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刘燕声山水画作品为例,分析网络时代如何赢得市场的关键问题

 山水画家刘燕声 2018-05-22

    网络时代极大地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书画市场也不例外。其主流由原来的实体画廊和传统拍卖,转移到了无时不在的线上拍卖;由原来只有少数画家才能进入的大拍,扩展到了人人都可参与的网络交易;由原来的少数藏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也由志在必得的高价举牌,变成了坐下来理性选择下单,等等等等。就连学习交流、推广宣传,也因网络而改变了传统概念。过去以展览、出版来展示画家的成就,现在那些逐渐失去了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网上的热度。网络,将市场和画家推向了一个不可慢待的新领域,因此,应该有新的思维和策略来应对,否则,只能做艺术路上的铺路石了。

    近两年,刘燕声的山水画作品在网络上不断引起热议。他虽是山水画界的老人,早年也曾参加过全国美展,不过,在三十多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2015年后半年他才重新拿起画笔,只能一切从零开始,如果要在浩荡的山水画大潮里,跑赢三十多年的绘画路绝非是件容易的事。然而,他的作品投放市场仅一年时间,没花分文做推广,也没有官方各种头衔,却一跃成为万级画家,并呈现出有市无画的态势,其学生第一幅作品就达到几千元。这在理性的网络交易中,大多为百元画家的情况下是个值得分析的案例。

    刘燕声,1958年出生于河北平山县的艺术家庭,曾在文联、新闻和政界工作。少年时期有幸受到了大师吴冠中先生的亲传启蒙,1978年考入河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基础课后,作为李明久老师第一位赏识的山水画学生,潜心于山水画的学习。1980年,以一幅《太行明珠》山水画开创了山石云的自然渲染方法,成为这类画法最早定格在全国美展的作品,也是几十年来不衰的画风,当时应约加入了早期的省美协。

    不过这些已经成为过去,对于外部来说都已清零,对于他自己来说,吴冠中先生中西结合的创新精神及艺术思想却深深地根植于心底,在校专业的笔墨学习也奠定了他的基础。这两点成为他后来发力的资本,也是高调坚持创新的源动力。

 
升值空间大的山水画家刘燕声山水画作品《云起太行》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云起太行》350x97cm 

升值空间大的山水画家刘燕声山水画作品《太行春水》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太行春水》350x97cm

升值空间大的山水画家刘燕声山水画作品《阳光太行局部》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阳光太行》局部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他如何精准应对网络新特性的 

    一、剖析画家成功的关键,确立努力的方向

    他虽多年未动笔,但对艺术规律和画家成长路径做了不少分析,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大方面,一是作品的时代感,二是独特的风格特征,三是独到的艺术思想和理论。这些铁律成为他遵循的信条和努力的目标。

    何谓时代感?刘燕声认为,就是符合现代人的视觉需求,表现现代自然生活,传递现代积极情感的作品。

    现代人对画面的视觉要求在不停地刷新,旧的画风、古老元素已经让视觉产生了疲劳,同时受高清画面的影响,在细节要求上成倍地提高了等级。旧的画风往往离现实太远,不是老翁对棋、茅草土屋就是萧条淡泊世外野趣,尤其是文人画那种自恃清高逃避现实、玩弄笔墨发泄情绪的画风,与缤纷的时代大潮已经不符。如果能够体现出现代自然风貌和现实中的多彩生活,马上就会具有新鲜感,这是一举多得的成效。笔墨会因此而出新,因为以旧的程式化的笔墨无法表现,必须以全新的笔墨才得以实现;风格特征也会因此而确立,因为现代生活是山水画的一个盲区,你变盲区为新区,风格自然也体现出来了;新的艺术思想和理论也会在探索中不断产生,而画传统画,是在前人的程式下所画,本身走的就是老路,也必然得不到新的思想和观点。

      二、作品的极端性强化

    网络展现出的是大量作品,如果还以常规画法就很难显示出你的作品,这就需要强化特征,况且艺术作品就需要强烈的感染力。刘燕声的作品力求形成两个极致,一类是微结构山水画,把山石结构和质感的自然美强化到极致,二是把抒情性的写意小品清新到极致。

