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海报绝不仅是你想的这么简单

 浮生偷闲 2018-05-22

原文首发于桃桃淘电影



无论喜欢不喜欢的电影,人人都知道它的电影海报,而且,每个人都能选出自己心中最爱的几张。


然而,真聊起电影海报,这其中的套路与门道,却未必每个人都能说得清。


作为电影物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张成功的电影海报,你可以一眼就认出其代表影片的类型属性与故事脉络,再加上海报上的文字强化画面理解,最终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甚至,收藏电影的海报也早已成为一种时尚。


不过,在市场需求和快餐文化下,电影海报的设计也有了自己的套路。一位名叫Christophe Courtois的法国博主曾向网友展示过好莱坞电影海报的各种套路,现在华语片的海报设计也已经深谙此道。


大眼睛一般都是恐怖、惊悚片


背靠背的多是情侣或拍档


大腿下的都跟性有关


所以,电影是什么类型属性,直接拿来套用就好了。还有一些片方为了省钱,使用的素材往往都是剧照,并不讲究设计感。这样,好的设计更加难找了。


早些年,很多华语片都是临近上映的时候,电影公司才开始筹划制作电影海报,总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味。殊不知,海报设计也是需要整体规划的,无论是创意还是拍摄要求都自成体系。


而随着大众对海报的关注度,其在宣传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比如《黄金时代》那款泼墨海报和笔锋海报,就曾引发过网友的高度关注。


《黄金时代》海报


当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一些倒计时海报、票房海报也应运而生,海报宣传在当今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比如《港囧》这一系列动态倒计时海报就是此类经典范例。


《港囧》倒计时海报


除了海报制作公司,现在也有很多插画师、概念设计师纷纷加入这个阵营,海报公司与画师通力合作的情况,在最近两年尤其明显,比如《捉妖记》《大鱼海棠》《女儿国》《奇门遁甲》《大护法》的先导手绘海报等,大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彩的画风。


《女儿国》先导海报


而在当下,一些电影海报设计的后起之秀,他们设计制作的海报,同样非常出色,比如:


前阵子大热的电影《妖猫传》,它们的海报就非常突出



《妖猫传》这款国际版海报很有古风。远看,海报的整体图案是一只咆哮着的猫脸,契合片名。它的设计理念是中国传统龙头图腾的变形。🐲


近看,它是由种种意象化的中国元素构成。意象化,是以欣赏者的视觉经验为基础,使画面能够引发深层次的意义共鸣。


首先,除了中间环绕在金銮殿的云朵☁️,海报整体是左右对称的。这座金銮殿就是片中“极乐之宴”的发生地——花萼相辉楼。



画面(事件)以这里为中心,延展开来。海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美学方式是“齐加尼克效应”,即画面未清晰展示的意义远比清晰展示的内容更能引发欣赏者的关注与思考。


再细看,这只猫的须发呈海浪状🌊,花萼相辉楼其实是置于水下的倒影,而非天上,环绕它的朵朵白云实则是水中波纹,代表一种过去时的遥不可及。


花萼相辉楼的周边是同在水下的凤凰、牡丹,可视为杨玉环的象征。牡丹乃是“百花之王”,杨玉环爱牡丹,人尽皆知。金銮殿上方的🐲也代表帝王或者说是整个盛唐,这些图腾均在水面之下,代表着那场极乐之宴,已经成为成梦幻般的泡影。



猫的腮部由两条鲤鱼构成。鲤鱼在唐代是有隐喻的,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老百姓就不能吃鱼了,因为鲤鱼的“鲤”与皇族姓氏同音。朝廷规定臣民如抓到鲤鱼,必须放生。如若贩卖或吃掉,就要重打60大板。


再看海报,这两条鲤鱼既可以当作猫腮、猫须,也可视为即将落入猫口的鲤鱼,对《妖猫传》剧情的暗示不言而喻。



最下方身着羽衣的蒙面两少年,袖下盘旋着两条龙,代表的正是白龙和丹龙。两人单手托须,有如使用幻术(上面的图案皆是他们的幻术)。这正是影片一直想要吐露的:世间万事如幻术,幻术之中有真相。



