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绣女

 热恋的手臂 2018-05-22

据说选择手工工艺班,很大程度上是被展示橱柜里的布艺作品吸引了。
女红俗称针线活,有学员说风风火火工作了一辈子,现在退休了,要回归,多点女人味。穿上战袍可以巾国不让须眉,退却绒装,就是织布刺绣的花木兰。
还有的学员说多动动手指,是为了锻炼大脑。
我听到最多的理由是:因为梦想。

手工工艺班的课程,先是串珠子,串纸巾盒、果盘、接下来是绕手鞠球。
说实在的,编织的过程,还挺磨人的,要耐心加细心,有时候手指还会磨红,真正的快乐是在大功告成那一刻,成就感凸显出来了。
交作业,班级群里晒作品,交流、分享。不仅娱乐自己还给家人带来快乐。班里的王奶奶说自己完成了一个果盘的编制,孙儿回家看见了,喜欢得不得了,哗啦一下子把水果从果盘里倒出来,换成一堆玩具小汽车。
这快乐,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见,就在眼前。
(资料:传统的手鞠是先用和纸包好稻壳,然后一层层缠绕好底线,再用真丝或棉线绣出华丽图样)
我们被这门手工艺的作品吸引了、着魔了。绣女孙绳琴,是学霸级的学姐,老师赞她一点就通,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她的作品一在班群里秀出,就引来无数的大拇指和赞美。
每周一课,如小草对甘露的渴求,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只等老师这一"东风"的到来。
一次提前网购的手工材料未按约定时间邮递到达,影响到上课的进程。老师灵机应变,本来是要编制果盘,改成了编小球,只要利用上一节课串纸巾盒余下的珠子、鱼线就好了。
老师用这样的方式诠释出物尽其用的含义。
这是额外的收获!老师乐意奉献,自然赢得学生的一片赞誉。
每一堂课的时间如飞,在求知中度过,在领悟中度过,在轻松中度过。

最成功的教育模式不过如此: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吊足学生的胃口,然后让学生追着老师求教。
真正的乐趣是学己所爱,而每一点进步就是一声欢笑。

班里一位最年长的绣女姜奶奶,今年七十了,童颜鹤发,积极乐观,爱说爱笑,手工活极好,穿针引线不在话下,姜奶奶乐意助人,对同学们有问必答,是我们眼里的另一位老师。在她身上即可以学到手工技艺,也可以受到阳光温暖的感染。

23位学员中,唯一的男神喻佐复,一大老爷们,飞针走线,如万紫千红一点绿,惹人注目,而好奇的背后有故事。
以前他和妻子总是一起来老年大学学才艺。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成双成对比翼双飞的身影,无论走到哪里,会赢得钦佩的目光。
而今年老伴没有报上名,他的责任就是学会了,传授给妻子。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这朵花,在我们的心里雪藏了那么多年,从少年到白头。

年輕時我們有這樣那樣的愛好,但諸多方面的原因,不是所有的人能有幸地去追逐理想並為之付諸行動。
現在我們退休了,是時候了,所有以前不能完成的心願夢想,都可以拿出來發酵了。
所以我們聚在一起了,我們編織夢想,編織生活,绣出梦想,绣出丰采。
在开学第一天,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每一位能坐在教室里的人,都是幸福的,是最棒的。

这个年龄段,仍然好学上进,在这里秀才华,散发光彩!
每一个人都值得为自己点赞。
这是人生中的金秋年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