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征服与适应”话题作文指导

 江山携手 2018-05-21
    以“征服与适应”话题作文指导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此前从未有人徒步穿越过。为了征服它,身强力壮的中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穿越途中不幸遇难。专家推测,遇难的主要原因是炎热、饥渴和迷失方向。不久,52岁的欧洲女性卡拉,在进行系统调查论证后,只身一人,历时20天,于1998年11月18日由南向北成功地穿越了“死亡之海”。选择冬季穿越,是她成功的主因。她说:“我不挑战自然,我是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

    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人主张“征服”,也有人主张“适应”,对此,你有什么见闻或思考?请“征服与适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使用上面的背景材料。

话题解说

    此话题并不复杂,也谈不上多深刻,但关键在于对话题的审读,因为语文界一直有一股强大的声音,那就是加强审题能力,话题作文应该设立一道防火墙。本则话题就是如此,前提示语对话题有限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以写出佳作的前提是能扣住此限制条件;

    其次,注意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应该能辩证的谈“征服与适应”,虽然两者可以有侧重,但必须涉及两者,因为毕竟不是“征服”或者“适应”这单概念的话题作文;

    再次,话题能提供的观念大致有:要适应自然而不能征服自然;要征服自然,但对征服的含义要加以正确的界定;既要征服自然又要适应自然。

范文评析

                         制天还须知天人——适应中征服自然

    武则天一声令下命百花寒冬连夜开放不过是传说,夸娥氏不费吹灰之力移走太行、王屋二山仅仅是神话。中国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屋脊”,打破生命的禁区;沙漠变为绿洲,南水北调却已成为现实。

要征服自然,首先要适应自然。

    远古的大地,洪水泛滥,民不聊生。鲧用垒土截流之法治水,多年不成;而禹疏流引水,却获得成功。自然的神力无可抵挡,造化的严命不可抗拒。人,是多么的渺小与无力。但正是这小小的人,却敢于向大自然提出挑战,而且常能获得胜利,原因何在?因为人懂得在适应的前提下征服自然。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蕴含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便是明证。治水,不二法门便是因势利导,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妄想以刚制之,终究大业未成,反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鲧以柔制之,最终降服洪魔,造福苍生。只因为大禹利用水的性质与自然的法则来行事,换言之,首先了解了自然,并且利用了自然,最终征服了自然。

    大自然就像一头狮子,强大而难以驯服。人应如高明的驯兽师,首先要让它吃饱睡足,依从其天性,掌握了它的规律、法则,再去驯服它,才可能成功。如果一味盲目地叫嚣“人定胜天”而作出违反自然法规的事,那征服自然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更有甚者,会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与惩罚。中国建国初不顾生态平衡而盲目毁林围湖造田,到现在自食其果了。但如果顺从于自然法则,利用它,改造甚至征服自然就会成为可能,可以事半功倍,且与自然和谐相处。二千多年的秦代李冰父子不是修成都江堰,治水利民吗?此即适应中征服自然的有力证明。

    对待大自然这位怪老头,首先要摸清它的脾气,与它打好关系,它才会帮你的忙,为你所用。对待大自然,要施展太极拳,用柔巧之术,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征服。大自然是无比强大不可违抗,但只要适应中征服,“人定胜天”不是一句空话,因为知天之人可制天,但也只有以适应为条件,才能打破“天意不可违,天命不可抗”的神话,因为知天还须知天人。

    评点:征服与适应是一对纠缠不清的概念,因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很难说什么时候是征服,什么时候又是适应,两者伴随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始终。本文以“制天还须知天人”为标题,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较客观辩证的论述了人与自然存在的一种常见关系,举例典型,分析周全。开头以神话故事切入,饶有趣味。   

                                  

    如果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那么我们身处的这个大自然其实就是一个人,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人。你得与他和睦相处,融为一体。

    像人一样,这个大自然多数时候都是平静的。在他高兴的时候,春天会送你一丝喜雨,夏天烈日后带来一阵雷雨和一股凉风,秋天会撒一晨的清雾,冬天会铺下一层厚厚的雪花。他开心,也让田里的农民合不拢嘴;他开心,会让路上的行人笑开颜;他开心,会让雪中的孩子尽情开怀。你得习惯他的脾气,适应和接受他,学会“融”。

