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度论集注(940)——初地数事

 timtxu 2018-05-21


我的观点

以下详细解释初地第二事是平等心,即四无量心。第三事是通达三轮体空的布施。第四事是亲近善知识。第五事是求法。求法这里讲到了几个精勤求法的故事。



大智度论原文

“菩萨果位”释义 


②初地第二事等心于一切众生

于一切众生等心者,菩萨得是深心已,等心于一切众生。众生常情,爱其所亲,恶其所憎;菩萨得深心故,怨亲平等,视之无二。


A等心即四无量心

此中佛自说:等心者,四无量心是。


B慈喜无量心

菩萨见众生受乐,则生慈、喜心,作是愿:我当令一切众生皆得佛乐。


C悲无量心

若见众生受苦,则生悲心愍之,作是愿:我当拔一切众生苦。


D舍无量心

若见不苦不乐众生,则生舍心,作是愿:我当令众生舍爱憎心。


E小结

四无量心余义,如先说[1]。


③初地第三事布施时三轮体空

A舍心

舍心者舍有二种:一者舍财行施;二者舍结得道。此以除悭为舍,与第二舍结作因缘,至七地中乃能舍结。


B舍相

问曰:舍相有种种,内外、轻重,财施、法施,世间、出世间等,佛何以故但说无分别忆想出世间施?

答曰:布施虽有种种相,但说大者不取相。


C佛亦以此教菩萨一切法不着

复次,佛于一切法不着,亦以此教菩萨布施,令如佛法不着,此中应广说无分别布施;余布施相,处处已种种说[2]。


④初地第四事亲近善知识

近善知识义,如先说[3]。


⑤初地中第五事求法

A法有三种

求法者,法有三种:一者、诸法中无上,所谓涅盘;二者、得涅盘方便,八圣道;三者、一切善语实语,助八圣道者,所谓八万四千法众,十二部经。


B求法不惜生命

四藏:所谓阿含、阿毘昙、毘尼、杂藏[4]。摩诃般若波罗蜜等诸摩诃衍经,皆名为法。此中求法者,书写、诵读、正忆念,如是等治众生心病故,集诸法药,不惜身命。


a析皮血求法

如释迦文佛,本为菩萨时,名曰乐法。时世无佛,不闻善语,四方求法,精勤不懈,了不能得。尔时,魔变作婆罗门而语之言:我有佛所说一偈,汝能以皮为纸,以骨为笔,以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以与汝!乐法实时自念:我世世丧身无数,不得是利,即自剥皮曝之令干,欲书其偈,魔便灭身。是时,佛知其至心,即从下方涌[5]出,为说深法,即得无生法忍。[6]


b萨陀波仑苦行求法

又如萨陀波仑苦行求法。[7]


c五百钉钉身求法

如释迦文菩萨,五百钉钉身,为求法故。[8]


d金坚王割身为灯求法

又如金坚王,割身五百处为灯炷,投岩入火。如是等种种苦行难行,为众生求法。[9]


C求法相

复次,佛自说求法相:为萨婆若,不堕声闻、辟支佛地。



[1] 注:见《大智度论》卷20(T25208c-211c)

[2] 注:见《大智度论》卷11(T25140c-145a)、卷22(T25226b-227b)、卷29(T25271a272b-c)、卷33(T25304b-305a)

[3] 注:见《大品般若经》卷4(T8240c-241a);《放光般若经》卷3(T817c);《光赞经》卷4(T8176a-c)

[4] 注:见 《大智度论》卷11T25413c)。

[5] 校:涌  底本作踊,亦出校记宋、元、明、宫作涌,据河北本改。

[6] 注:见《菩萨本行经》卷3(T3119b)

[7] 注:见《大品般若经》卷27(T8416a-420a)

[8] 注:见《菩萨本行经》卷3(T3119b)

[9] 注:见《贤愚经》卷1(T4349b-350a);《大智度论》卷30(T25276c)

 (未完,发大乘心等内容见接续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