    把结构和质感强化到极致并非写实的细描,是以极有表现力的苍劲笔墨,有效地强化结构和质感,其表现方式与写实不是一个概念,效果也不是一个层面。大多为一写实就弱,就往后退,甚至光媚腻俗,而微结构山水画越到位,就越往前跳,感染力就越强烈。

升值空间大的山水画家刘燕声山水画作品《沐春》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沐春》68x68cm

升值空间大的山水画家刘燕声山水画作品《我依河边居》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我依河边居》68x68cm

   三、以有份量的作品奠定高度

    有心人懂得这个理,能够坐下来扎实地创作几幅有份量的代表作,这些推出之后,就会很快定位画家的水平和身价。但是,很多画家的笔墨也不错,可就是一味地量产,价格低得可怜,以为多走数量就会有人气,这是很大的误区。事实是,你出手再多不足百元的作品,在市场眼里还只是百元画家,提升的潜力会很小,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刘燕声重新拿起画笔后,并没有急于考虑市场,坐下来创作了一些核心作品。也正是以这些作品强势打开了市场,那些核心作品未必出手,但她起到的作用是显著的。

升值空间大的山水画家刘燕声山水画作品《太行如铁》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太行如铁》177x97cm

    四、以强烈的个性让人记住

    我们挑选服装,首先考虑的是款式和个性化。山水画也一样,如果还画火车都拉不完的雷同作品,买家就会匆匆而过。如果画面形象突出,山石造型个性鲜明,即使买家当时不下单,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打下了进一步考虑的基础。

升值空间大的山水画家刘燕声山水画作品《阳春太行》

刘燕声山水画作品《阳春太行》68x68cm

    五、为古人服务还是为现代人而画

    有不少画家总弄不明白面对的人群是现代人还是古人,热衷于画一些陈旧作品。他们以为古人的名画就是最高目标,也看到很多古画拍出高价,殊不知,那主要是年代产生了价值,你再模仿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要了解现代人的视觉情感,以后是时尚年轻人的天下,他们欣赏什么是应该思考的。刘燕声高调坚持为现代人服务,很多反馈也力证了这点是正确的,也是迅速打开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针对网络,各个环节不能忽视

    1、作品的拍摄和还原

    刘燕声非常重视作品拍摄的后期还原,他说,我们画好了,不能输在图片上,图片还原不好会严重影响作品的质量和品相。他从相机参数、灯光布置到专业监视器,协同做到每幅作品最大程度地还原,是还原,不是强化,让对方能够看到相对真实的作品。

    另外,要保证图片上传后的清晰度,需要针对不同平台生成不同参数的图片。各平台的要求都不同,只告诉文件大小上限,不告诉你分辨率的要求,需要多试才行,否则,上传后清晰度大打折扣,非常遗憾。

    在这里,刘燕声只能告诉微信的一个参数,因为大家上传平台不同,无法一一满足。如上传微信,分辨率为96像素,高度1280像素,宽自动按比例形成不用管它,这样就可以保证清晰度了。

     2、针对缩略图做些文章

    交易平台给出的缩略图都很小,尺幅大的作品往往显示不出原作优势。如何在黑压压上万幅图片中显出你自己的作品来呢,这就需要针对缩略图做些文章。刘燕声专画一些大的局部性的山石来突出画面形象,在大量缩略图中明显占有视觉优势,通过这类作品把客户吸引到店铺中来,让客户再仔细浏览其它作品。

    3、宣传要精准,不要滥推广

    因某些原因,之前刘燕声不便在大媒体上做宣传,谢绝过上百次的各种专访。但是,也不是一点工作没做,他所做的就是在自媒体上精准地介绍,但并不多。他反对常规的一段简历、参展经历和一堆图片完事的那种模式,也反对之乎者也式地艺评,更反对弄一堆哲人的话,唯都与作品没一点关系的文章,他认为那些半点用都没有。能起作用的就是以作品为依据,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地方,创新点、亮点和思路是什么,千万不能概念化。

    刘燕声在文字上把关很严,有些认识的不认识的好心网友转发作品,配上一段文字,他发现表述不准确后,都要要求撤下,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他认为,不要多而滥,要的是精而准,不能让大家对自己的创作意图产生曲解。

