19年,另一种解读是玉人名叫王公延,雕造于刘胜在位第19

第三类是最常见的生活用玉,比如餐具、酒具、玉饰和玉佩。在现代人看来,玉器那么漂亮,戴在身上再正常不过了,可古人还有一套文绉绉的说辞。

古人认为,美玉温润有内涵,不张扬不显摆,具有仁、义、智、勇、洁这五德,如君子一般,所以“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出门不佩玉,分分钟变小人。

玉笄(音机),就是玉簪子,请注意,它出土于刘胜墓,是男人用的

白玉鸡心佩,刘胜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鸡心佩指上端出尖的椭圆形玉佩,是汉代贵族圈的流行款式

玉带钩,相当于今天的腰带扣。刘胜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凤鸟形玉饰,刘胜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有趣的是,汉朝人实在太喜欢玉器了,连玻璃器也要做成玉器的样子,不仅不透明,而且色泽青绿,极力模仿玉器的质感:

这只玻璃盘是已知最早的国产玻璃容器之一,刘胜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与前面三类玉器相比,最令汉朝人疯狂的还要数丧葬用玉,也就是葬玉。葬玉的代表当然是玉衣。

玉衣又名玉匣、玉柙(柙音匣),虽然到汉代才流行起来,但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周。古人相信玉器可以凝聚人的真气,保持尸体不朽,所以很早就开始给尸体覆盖玉片。只不过最初只覆盖脸部,称为玉覆面

西周某位虢国(虢音郭)国君的玉覆面,河南博物院藏。这是已知最早的玉覆面之一,玉片上有小孔,原本缝缀在丝织品上

到春秋时期,玉覆面开始“加大加长”,演变成好几个部分,覆盖整个上半身,依稀显露出玉衣的影子:

春秋某位吴国国君的玉敛葬饰件,苏州博物馆藏。珠襦(襦音儒)指饰有珠子的襦,即短上衣,盖在死者胸部,玉甲盖在腰腹部

这套玉殓葬饰件代表了从玉覆面到玉衣的中间形态,填补了玉衣发展史上的空白,极其珍贵。

大约在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玉衣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到东汉时,朝廷还把玉衣分成三六九等,规定只有皇帝有资格使用金缕玉衣,王侯和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和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

相比之下,西汉朝廷管得不太严。因为汉代帝陵从未发掘,所以我们见到的金缕玉衣都属于西汉王侯。

东汉某代彭城王的银缕玉衣,南京博物院藏。这位王爷和刘胜夫妇“级别相同”,可惜生在东汉,只能使用银缕

汉朝的丧葬用玉为何如此发达?可能因为汉朝贵族实在太怕死了!

怕死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怕死的方式。当时佛教不普及,贵族们不知道死了以后还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好的地方可以去。于是乎,不想死就只能升——仙——了!有专家认为,玉衣和玉棺也许被汉朝人当成了升仙的工具。

据《后汉书》记载,一位名叫“王子乔”的东周太子曾经成功升仙,后来以“王乔”的名义转世到东汉明帝时期,作了个县令。这一日,天上徐徐降下一具玉棺,落在县衙大堂前,众人如何使劲都搬不动。王乔淡淡说了句:“天帝召我一个人去吗?”于是沐浴更衣,躺入棺中,棺盖自动合上,王乔的灵魂就升天了。

这个故事显然不可信,但既然《后汉书》都这么写,我们至少可以认为,汉朝人确实相信玉棺能够成为凡人与仙人的媒介。再加上玉衣原本就有防止尸体腐朽的功能,所以有了玉衣和玉棺,升仙事业完全不用愁啊!

玉衣头顶大多留一个孔,有人说是为方便灵魂出入

那么,身穿玉衣的刘胜和同时享用玉衣、玉棺的窦绾,有没有成功升仙呢?

这个问题不是凡间的我们能够回答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人的尸体早就烂成了泥巴,考古队员只找到零散的骨渣和牙齿。

进入三国,魏文帝曹丕觉得玉衣这样的奢侈品只会招来盗墓贼,于是下令禁用,玉衣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以至于从南北朝开始,历代学者只能凭借想象力解释“玉衣”这个词了。直到1968年刘胜夫妇墓被发现,玉衣的模样才重新被世人了解。

龙形玉饰,刘胜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金缕玉衣的故事讲完啦!最后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奔跑吧海昏侯》栏目!

西汉海昏侯刘贺时运不济,没能坐稳皇位,没有跟后来的皇帝搞好关系,所以死后没有混到玉衣穿,小拙也很遗憾!

不过,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还是出土了不少精美玉器,小拙特意奉上图片,供大家养眼:

玉剑珌(音必),剑鞘尾端装饰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剑璏(音魏),剑鞘中部穿连腰带的装饰品,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神兽玉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耳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龙虎形鸡心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又来一件鸡心佩,我说是流行款吧。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最后着重推荐刘贺佩戴过的玉舞人。玉舞人也是汉代贵族圈的流行款,出土过不少,窦绾就有一件:

玉舞人,窦绾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但你看了刘贺的玉舞人,就知道这才叫舞女界的“白富美”:

玉舞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舞人背面

【小链接】今天介绍的刘胜墓和窦绾墓文物全部陈列在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刘贺墓玉器则陈列于首都博物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前者是常设展,后者将于2016年6月2日结束。

有良心的小拙还要澄清一件事情:金缕玉衣到底有没有“女款”?

还真没有。

窦绾玉衣的上衣部分确实与众不同,但我们无法证明这种区别与性别有关,所以严格讲不能称为“女款”。

事实上,窦绾女士去阴间参加社交活动,还是要堤防“撞衫”的,因为西汉南越王赵眜(音沫)的丝缕玉衣虽然不是“同款”,但着实有点像!【满城汉墓2】

丝缕玉衣,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文/博小拙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牌讲解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