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父母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德国丈夫给我上了一课

 春在堂书苑 2018-05-21

1. 爆发

前段时间我给妈妈订了来德国的机票,心里憧憬着等妈妈来了以后全家一起出去旅行。

“你计划一下旅行路线吧,酒店机票也要开始订了。” 我对老公说。

“为什么是我?你怎么不自己订?” 老公有点生气地说。

“因为你对德国和欧洲很熟啊!你也很擅长计划旅行路线,以前我们出去度假不都是你安排的吗?你只要一下就搞定了,而我要研究好几天。” 我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为什么你就觉得这是我的事?你知道吗,跟你一起出去旅行我觉得很累,你什么都不想,总是依靠我,总是问我明天玩什么,吃什么。你连点什么菜都要问我,我还要担心万一我帮你点的你不喜欢。” 老公突然像泄洪一样抱怨我的不是。

“因为你是德国人啊,欧洲的菜单我很多都看不懂,根本不知道是些什么口味,所以才要你帮我点,你清楚我的口味。再说了,你是老公,出去旅行你负责做攻略怎么不行?!什么叫我什么都不想,我都在想怎么照顾好孩子啊!” 我开启了防御模式。

“不止是这,你平时动不动就叫我给你帮忙,你的手机和钥匙在家里找不到了,你张口就是‘老公,我的手机呢?我的钥匙放哪里了?’;你的电脑出问题,你马上冲着我抱怨。你有什么问题,第一反应总是问我,你为什么不自己去Google找解决办法?很多问题你问我我也得Google啊!你的手机和钥匙不见了你为什么不自己找,总想要我帮忙找?”

听了老公一连串发问,我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感觉他说得不无道理啊!我知道自己很依赖他,但他以前从来没抱怨过。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很会照顾人的好老公呢,怎么突然变脸了😱......

他接着抱怨:“你知道我为什么觉得累吗?因为我在家要照顾两个孩子,悠悠是一个,你也算一个。你把我当成你妈了,总想被照顾。你能不能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老找我帮忙?你想一想,我有经常找你帮忙吗?”

我一时半会确实想不起来老公要我帮他做过什么事,他的事基本都是他自己搞定,我很少过问......

2. 醒悟

有一次接悠悠放学去上舞蹈课之前,我因为忙于写文章,出门之前忘记给她带面包了,娃只好饿着肚子跳了一个小时舞。

再以后每个星期二早晨,悠悠都会主动提醒我:“妈妈,你今天来接我的时候一定要给我带面包啊。” 听得我哭笑不得。

还有一次幼儿园的玩具日,我忘记给悠悠带玩具了,她一看别人都有玩具,就她没有,马上哭得伤心欲绝,要我回去拿玩具。幸好她的好朋友带了两个玩具分享给她一个,才省得我再跑一趟。

那以后,悠悠时不时就会提醒我:“妈妈,今天是星期五吗?星期五是玩具日。” 娃知道我靠不住,只有自己记了

我以前一直以“健忘”自居,还给自己找了个“一孕傻三年”的理由,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公,意在夸奖悠悠的独立和自理能力。

老公回:“You should be ashamed of yourself. 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

我连忙说:“我知道,都是因为我太健忘,逼得悠悠不得不自己记事,她知道指望不了妈妈。”

你知道你为什么健忘吗?工作上的事情你记得很清楚,但是生活中你就那么健忘,那是因为你以前从来没为这些事操心过。你出门,你妈妈会帮你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你从小到大根本没有机会去想这些事,都是你妈妈替你想、替你做了。这让你到现在也没有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博士老公拿出他社会学研究的专业精神来分析我了。

我想起以前在家,我一说某某东西忘带了,妈妈就把责任往她自己身上揽:“都怪我,是我没有提醒你。你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哪还有时间记这些小事。

我一说某某东西找不到了,妈妈马上就会帮我找。

去年回国第一天,我就把手机掉在出租车上了。就在我悔恨不已的时候,妈妈在一旁安慰道:“怪我,是我忘记提醒你把手机放好。”

不得不承认是妈妈这种揽责行为,导致我养成了把生活琐事都推给她的习惯,在生活上心安理得地依赖妈妈。

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告诉老公,从小到大我的父母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衣食起居上我不用操任何心,父母对我的要求就是一心一意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千万不要分心和浪费时间在其他事情上。

他们替我包办了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我一说口渴,妈妈马上就会把水送到我桌前。

我讨厌吃苹果,妈妈就把苹果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盘子里,插上牙签端到我桌前。

连吃完饭收拾碗筷他们都不要我做:“你赶快去看书写作业,这些我们来做就行了。”

我很清楚我的父母这么细心照料我,时时为我着想和满足我的需求,帮我分担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外部事情,是因为他们爱我,希望我能有个好前途。

从小到大我都是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上我很自觉,富有钻研精神,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不用父母担心。我感谢父母的支持让我考上了好大学。

