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给张兆和的情书,为何要记录一段寻人启事?

 江山携手 2018-05-22

549:沈从文给张兆和的情书,为何要记录一段寻人启事?

 

最近在读沈从文先生的名作《湘行散记》,这本书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湘行书简》,这里面的绝大多数文章是沈从文写给他新婚妻子张兆和的信,可以看作是一叠厚厚的情书,信中满满都是思念和爱意。第二部分是《湘行散记》,写作者在回乡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沈从文,生于1902年,原名沈岳焕。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和才女张兆和结婚。不久之后,他接到了家乡的消息,母亲病重,于是他在1934年回乡探望。在这段路途中,他和妻子约定,每天给她写一份信,记录路上的见闻,于是有了这本传世名作。

沈从文的文笔清新隽永,自然不必多说。他和张兆和感情很好。在信中,沈从文多次提到,在寒冷的天气里,只要一想到“三三”,心就暖了,身就暖了。

在沈从文的信中,我读到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记录,那是一则寻人启事。

549:沈从文给张兆和的情书,为何要记录一段寻人启事?

 

 

沈从文在信里这样写道:

在路上我看到个帖子很有趣:立招字人,钟汉福,家住白洋河文昌阁大松树下右边,今因走失贤媳一枚,年十三岁,名日金翠,短脸大口,一齿凸出,去向不明。若有人寻找弄回者,赏光洋二元,大树为证,决不吃言。谨白。三三:我一个字不改写下来给你瞧瞧,这人若多读些书,一定是个大作家。

549:沈从文给张兆和的情书,为何要记录一段寻人启事?

 

 

沈从文觉得这则寻人启事很有趣,所以一字不改地抄下来寄给妻子。从这则简短的启事中可知,走失的妻子只有十三岁,可见结婚年龄非常小,尚未成年即嫁为人妇。她为什么会走失?是丈夫家暴?是痴傻呆滞?还是因爱私奔?“大树为证,决不吃言”,这种毫无约束力的誓言,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相信。

合上书,我很替这位钟汉福先生担心,估计的他的小媳妇是找不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