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大山来看上海博物馆里的青铜器!

 来来永胜 2018-05-21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品为国内首屈一指!晚清以来的青铜器精品基本汇集于上海。49年后,被国家博物馆拿去不少重器!但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的馆藏数量、质量仍然是全国的翘楚。因数量太大,这里只能展示其中的一些精品。

解放后的上海博物馆(原上海跑马总会)

1993年建成的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一共四层,图为进入正厅的上方圆形穹顶,暗合天圆地方,阳光洒下,异常明亮。

大厅的东侧既是咱们要参观的青铜器馆。

夏镶嵌十字纹方钺

作为一进青铜馆迎面而来的第一件珍品,是一件夏代晚期的青铜器,名为夏镶嵌十字纹方钺。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钺是古代用于杀戮的刑具。该器方形平刃,阑旁有两方孔,似用于皮条捆扎。器物中心有一圆孔,其周围用绿松石镶嵌十字纹六组,纹饰较为特殊。该方钺大而重,使用不便,且有绿松石作镶嵌,当是仪仗用具。

钺的反面照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斝(汉语拼音:jiǎ)是中国古代用於温酒的酒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关于斝的用途,有种说法认为它是温酒用具,但在礼制方面,据《礼记》 、《左传》等书所载,斝主要是用来行祼礼的酒器。众多青铜斝总体上都纹饰繁缛,穷极富丽,斝当不是寻常的酒器,应是正规祭祀、盛会活动中的用器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牛首兽面纹尊
商代晚期 (公元前14-前11世纪) 

此器高度略大于口径,属于低体的大口尊,这种尊的形式出现在商代早、中期,且数量很少。

构图采用早期的风格特色,纹饰尚存商代中期遗风,但已改变了粗犷的风格,向缜密繁茂的方向发展。

牛首兽面纹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 

腹饰外卷角形兽面纹,尽显其缜密繁茂

圈足圈足有圆形镂孔

肩饰透雕牛首铺首

共父乙觥

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 

这件器物名“觥”,是盛酒器,全称应该是“共(共上面一横在两竖部分不连接,尚不知今日汉语对应何字)父乙觥”也是就说是共氏后人为纪念父亲乙所铸造的一件盛酒器,时代为商晚期。

觥头部为兽首,有两个类似于长颈鹿的角和两只高高竖起的耳朵以及突出的眼睛,背部有装饰为龙形的鬃,两耳后还各有一条小蛇。腹部是一只非常大而夸张的凤鸟,鸟背上还有一只小的凤鸟,背部和圈足上也分别装饰有两只凤鸟,尾部是上下两只牛首。

腹部夸张的凤鸟形象最引人注目,她有夸张的喙,漂亮的翎毛,长长的尾和蜷曲的冠,眼睛夸张而巨大。传说商民族的祖先是玄鸟,《诗经 商颂》上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是什么鸟,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从字面上看,玄古意为黑而透红,所以应该是一只黑色的大鸟,当然也是神鸟了。这件殷商晚期的祭祀礼器刻画了如此众多的鸟形象,也许就是商人心目中的玄鸟形象。

整体铸工精湛,纹饰华美,造型庄重,有浓烈的神秘色彩。

亚fu方罍(fu字打不出来,网上一般用“夫”代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罍(leǐ)是大型盛酒器,使用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亚夫方罍由于放置于棺椁之间,受到朱砂侵染而通体成红色。其铭文位于颈部内壁,共两行。右侧文字尚未得到解读,左侧外部为一“亞”字,内部为一“夫”字, 表明器主族徽“(fu)”,因此命名它为“亚(fu)方罍”。

这件罍具有厚重的形态,雄奇瑰丽的纹饰,表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器的四角和每面中线处设宽厚的棱脊,肩部置兽首耳,腹部正面下方置一兽首鋬。

亚(fu)方罍的纹饰繁复精细,具有神奇诡秘的气息,属于典型的商朝青铜器风格。是商代青铜器中的杰作,极为珍贵,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铸造工艺水平。

大克鼎

铸造于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时期

清光绪中期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当时出土的另有7件克鼎,形制与纹饰都和大克鼎相同,只是体积小得多,大克鼎与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大克鼎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镈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 ,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内容第一段是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辅协王室,仁爱万民,管理国家。英明的周天子铭记着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负责传达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女奴隶、下层官吏和乐队,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此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

铭文拓片

大克鼎是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窖藏出土,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厉见著录、举世闻名的国宝。

德方鼎
周成王(公元前10世纪末)时期

西周早期的方鼎造型更趋浅腹,足部变得细长, 德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

四壁饰曲折角兽面纹,角形甚大,上有火纹,无躯体,两侧设倒置小龙,以细雷纹为地。

腹内壁铸铭文五行二十五字,记载某年三月周王来到成周,为武王举行祭祀,结束后王赏赐贵族德二十朋贝,德因以作器。

拓片


'惟三月,王在成周,祉武王福自蒿,咸,王赐德二十朋。用作宝尊彝。'


由于篇幅有限大山暂时介绍到这里,明日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