    4、落款要让人看明白

    这个问题也是推广中的一个环节,刘燕声认为,要扫清推广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落款是很容易让人忽视的一点,但非常重要。

    过去,知名画家为数不多,信息非常集中,出版物已经告诉是哪位画家的作品,什么样的落款不太重要,何况大师们的落款都很明了。可现在不同了,信息极为广泛,网上一搜满屏都是山水画,很难辨识是哪位画家的作品。你的作品很可能有幸被点击,但不幸的是你的落款却在玩深沉,让人怎么看也不知是谁的画,本来可能有商机,就是因为不知是谁的画而失去。经常有人在网上询问,请大家辨识某幅画的落款是谁,这无形中对作品和画家的推广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现代社会是广而告之的节奏,可很多画家却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刘燕声在落款上一律用简体,字字都明了,他也反对一大片的题文,认为只有落款记载就行了。画,毕竟是画,所有情感都要由形象来传递,不要再用题文来解读,何况很多画家的书法让人看不明白。买画的买的是舒心,不是添堵,现代生活都是快节奏,没时间费劲地猜这猜那。

    六、市场论英雄

    过去讲学术价值,现在多了一项是市场价值,市场论英雄听起来有点俗,但在经济社会里无人能够超脱,就连大师们也是以拍卖价值排座次、论英雄。

    刘燕声认为,当今社会,市场是快速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它会直接告诉你的作品能否让大家所接受,是不是符合现代人的视觉观,营造的意境能不能与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等等。如果在专业笔墨基础上,市值又不断攀升,这样出的英雄无可厚非。

    七、炒作不可取

    可以说好的作品做正常宣传会有一定效果,但作品老套笔墨不展的,花多少钱炒作也没用,甚至适得其反。在这方面,刘燕声从没花过一分钱,他深知钱能买各种炒作,能买展览出画册,但买不来作品的质量,作品质量才是王道,整天花心思炒作买头衔不如扎实地创作好作品。

    以上几点是刘燕声打开市场的几板斧,因步入市场时间还很短,以后需要做的肯定不只这些。另外,有些貌似是他独有的条件,其实都具有可复制性,比如大师的思想谁都可以学习,笔墨谁都可以提高,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都是开放的。

    另外,本文是针对大部分画家而言的,已经成名的一线画家也不用再操作什么,但是他们也需要面对网络调整观念,网络上的价格肯定会更理性一些,要面对现实。

---------------------------------

附:刘燕声部分艺术观点摘录

    ——这个时代不缺笔墨,缺的是笔墨下的时代。

    ——山水画绝不可能只停留在披麻下的老翁仕女茅草屋的时代,新自然风貌、新时尚、新生活才是当今画家的着眼点。

    ——书本里长不出山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教材,临摹芥子园一千遍不如到自然中看一眼。

    ——寻寻觅觅绕道远古,不如踏踏实实取法自然,大自然千姿百态,有取之不尽笔墨的资源。

    ——人生很短暂,如果三年画不出名堂来,就要赶紧换一种思路和笔法,如果路子对了,半年就会有效果。有很多作者笔耕几十年,还是走不出百元画家的行列,如此再不反思,一生可能就搭进去了。

    ——国画的改名是近代的事,本身就不符合惯例,应彻底改回水墨画。国际上都是以绘画工具来命名的,油画并没有命名为法国画,也没有任何精神或意义的限制,而国画则这精神那底蕴,自己把自己束缚得死死的。早该是大水墨时代了,要去除人为的各种限制,只要是水墨工具画的、大框架为水墨格局就是水墨画。不要让这枝独秀只在自家院子里开,要成为开放型的国际大画种,外国人画水墨会花样百出,是好事,不要总惦记那点人为的传统精神。如果在全球形成一个大水墨概念,形成大水墨画市场,你觉得死守那点精神,期待百八十元的订单还有意义吗。

