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海生物总经理苏建华:我国抗体药具备与国际药企竞争的优势

 Jasonren6ybwgs 2018-05-21

四年前,华海药业投资 8 个亿进军生物药领域曾震惊了整个行业,与美国 ONS 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开发全球销量前十大的 4 个重磅单抗品种,如此的高起点、高投入可以看到华海的决心和野心,这艘国内制剂的航母决定在新的领域大展宏图。

2017 年初,苏建华博士开始掌舵华海生物,这位有着近 20 年国际大药企工作经历的生物药产业化专家的加入无疑给华海注入新的活力。

生物药产业化专家

苏建华博士

和善、绅士、睿智,是初次见到苏建华博士留下的第一印象。近 20 年世界前五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在他的身上已经打上深深的烙印,这不仅是扎实的专业能力,更有西方人高效的工作方式及处事态度。

华海生物现坐落于杭州下沙东部商务中心的十六楼,采访当天,走进办公室,几位专家更在激烈的讨论 GMP 设计方案,苏建华博士的办公室在朝南的一间,不大,但布置的很温馨,亦如他脸上时刻挂着的笑容。

“我 1990 年到美国求学,2014 年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回国,在国外整整呆了 24 年。”苏建华博士的专业背景比许多回国创业的科学家更为多样,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实验室人员,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博士毕业后即开展专注于生产领域。

展开剩余86%

先在加拿大从事了3~4 年的工艺开发,后回到美国惠氏(即现在的辉瑞)公司,做了 3 年半生产运营管理。此后他在美国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从事的都是连接研发和生产管理,具体来讲就是解决产品从实验室有效放大到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按照 FDA 法规的要求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产业化是苏建华博士的专业优势,在此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管理经验。

中国的生物制药水平,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装备、人才,与欧美都有很大的差距,近十年,随着一批科学家回国创业,中国的研发实力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生产领域人才依然稀缺。

企业产品从实验室放大到生产,并快速推向市场,此过程与前期的研发一样重要,技术难度要求也相当高,对于大分子生物药尤其如此。许多创业型企业家懂技术、懂产品,但不懂产业化,产品做到临床后就无法向前推进,甚是可惜。

而苏建华博士正是这方面稀缺的专家,他的回国就是想把自己二十多年积累的经验带回国内,为我国生物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回国后,他先后在药明康德、恒瑞工作,2017 年初加入华海药业。

华海在生物药领域的布局

苏建华博士选择华海正是看中了华海的国际化水平及在生物药领域的高起点与布局。

华海在国际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是国内首家制剂通过美国 FDA 认证,并自主拥有 ANDA 制剂文号,是目前国内通过 FDA、WHO、欧盟、墨西哥等国际主流市场官方认证最多的制药企业之一,在制剂出口以及国际化发展领域走在了国内医药行业的前列,是中国首家能够大规模、商业化制剂生产及出口欧美市场的制药企业。

华海生物

与老牌的恒瑞、海正、复星等企业相比,华海在生物药的布局起步较晚,但却是真正的高起点,2013 年,华海与美国 ONS 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开发全球销量前十大的 4 个重磅单抗品种,因为市场形势的变化,后来终止其中的 2 个单抗品种,目前拥有 ONS3010(修美乐)和 ONS1045(阿瓦斯汀)2 个单抗产品在中国 100% 市场许可的权益,其中修美乐即将进入临床。

“目前华海在生物药方面的投入已高达十几亿,而且还会继续加大,这可以看出华海的决心。华海的愿景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极具竞争力和上规模的制药企业。华海目前的产品是以仿制药为起点,生物药的布局也是集中在生物类似药,将来不排除做一些原研性的产品。华海将来的 PIPELINE 是很强的,一定会有快速增长的机会。”对此,苏建华博士非常有信心。

在生物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苏建华熟悉中美不同的医药环境,对行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抗体药产业化的难点在哪里?