    像人一样,这个大自然也会经常办错事。在农民撒完化肥、晒着粮食的时候,他会不合时宜地下一场雨;在行人们悠闲地散步,快乐地旅行时,他又会很不乖地下场雨;在孩子们在野外快乐地游戏时,他也会想凑热闹地送来一场雨。人们生气,他就像做错事的倔强的孩子,死不认错,但他总会哄人们开心。你还是得适应他的孩子气的。

    像人一样,这个大自然是很爱帮助人的。他会给开垦的人们送上一块肥沃的土地,让人们丰衣足食;他会给探宝的人们送来一块宝地,里面蕴含着无尽的财富;他会给贪玩的孩子们铺出一片奇妙的乐园,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就像和人相处一样,做事、要求、索取都得有个度,否则别人会厌恶甚至憎恨你。大自然也是一样,如果人类一味地索取,大自然会憎恨我们。如果人类做得过分,那么大自然又会惩罚我们。但有时人类的欲望实在太强大了,人们以为自己已经成熟,认为自己可以对自然为所欲为,于是对自然的占有越来越强。有时人类好像为了体现自己的伟大,对大自然不断侵占,不断征服,大自然一忍再忍,大自然就像人一样,他的退让是有限度地,却绝不会屈服于人类。人类所有对它的伤害,他都牢记心间,忍无可忍时,也许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末日。一九九八年中国大洪水,就是人类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的例子。大自然已经给了人类许多,他希望友好平和地对待人类,更希望人类也能友好平和地对待它。他很想和人类一样,和平相处,“融”为一体。

    融,疯狂的人类该清醒了,不要一味地征服自然,只有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才是人类最大的幸福。当人们认识到“融”,并且做得很好时,大自然是不会和人类计较的。让我们学会“融”,学会与自然和平相处。

    评点:征服与适应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又怎样体现两者的辩证关系呢?本文小作者巧妙从“融”切入,在征服与适应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而这对于人类来讲却是最实在最迫切的一个课题。在不断地与人的本性的比较中,平易而通俗却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仰望雪山之巅

    老人默立在山下,任风霜雕刻岁月的年轮。他无语,只是仰望,仰望那耸入云端的圣洁弧线,想在回忆那些用生命记诵的古老诗篇。来往之间,背着行囊的年轻人惊扰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他是来征服雪山的,赌注是生命。

    两道轨迹擦身而过,叩响了藏人的一句流传在高原的谚语:“雪山不是用来攀登的,而是被人们仰望的。”这遥远的声音宛如天籁,直达我们的灵魂。

    仰望,面对自然,这是怎样的姿态与高度?它不是野蛮的征服,尽管野心家将“征服”包装成挑战自我的壮举,我们还是看到他骨子里的愚昧无知。人类是自然的孩子,难道你需要用划破母亲姣好的面容来证明自己锻造钢刀的锋利吗?破坏自然环境的征服更是一种自我毁灭。人类迈开脚步披荆斩棘的征服历程必将成为自杀的历史。我们不愿听到用砍伐机征服森林的声音,不愿看到用浓烟征服天空的图景。

    仰望,面对自然,这是怎样的睿智与清醒?它不是盲目地顺从,卑恭地适应。人毕竟是自然界最智慧的动物,万物之首。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类的祖先并没有顺从着悲苦的命运,适应这食不果腹的日子。他们学会仰望自然,观察自然之物,从中探索万物生长的奥秘,掌握耕种的本领,谛听春雨冬雪、春华秋实的曼妙清音,人类得以生息繁衍。仰望之高于适应,在于这高贵的昂首高于无奈的低头。仰望自然,人类摒弃了适应的枷锁,在无垠的天宇大大书写了壮丽的“人”字,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见证。仰望自然,人类活得更有尊严,更昂扬地接受自然的考验。

    征服与适应,前者是掷向自然的战书,后者是向自然举起的“白旗”。两者都没有真正理解自然,品味自然。自然是一部鸿篇巨著,写满了生存之道、生命之义,人类应当以仰望的姿态细细研读,寻求自身发展的阳光大道。只有仰望及仰望时的思考,才是面对自然的理智行为。

    苍茫的雪山之下,芸芸众生虔诚地仰望着雪山之巅,那是生命的高度。

    评点:跳开两者的关系来谈论这个话题,必须有较高的思想素养和一定的理论准备,本文小作者以“仰望雪山之巅”统领两者,以诗意的解说阐释了人对待自然的理性态度,“征服与适应,前者是掷向自然的战书,后者是向自然举起的‘白旗’。” 论说充满了辩证的思考,折射出睿智的光芒与色彩,使文章具有了较大的现实意义,也呈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