    再者,即使国际化,也不用担心会拿走水墨画起源的这个遗产,况且还能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法国没因油画全球化而失去什么,也没失去油画特征,相反,得到了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我们不能总拿所谓的“传统精神”尺子来度量作品,如果用四王来度量白雪石的桂林山水,来度量吴冠中的白墙黑瓦,能度量得了吗?其实,换一种思路是可以的,要弄清绘画是从岩画发展而来的,没有发展就不会有两宋宫庭画,也就不会有文人画。所以,真正有生命力的、有现实意义的传统精神,就是当随时代推陈出新,发展创新才是衡量作品的定盘星。

    ——艺术不能是程式化的,程式化是一种机械动作,如果以程式化的手法画山水本身就不符合艺术规律。

    ——有人动不动问初学者,你学过古人谁谁谁的画吗?那么反过来问你,你学过吗?顶多临过几幅模糊的图片影子而已,这也叫学传统?

    ——有人总觉得自己懂传统底蕴,冠以山水画什么哲学思想、国学底蕴,请问哪幅名画为哲学作品。画,就是视觉艺术,她的功能就是给人以美感和情感共鸣,最值得讲的就是艺术规律而不是什么哲学国学。要说最具阴阳哲理的当属太极图,但那不是山水画。

    ——如果按照现代画家追寻古人的逻辑,我们就看不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了,应该看到的是石器时代。古人都表现所处的时代风情,今人却反过来表现远古,表现也可以,但你还能穿越到古人的生活中去吗?没有生活体验是绝不可能画出成功作品来的。

    ——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不能只是单一的。我们不能误解中国画只注重写,其实勾、皴、擦、点、染本身就不只是写了。我们以文学为例,诗如果比喻为写意的话 ,那四大名著可就不是几句写意了,所以,文学艺术的形式不是单一的,她们共同构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山水画也一样,勾皴擦点染等十八般兵器,需怎么用就怎么用,有的侧重于勾,有的侧重于染,都是水墨画。

    ——水墨画作为一个大画种,对自然界的物象不能只是选择性的表现或回避,只要笔墨能表现出来的都要去刻画,以丰富题材和拓展笔墨的表现力。古人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决了的问题,需要后人来完成。比如冰天雪地,几千年来不能有效地刻画出晶莹剔透的冰雪美景,于志学先生突破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阳光不能再回避,况且那些光照和投影是难得的笔墨关系和造型的有效手段,不能把这天赐的笔墨丢掉。古人的石分三面和山石质感没有解决好,微结构山水画做到了。

    另外,从另一角度来说,古人没解决的许多问题,恰恰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绘画是造型艺术,如果造型不过关一切免谈,古人还讲以形写神,无形何谈神韵,即使大写意,也要以形为依据。

    ——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理解应是指那些无功力的似和不似(比如行画那样的媚俗),他自己画面中的形象很多也是非常严谨的,比如虾,在造型和神态上,似绝对大于不似,只是没设色而已。

    ——山水画的主体是山,山是由大小不同的石块组成,这些天然的组合形成了点线面的韵律,在这些天然美的面前,任何不以自然为依据、仅凭想象随意勾勒的山都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不能丢掉自然山石的精彩,要把它放大和强化,这就需要加强对山石结构的训练,这一课是绕不过去的。

    ——山石造型就是山水画的面部,符合自然规律就能给人以美感,否则就是丑的,所以山石造型是决定山水画成败的基本要素。

    ——山石的质感往往不被画家重视,但是,质感不仅只是质感,它是增加作品感染力的有效手段。

    ——山水画讲究远,但远不能全是直白的远,同样也可以以近写远,大山背后的远更会耐人寻味。

    ——某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好,但总给人家讲旧故事,即使讲得非常生动别人也不想再听,同样,笔墨功力很深,总画旧套的或千篇一律的也不会受欢迎,也注定成不了大器。

    ——新画风是作品的生命,也是市场的宠儿,它的作用大于笔墨,因为它是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笔墨倒是可以慢慢再提高。

    ——好作品不用过多解读,需要过多解读的注定不是好作品。有些画家的画解读了半个世纪也没几个人明白,吴冠中先生的作品还用长篇解读吗,强烈的美感无须他人多说一句。

    ——固守传统的不知想过没有,你们给勇于创新的让开了一条宽宽的路,当人家已经奔得很远了你还在远古踏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