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企如何在中国做电商?西媒:中国网络空间指南了解一下

 云中无云 2018-05-21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5月15日刊登文章讲述了西班牙商人路易斯·加兰在中国为西班牙企业提供电商咨询服务的经历。加兰介绍了自己对中国网络空间和消费者网购思维的理解。

路易斯·加兰说:“我在中国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最终我们盈利了,所以现在我还不能休假”,加兰笑着补充道。

文章称,显然加兰的创业经历是循序渐进的,2010年他获得西班牙商业银行资助前往中国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MBA学位,并在中国的电子商务中看到商机后,创办了2Open咨询公司。该公司现在在威海、上海和马德里办事处雇用了18名员工,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200万欧元(1欧元约合7.51元人民币),今年预计可达300万欧元。

加兰解释说:“我们做两件事情:一方面管理和运营网络商店,尤其是那些销售额不是很大的企业的网络商店;另一方面我们监控那些销售额很大的品牌商的网络商店,管理和分析它们的数据。”现在2Open拥有15家固定客户,大多是驻中国的西班牙公司,也有意大利和德国的公司,并经营很多具体项目,盈利方式是收取服务费和佣金。

“我们为每个品牌配备一名专家,为企业设定目标受众、吸引消费者的战略以及需要付出的成本,然后由在威海的后台团队负责执行项目”,加兰说,困难在于市场调查,他们没有其他西方网络跨国公司的经验可循。

加兰分析说,“此外中国用户非常苛刻,而且越来越有权力。”加兰强调,适应中国网络生态系统并不容易,不仅因为它的渠道不同,而且中国网民相对于西方网民而言已经大大超前。“他们已经从现金支付跳跃到手机支付,使用手机上网的程度绝对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加兰解释说,“中国人的网购方式也与西方有很大差异。西班牙是品牌优先于平台,消费者想买Zara的衣服,于是去访问它的网站,但在中国这个过程是相反的,是通过平台推送品牌。这是因为知名购物网站拥有较大信誉,网络用户又都很务实,希望在已经登记的品牌中挑选。于是中国科技公司改变了价值链,让中间商变得不可或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