最后,再注意它的片名字体,一部古香古色的中国古典电影,片名当然也要保持统一。繁体、红色、纵向排列,位置放在左右对称的中轴线上,是极为合适的,还用了红色。



海报中所有的中文都是纵向排列,所有的英文都是横向排列,既保留了中式的古朴,又错落有致。


整个构图在做了拼贴、变形和特殊装饰后,既复古又个性张扬,将影片基调随剧情一并溶于其中,当属十分难得的绝妙设计。


再看这一张



《妖猫传》一系列以女性为主的角色海报,共分三款。这里仅以杨玉环为例,角色置于海报右上方,她的裙摆放在画面最下端,在构图学上是美观和科学的,也是中国古典画的经典构图。



而裙摆好似鎏金莲花灯一样,强化出画面的造型感与视觉符号的吸引力,红色与后面的绿色好似水墨画,也代表杨玉环的香消玉殒,一种奇观化的视觉得到了强调与放大。





再比如《记忆大师》的海报,也非常突出。


影片是关于记忆的科幻悬疑片,在海报基调上的把握也十分明确。它以一种“脑部记忆宫殿”的形式呈现,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设计理念,展示了电影的近未来感,这是观者未曾体验的场景。



片中的故事发生在2025年,人类的记忆具备了移植和重载的功能。黄渤饰演的男主角因为手术失误被错误重载,故事由此展开。


海报中的宫殿像是片中“记忆大师医疗中心”外景的变形,又如同艾科小说《玫瑰之名》里的图书馆迷宫。在记忆宫殿的顶端,还有一个高速运转的齿轮,符合片中出现的记忆手术的精密仪器。


海报正式制作前,首先是设计师把创意画在纸上做草稿,最早的雏形是平面的线稿:


有记忆宫殿和理想的头部概念


线稿效果OK后,投入正式的3D建模阶段。首先,将男主角黄渤的头部进行3D扫描,与搭建好的“记忆宫殿”相结合,添加材质。


3D建模图


研究这张海报,你必须拿出《放大》男主角那样掘地三尺的态度。



为了让记忆宫殿更为丰富和写实,宫殿中的每一本书都加了贴图,即使这些书只是海报中微不足道的小小元素。



润色之后,最终改变黄渤头部的角度,将原本的45度角改为完整的侧面,这样更能突出大脑🧠的质感。


再之后,就是光线的调整,做平面设计的朋友都知道,这里面包括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等,确定电影海报的整体色调。还需要考虑到海报的使用环境(比如影城大堂)对颜色的要求。


最终的结果是一种灰白褪色的古旧,一种老照片的质感。给人神秘、冰冷的感觉,符合影片本身的基调。


它还有一款中文版


电影的情感状态、故事内核、造型卖点和场景设计,都能够在这张海报中初露端倪。


最后给出纤细的字体“YOUR MEMORY IS YOUR WORST ALIBI” (你的记忆就是最危险的证人)。选择纤细字体的作用就是能够同时看到字体和画面。



这款海报,是平面和3D结合的典范。



再比如这款抽丝剥茧版海报:



它是一个一刀不断的苹果皮的构思,据导演陈正道表示,这是为了致敬他最爱的一部电影《穆赫兰道》的一款海报。我认为,这张海报跟电影定位和概念是特别贴合的。


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对应了海报中“抽丝剥茧”的概念,一层一层剥开,只有剥到底才能发现真相。如果你看过影片,仔细看看他们的人物关系,其实这张海报是剧透的,倘若你没看过片,你也完全不会被海报剧透。这就是海报设计的高明之处。



还有,就是每个角色的大小比例是完全按照演员排序来的,这在兼顾人物关系的同时,是很考验设计功力的。






还有《解忧杂货店》的海报,虽然片子蛮多争议,但是它的电影海报同样很有特点。不过,在介绍《解忧杂货店》中国版的先导海报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日本原版《解忧杂货店》的先导海报。



该款海报以片中的主场景——浪失杂货店为主体,其他方面给出的信息还有:晚霞时分、落叶纷飞、圆月当空、星空璀璨。时间节点一目了然,也定下了海报的主色调。


再看国内这版《解忧杂货店》的先导海报:



它的配色方案还是沿袭了日版,但内容却大相径庭。


它用的是日本传统手工3D民居纸模型的创意。这种纸模型,在日本纪念品店都可以找到,通常是白卡纸或铜版纸为主材料,封闭部件组合起来的“比例模型”,是小孩的手工,在日本、欧洲几十年仍然流行。


而这纸模型就是以主景无名杂货店为载体,这种通过纸工艺折叠的构思很能代表情节中出现的时空交错和多线索叙事,一下就跃然纸上。



一封封老旧信封堆叠在纸模型下方,契合片中的“书信”主题。



杂货店上方的垂下来的月亮、星星则做成了风铃的样式。微风徐来,随风转动,与纸模型的搭配凸显淡泊素雅。夜空的整体配色仍是蓝紫相间,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符合影片自带的属性。



片名放在画面较空的位置,旁边还有一个邮戳。整个海报构图搭配得当、错落有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




还有《重返20岁》,它的海报同样很有特点:


看过片子的朋友都知道,“青春照相馆”这个关键场景很强调复古性,橱窗里的“月亮”🌛,是上世纪10-40年代美国照相馆里常出现的道具。美国著名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在《纸月亮》(1973)中也曾用它来扣题。


这款海报以舞台做背景,画框做前景,演员与二维照相布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和复古,四位演员的衣着也迎合了照相馆的怀旧气息。


再看站位,杨子姗、归亚蕾身处舞台前方,代表了她们的主角地位;鹿晗和陈柏霖身处月亮背后,与归亚蕾的眼神聚焦于杨子姗身上,戏份一目了然。



上图是片中“青春照相馆”的月亮实景,这张海报也是在剧组里实拍的方式操作的。




不难看出,上面几张海报都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记忆大师》和《妖猫传》的国际版海报,无论是在概念还是在设计上,都具有想法和突破性。


实际上,它们的海报设计都来自固力果海报工作室,工作室的创意总监是来自台湾的Will Lee(李威廷) ,当年《盛夏光年》的海报也是出自他之手。


盛夏光年


固力果海报工作室成立之后,Will Lee还是负责创意部分。做的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套海报当属陈正道的电影《催眠大师》了,当时这两张海报我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ps:“固力果”这个名字,当然是源自岩井俊二的电影《燕尾蝶》了。


催眠大师


通常来说,有些海报公司、插画师或创意设计,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谁的作品。但是固力果的海报不太好猜,或许它们在视觉设计上更年轻、国际、前卫和大胆吧。


他们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常常在电影的实景内直接拍海报,打电影光来贴合电影本身的气质和调性,实拍加后期这样制作完成,力图电影海报能有一个完美的效果。


比如刚刚提到过的《重返二十岁》。从对电影本体的表达和内容传递上来看,实景拍摄远远要超过靠剧照合成的电影海报。


这在目前国内市场做得比较少,这个模式比较接近韩国,因为目前大部分剧组做不到这种配合度。


韩国电影在拍摄途中,剧组和演员往往会专门空出一到两天,进行平面海报拍摄,这一流程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中韩合拍片中也得到发展。


比如下面《天亮之前》和《记忆大师》的先导海报就是如此。




虽然这张有致敬戈达尔《狂人皮埃罗》的经典镜头,
但请注意一下他的光影配色,
这部影片的主基调和配色都是偏紫色的霓虹光



一定要学会利用各种环境来拍海报,当然,如何构图是另一门学问。




没错,这张《记忆大师》肉山人海的海报也是实景拍摄的,专门找了这么多模特拍的,他们堆积成了一个大脑的形状,难度系数非常高。白色片名的字体则有效的排除了大脑和脊椎的不稳定感,让图案整体给人一种厚厚的敦实感。


当时推出的首映邀请函的信封,也是别具一格的设计


没错,作为电影物料的一部分,电影海报首先的功能始终都是宣传语辅助电影推广。然而,优秀的海报设计师们,总是努力让自己的作品,在有宣传作用的同时,还可以独立成为一件充满设计理念的艺术品,甚至是可以脱离于电影之外,独立存在的。


他们同样有其艺术价值。


想知道还有哪些海报也是出自固力果之手吗?




……


实际上,每张充满设计感的电影海报背后,都浸透着设计人员的诚意和心血。他们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让海报不仅是海报,让物料也不仅是物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