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医圣祠:书声声声入耳,圣典字字入心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5-21

   

  

      若要读懂一座城,须到她的博物馆去。诚如你想读懂南阳,中医祖庭医圣祠,不可不读。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南阳晚报读书会走进医圣祠仲景书院,阅读医圣张仲景……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本次活动,采用读书会实地阅读的鲜活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新方法融入人们文化生活;参与者有读书会会员、有企业员工、有学生,大家一起走进张仲景博物馆,阅读尘封历史,感受经典文化,收获生动深刻的历史人文体验。


       本场读书会由张仲景博物馆、南阳晚报、张仲景大药房联合主办,南阳著名文化学者张兼维,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副馆长杨蕾,南阳古琴协会副会长朱晓瑛,宛西制药张仲景大药房南阳总经理常跃东,张仲景大药房员工、河南工院大学生、南阳市第十九中学校学生代表与晚报读书会会员一起,读仲景文化,说仲景品牌,讲宛西故事,诵仲景经典,在古朴厚重的崇楼高阁间,怀敬仰之心,沐《圣祠心香》,读懂一本闪耀着熠熠光芒的书、一个令人仰之若高山的人、一方承载着文化与人文碰撞的土地……


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解读仲景文化


    说仲景文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惟留仲景圣名在人间


        岁月流转,张仲景的名字穿越时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刻的人文影响力。刘海燕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惟留仲景圣名在人间》为题,为读者解读仲景文化和中医祖庭医圣祠。深入浅出的讲解,细致入微的剖析,让仲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深深印刻在读者心中。


        刘海燕说,中医药文化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至今鲜活的印记,人类文化遗产,很少有像仲景学说这样历经两千年而仍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世界性和科学性,具有人类生命科学的广泛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数世纪以来,医圣张仲景凭借一部《伤寒杂病论》顽强地穿透历史的隧道,传播、扬名、济世、救人,且“道经千载更光辉”,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医学根源,在欧洲被列为世界医史伟人加以弘扬和纪念。这些生动的历史画面构成了南阳在新世纪的文化图景,成为世界重新书写南阳中医药文化的印象。


       在刘海燕看来,南阳拥有世界惟一的“张仲景文化遗产资源”,具备发展医药和文化两大支柱性产业、发展新兴健康产业的先天优势。对南阳而言,弘扬仲景文化,传承仲景学说,发展仲景事业,打造仲景健康品牌,建设“宜生南阳、健康之都”,既是城市定位和大市医策的顶层设计,也是城市灵魂和精神的再塑造,更是城市名片的重器。


张仲景大药房南阳总经理常跃东讲述宛西故事


    谈仲景品牌:秉承医圣医药精髓,药材好,药才好


       历经千年,“仲景”二字如今仍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更是南阳拥有的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仲景品牌文化为核心布局产业,以“药材好,药才好”称著业界,“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天智颗粒、太子金颗粒及“月月舒”牌痛经宝颗粒等无不赫赫有名,其“仲景”品牌价值早成为医药行业一面响当当的旗帜。读书会上,常跃东讲述了仲景品牌背后的宛西故事。


        常跃东说,中药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产品价值更依赖于药材的地道与优质。从1999年开始,仲景宛西制药就在全国地道药材产区自建GAP基地,提出“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承诺“让老中医放心,让老百姓放心,让老祖宗放心”。多年的坚持投入,企业的收益和回报是多方面的,一是来自市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二是自建GAP药材基地及深入产地自采,深入了解中药材源头市场,规避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三是“公司+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为药农带去经济收入、输出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技术,起到了一定社会效应。


       常跃东说,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是宛西制药投资的大型医药连锁企业,目前主要经营地道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及诊断药品、医疗器械等共近万个品种。张仲景大药房自成立以来,遵循“承医圣精神,创百年名店”的战略目标,本着“名医名店名厂名药,让老百姓吃放心药,让老百姓吃得起药”的经营理念,迅速成长为了河南省医药零售连锁的第一品牌。


张兼维、杨蕾朗诵《圣祠心香》,朱晓瑛古琴伴奏

张仲景大药房员工诵经典



市十九中学生诵经典


    诵仲景经典:琅琅书声声声入耳,仲景圣典字字入心


       古琴悠扬,朗诵声起。张兼维和杨蕾朗诵的文化散文《圣祠心香》,在朱晓瑛的古琴伴奏中,抑扬顿挫,扣人心弦。张仲景大药房员工、南阳市第十九中学校学生、河南工院大学生及医圣祠讲解员共同诵读的《伤寒杂病论序》,穿越千年时光,在医圣祠崇楼高阁间回荡。


        “农历的正月十八,是医圣张仲景的诞辰。每年的这一天,南阳医圣祠人如潮涌,游园的、进香的、看大戏的好不热闹。医圣是中医界封的,是老百姓敬的,医圣的诞辰,也就沿习成了一个特殊的民间节日……”医圣祠内诵《圣祠心香》,情景交融,意境悠然,让人仿佛看到医圣还在这片热土上把脉问诊,慈悲济世。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琅琅书声起,学生、员工、讲解员齐诵《伤寒杂病论序》。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饱含着先贤睿智思想的名篇经典,留给大家的共鸣和感悟依然强烈。张仲景大药房一位员工说:“读仲景经典,感受医圣医德医风,更激励我们努力传承弘扬仲景文化。”


    南阳市第十九中学校团委书记赵超说,参加这次活动,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家乡厚重历史人文的了解,对课本所学知识有了更直观的体验,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敬拜医圣


    敬仲景先师:望之如汪洋,仰之若高山


        击鼓鸣锣,景仰医圣,敬献花篮,奏呼《医圣颂》……这场读书活动,以一种文化仪式感开启,让每个参与者满怀对医圣的敬仰之情,并在领略南阳深厚人文中充满文化自信。


       苍柏掩映,翠竹环绕,鼓锣洪混之声从春台亭、秋风阁传来。鼓锣余音散去,全体肃立,《医圣颂》奏响,“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传……东汉张仲景,济世救民难;辨证立八纲,大论著伤寒……”乐声庄严肃雅、大气磅礴,歌词古风古韵、直击人心。随后,读书会会员冯志刚、韩贯中、刘新、王姝娟等向仲景先师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行三鞠躬礼……强烈的仪式感在大家心中蔓延,对医圣人格、仲景文化的敬仰之情在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大四学生王姝娟说,学习中医学时,老师常讲起张仲景对中医学的贡献,“有幸向仲景先生敬献花篮,隔着千年历史长河遥拜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心中十分激动。”读者郑盈特意为上小学的孩子请假参加读书会,“我觉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为她创造更多阅读和了解历史人文的机会,让她爱上读书和传统文化,从小涵养文化自信。”   


       谒仲景墓,观仲景组画,读书法楹联,医圣祠内一派清雅肃穆,大家沉浸于这厚重的人文积淀中,在历史、现实与远方的交汇里,触摸心灵的风景,感受城市文脉的温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