目前全球有近 70 个抗体药上市,市场规模上千亿美元,而我国国产抗体药只有 10 个左右,进口 12 个,销售额不到 100 亿,差距非常大。

中国的抗体药发展落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难”。抗体药代表着当前国际最先进的制药技术,除了研发难外,它对生产的要求更高。

和化药相比,单抗类药物的分子比较复杂,对环境、生产条件、生产过程、工艺很敏感,这些因素稍微有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具体来讲,单抗药物的工艺放大过程,尤其是上游的细胞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放大,其中很多参数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 pH、溶氧控制,不仅仅可以通过增加搅拌转数来调节,也可以改变气泡的大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

pH 本身测量很容易,但影响因素非常多,除了代谢本身外,还有二氧化碳、氧气或空气的影响,搅拌速度,气泡形态等等,在生物反应器中都是非常关键的,稍有不慎,为了照顾一个参数,另一个参数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pH的结果,进而影响到表达量及细胞的生长等。

再如培养基配制过程,一些非常重要的组份,如果技术人员没有经验,在之前可能就被去除掉了,这样再打到生物反应器里做细胞培养,产品整个表达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器械、培养条件的维持、二氧化碳、氧气通量、氮气、pH 这些都是很敏感的参数,需要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来把握。

抗体药扎堆做,未来市场竞争激烈

抗体药难做,但市场却是相当的大。当下全球销量前十的药物,抗体药数量过半,而阿达木单抗更是连续 5 年占据冠军宝座,2016 年的销售额高达 160 亿美元。

2017 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前十的抗体药

正因看好抗体药的未来市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抗体药研发大军,这也导致该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在美国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看好某一个产品,几十家公司同时生产,扎堆做,这完全是中国特色,从长远来讲,非常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以全球销量最高的阿达木单抗为例,目前全国有 22 家企业仿制,利妥昔有 17 家企业仿制。如此格局,未来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我在辉瑞工作的时候,如果某一个产品已经研发到临床阶段,但发现有其他企业进展的更快,而且将来市场竞争非常严峻,辉瑞会忍痛割爱,终止研发。这样虽然在短期内会有较大的损失,但确实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

激烈的竞争还可能产生一个弊端,为了生存,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不排除某些企业会冒险违法以降低成本。医药不同于传统消费品,降低成本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果监管不到位,市场上就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进而阻碍我国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苏博士强调,首先需要 CFDA 有作为,提高药品审批的门槛,同一产品审批到一定数量就不再批准,自上而下解决药企低重复申报的问题。

中国的医药法规在向美国迈进

许多回国创业的科学家,回国后最不适应的就是中国的相关药品法规,审批时间过长,监管混乱,他们往往需要在此耗费很大的精力,影响产品上市。

苏建华博士对此也深有感触,“刚回国时,和同行交流,我发现中国的制药行业存在一定欠缺,如药品的质量管理、质量跟踪方面,很多企业拿到批号后就一劳永逸,通过 GMP 后 5 年有效,企业就可以睡大觉了,这些都非常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所幸的是,CFDA 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在逐步完善。今年 6 月中国加入 ICH,这是一个很好的起步,现又在酝酿取消 GMP\GSP 认证,通过飞检等形式使监管常态化,形式上放松了,但实际上监管越来越严格。“这些都是效仿美国的做法,可以这样说,中国在制药法规方面一直在学习美国,而且越来越接近美国,更加规范化。”

将来小分子化药会被生物药取代吗?

现在医药行业流传着一种理论,认为小分子药物将要走向末路,以后是大分子生物药的天下,因为生物药优势明显,如毒副作用低、靶向性明确等。

对这一理论,苏建华博士是不赞同的。“虽然生物药尤其是单抗类药物目前在全球发展形势良好,但它不可能取代所有小分子药物。小分子化药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很多药物疗效明确,有很好的患者基础,它们有长期存在的价值。

另外,单抗类药物当下主要针对人体免疫性疾病,而小分子药物作用机制却是不同的,可以预见的是,它们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存在。未来,抗体药的整体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抗体药和小分子化药将以一定的比例并存于市场上,而不是取代关系。”

抗体药是否也有自己的天花板?苏博士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会受到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技术水平、资源的限制,所以抗体药的增长也不会是无限的。但这个极限什么时候到来,就不太好预测了。

未来我国具备与国际药企竞争的优势

当下,因为价格等原因,中国的抗体药市场尚未完全释放,但随着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将来中国的抗体药一定会大有作为。

“我们具备与国际大药厂竞争的优势,欧美的抗体药利润比较高,平均高达80%~90%。而产品的定价和生产成本有关,欧美的人工成本高,产品的实际价格和中国企业竞争没有太多优势,我相信,国内只要有优质的抗体药产品上市,完全可以和欧美的产品竞争。这也是华海生物的未来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