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涉县昭福寺石塔 全称西戌昭福寺石塔 年代:唐;;形制、特点:四面柱八面檐石塔;现状:保存较好,省保 图片作者:爱塔传奇 昭福寺石塔,全称西戌昭福寺石塔,共两座。位于北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镇昭福寺前院内,现保存于寺内的弥勒殿前。寺与塔共列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河北涉县西戌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2011年资料,昭福寺石塔建于唐代。为舍利塔,雕刻之精,造型之美,堪称石雕精品。详情待考。 关于昭福寺: 寺始建于北齐,已有1400年历史。残碑载:“唐朝武则天时曾修”。县志载:“明末建制颇宏,上元日香火盛福”。昭福寺经岁月变迁,历次战乱和文革破坏,使千年古刹饱经风霜,满目疮痍。上世纪未,全国拥军模范、西戌村党支部书记刘金鱼不忍文物损坏,不顾年迈体高,四处奔波,带头捐资,终以30万巨资使古刹焕然一新。现被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 该寺占地3000余平方米,座北朝南,山门一架,钟鼓楼各一,皆以巨石为基,仿古青砖为墙,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宇轩昂,蔚为壮观。拾阶进入山门,两侧有四大天王。入寺内,有笑佛殿、水陆殿、地藏殿、阎罗殿、三圣殿等组合为三个院落。各殿内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神像上千余尊,在涉县众多古庙内,占数量之最。
昭福寺石塔赏析
上图显示,昭福寺存两座石塔,详情待考 古塔基础部分 ![]() 石塔上部较完整
古塔上层塔身佛像保存较好 ![]() 中段塔身上的佛像风化较重
鼓形塔身上刻有团龙图案
塔檐上的雕刻
昭福寺山门
关于西戌古镇
西戌是古镇,始建年代尚不可考。相传战国时期为赵国西部屯兵之所。因此称为西戍。由于“戍”与“戌”二字形体极为相似,故讹传为西戌。涉县方言无zh\ch\sh等前舌音声母,我们认为,如此讹传或亦有此语言学方面原因。 商周时期,西戌即为人类栖居之地。本世纪初,西戌镇西戌村发现面积达40000平方米左右的商周时期村落文化遗址。该遗址的文化层一直延伸至汉代以后。该遗址附近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完整的汉代墓群,北齐的石狮,唐代的石塔,宋代的古山寨遗址、明代的石桥,清代的芍药花石刻等一大批极有价值的文物。(见2007年11月15日《燕赵都市报》) 据《涉县志》记载,隋开皇年间,西戌村曾为当时临水县县城,古城墙的夯土层基址至今清晰可辨。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西戌镇居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本地区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是我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的珍贵资源。 西戌镇位于河北省西南部,邯郸市西部,涉县县城东北部。现行政辖区面积39.1平方公里。距涉县县城25公里,距邯郸市7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80公里,距首都北京500公里,距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1200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