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拿出只碗,要价200万,专家:凭什么?老人说:看碗底!

 tuzhanbei2010 2018-05-22

在颠沛流离中,溥仪靠什么生活呢?虽然清朝到了最后,国库中只剩下10枚银元,但皇宫中富有啊,数不清的古玩字画、金银玉器,虽不是现银,可都能兑现成白花花的银子。针对皇家的财富,袁世凯是签署过一份协议的,就是这些财宝受政府军保护,也就是说皇帝也不能乱动

溥仪被赶出皇宫时,偷偷带走了不少宝贝,光大木箱子就装了七八十个,里面装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这还不算妃嫔们带出的玉器、珠宝。在流亡中,溥仪为了支撑自己巨大的花销,开始大肆售卖文物,《清明上河图》就是在此期间流失的。

新中国成立时,溥仪从皇宫带出的上万件宝物只剩下了486件,20来年的时间,都挥霍的差不多了。这些被售卖的国宝很多都流失到了国外,也有不少留在了民间。

在河北就有一个老人,找到了文物局的领导,然后拿出一只碗,要价200万。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都乐了,他解释道,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碗,这是家里的老辈亲自从溥仪手中买的,说着还将碗扣过来,指着碗底的四个字“宣统御制”给大家看。

经过鉴定之后,专家认为这只碗确实是文物,再联系到历史,确定这是溥仪当年从皇宫带出的文物之一。那大家都不解,这200万的天价是怎么估出来的呢?老人说,他经常看电视上的国宝拍卖之类的节目,那些宝贝大都上千万,表示自己不贪心,也不参加拍卖,只要200万就成。

当然老人想要的200万没有得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倒是建议他上交,但被老人拒绝了,他决定将玉碗留给自己的孙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