工作中我专注认真负责,也要感谢父母让我养成了专注做好一件事的习惯和毅力。

然而!生活上我却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以前是依赖父母,现在是依赖老公。因为潜意识中我总觉得那些事是不需要我自己做的,是可以指望家人的,我的精力都应该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3. 反省

我尝试过跟父母沟通这件事,告诉他们我不会再像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那般去对待悠悠。

一方面,正如前面写的因为我很“健忘”,行动上根本做不到像我妈妈那样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到。可是恰恰由于我无意识的“健忘”,反而造就了悠悠的细心和独立。

出门前,她经常会提醒我别忘了带太阳帽、太阳镜、防滑袜、水杯等等(捂脸)...不到四岁的她已经可以做到为自己的事负责,而不是事事指望我了。这与我小时候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我一直提倡做个“懒妈妈”。(推荐阅读《3岁女孩独立完成4小时峡谷徒步攀岩,我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的?》)

另一方面,我不希望孩子重蹈我的覆辙,所以生活中她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会有意识地尽量让她自己做,而不是什么都往我身上揽。

当她提醒我玩具日时,我抓住时机用赞许的口吻说:“你做得很棒啊!你会自己记得玩具日了,以后都要这样自己记哦,这本来就是你的事,不能依赖妈妈帮你记。如果你忘记了,那也是你的责任,不能怪妈妈。

其实德国人都是这么做的。他们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打包出门要带的东西;上了小学后,不管是迟到(孩子自己导致的)还是未完成作业,都由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老师不会怪到家长头上来。孩子与父母的责任界限分明。

可我将这些做法告诉父母后,得到的反馈却是:德国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帮!

父母的反应让我感慨万千,因为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话了。每当说起国外父母如何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如何与孩子有界限地相处时就会有人评论“外国人没有中国人爱孩子,我们中国父母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

怎么可能?!可怜天下父母心,任何国家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大家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中国式的爱,尤其是上一代人,是事无巨细地替孩子考虑,替孩子包办,把孩子的所有事都当成自己的事,甚至为了保护和安慰孩子,把孩子本该承担的责任都替孩子承担了。永远都把孩子当孩子看。

德国式的爱,是希望孩子能成长为独立的人,所以他们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操心,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和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三十几岁没有房子娶不上媳妇,不怪自己,反而怪父母买不起房子——这难道不是爱惹的货?这种事情在德国绝对不可能发生。成年人出现这样的行为,做父母的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4. 改变

意识到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后,我逐渐克服自己的思维惯性,希望给悠悠做个好榜样。

有次和悠悠在家门口的草坪上玩飞盘,飞盘一不小心落在树上了,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打电话叫老公来帮忙,他长得高嘛。前二十年养成的思维惯性,还是会经常无意识地流露出来。

还好理性战胜了惯性,我转念一想:“不行啊,我不能一有事就找老公帮忙,这不是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吗?这怎么培养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应该自己想办法,身体力行地向悠悠做好示范!

于是,我告诉悠悠我们要一起想办法把飞盘摘下来。我打开她的背包,里面正好有条手绢,我灵机一动,提议道:“悠悠,我们把两根树枝绑在一起就可以够到飞盘了,我们一起找找长度和粗细合适的树枝吧。”

悠悠被调动起了兴致,在树丛里找来好几根树枝,我将它们打结,发现第一根树枝太细太软了,根本撼动不了挂在树上的飞盘。我们又试了另一根更粗的树枝,最后成功将飞盘摘下来!悠悠高兴得拍手称道。

以前和老公多次提过让他帮我把我的电脑和打印机做个WIFI无线连接,他一直没时间弄。后来我决定不再依赖他,自己Google找到了办法,虽然花的时间长了点。

当老公看到打印机正在打印,而我的电脑并没有与打印机连接时,他欣慰地感叹:“你竟然没等我帮忙,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不错啊,再接再厉,以后也要多这样!

哎,我怎么感觉老公像是我老师呢...他教会了我父母没有教给我的东西。

5. 接纳

亲爱的爸爸妈妈,希望你们看到这篇文章不要伤心,我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你们的教育方式受到了你们所属时代的局限,那个年代哪有像现在这么多先进育儿知识可以学习。

但于我而言,我现在有机会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从原生家庭中找到了根源,我必须正视它,并且从自身做出改变,避免再在悠悠身上重演。

经常有看了我文章的读者跟我倾诉他们的父母曾经做得多么不对,导致现在的他们多么不快乐。我真的很想抱抱你们!

不如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反思那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从改变自己做起,让变化在我们这一代父母身上发生,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幸福。

如何当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感谢孩子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不易,喜欢请转发朋友圈!

作者:李茜(悠悠妈),坐标德国,曾经的学霸,留过学,做过外企经理。有了女儿后,爱混德国亲子圈和幼儿园,深度钻研德国早教与教育。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分享在德国学到的育儿知识、先进教育理念和女儿在德国的真实成长经历。

新书《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热卖中,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立即前往当当网购买。

ID: yoyomadegu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