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刚刚走进求实中学的大门,转眼之间,我们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可是即使到现在,由于我们的还不够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依然不能正确认识友谊,不能正确处理和身边同学的关系,以至于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圣人孔老夫子就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交友之道,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宽容是一种美德,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这是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 损者三友,就是“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 首先,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咱们现在经常能看到,社会上说青少年犯罪有好多都是打群架,打群架一不小心打出人命了,这个孩子就判劳教了。其实打出人命这件事情很少是一个还在单个所为,往往是一群孩子裹挟在一起。我在评全国法制节目奖的时候,有很多次都看到,一个孩子当他打伤对方,甚至是误杀了对方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去呢,就是哥们儿意气啊,就觉得我朋友说了大家要去打一架,所以一定要去。这就说明你遇到这种暴躁的朋友,他一个人就像是一个炮仗捻,他可以把一群朋友心中的一种义愤点燃,而这个义愤往往是没有理由的往往是一种盲目的意气。作为成年世界不见得说我们都要付出这种打群架的代价。但是一个人燃烧了一场愤怒,这对我们来说只有坏处,没有什么益处。坏朋友为什么把便辟这种情绪暴躁作为第一位呢?因为盲目的激情有可能出现永远无法追回的后果。好朋友之间应该以理性为先,告诉他怎么样去过上一种没有危险的生活。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我们有很多朋友都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给你一种制约的力量,让你觉得说我还是退一步吧,我还是慎重一点吧。我们这一生要做的很多事情,不要被过分优柔寡断的朋友干扰了你的思维,这种朋友多了也是一种危害。 至于第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孩子们,圣贤之言,至理名言,凡夫后学,不可不遵,真正的友谊不是该说不的时候而顺从对方,不是该说不的时候而迁就对方;不仅是能谈得来就是朋友,不仅是能玩到一块儿就是朋友,不仅是不该帮你的时候帮你就是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在信任中栽培出来的,是在关爱中呵护出来的,是在理解中成长起来的,是在竞争中升华起来的。 最后祝愿孩子们能正确理解友谊,能够找到真正的朋友!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