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青铜器的发展和表现

 来来永胜 2018-05-21


  众所周知,青铜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汉代,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汉代的青铜器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特征。

  首先是西汉初期的青铜器,以素面为主,它的鼎设计传承裕秦朝时期,不同的是一般三足全部矮了一截,壶设计大小两种形状,大型壶的腹下部略呈收缩之状,小型壶的腹部显得瘦长。另外,钫表现地更流行,做工极为讲究,腹部中镶嵌绿松石的三角云纹。

  到了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青铜器发展到整个汉朝最发达的时期,青铜用器表现形式众多是鼎、壶、铜镜等,形式各样,青铜器成为了最常见的生活用器。东汉中晚期,青铜器在原本的体重上追求突破,于是比以前更加轻薄,而且还采用了错金银技术,如青铜器装饰中出现了细线阴刻云纹,这时候的青铜器在收藏市场中更受欢迎,更让人爱不释手。


  总结汉代青铜器的铭文特征和纹饰,笔者受益匪浅。首先是青铜器的“物勒工名”分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三级制、二级制、一级制。在这三种类型中,铭文开始简化,采用的方式有五种省略笔画或偏旁、整体简化、截笔、借笔、草化。比如汉金文中通假字现象很多,有的本字与借字并见于汉金文,有的则汉金文中只见借字而不见本字。青铜器铭文一律简写,因此也让不同时期的汉代青铜器分辨不清。

  在纹饰上,最初汉代青铜器是素器,单纯朴素,并没有太多的装饰,到了后期青铜器才有一定的纹理装饰,不过流传汉代的大部分青铜器物都是素器,一部分是白花花的素面,另一方面装饰有几道弦纹或者在器盖上做了几件雕饰,虽然纹饰简单,但已经能让世人感觉到汉代古人已经更加注重器物造型的变化。即使只是在器物适当的部位上添加一道或几道,但却为之后的青铜器设计开启了思路,怪得不宗白华先生将汉代的青铜器称之为“芙蓉出水”。

  青铜器拥有无限的魅力,让现代人为之倾倒,如今收藏市场中精品青铜器行情非常好,屡屡在拍卖场创造天价。不过,由于一些年代的青铜器出土比较集中,存世量极大,所以价格并不高昂,非常适合收藏,如果你也对汉代青铜器别有钟情,不妨收藏试一试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