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曾经的书法神童,为书法抛弃了“铁饭碗”

 回归9480 2018-05-22

从小学到中学,他不断在省市书法比赛中获奖,被乡亲们称为“书法神童”

但他却不像大家常听说的书法神童,长大后走上“仲永之路”,反而成了全国书坛的一颗闪耀的新星。

2012年,年仅25岁的他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成为最年轻的兰亭奖获奖者。三年后,他再度获得第五届兰亭佳作奖二等奖,成为全国蝉联兰亭奖仅有的十多人之一。

这个30岁不到福建小伙,连续两次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奖台。

1987年出生的曾锦溪,他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在这过程中,他又有哪些秘诀可以让我们借鉴的呢?如果有可以和他直接学习交流的机会多好!

先别着急,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曾锦溪,男,1987年5月生于福建省平和崎岭。中书协会员、福建省人民政府表彰书法家、福建省书协理事、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福建十大青年书法家”、泉州市书协副主席,书法专题刊登于《中国书法》等专业报刊杂志。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

“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

“翁同龢”书法奖优秀作品(最高奖)

“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第八届“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最高荣誉奖)

全国第十、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第四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年度十佳

“八闽丹青奖”首届福建书法双年展金奖

“墨舞中原”全国第二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

第二、三届林语堂文艺奖一等奖

漳州市人民政府第七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


以砖为纸,以水为墨

曾锦溪出生于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锦溪祖父是乡民公认的“民间书家”,叔叔、姑丈,无一不是当地书法高手,他的表叔黄榕城更是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的“获奖国手”。

耳濡目染于翰墨飘香的家风,使得曾锦溪从小就喜爱上了书法。五六岁开始就跟着表叔学书法,但那时家里条件比较清苦,爷爷为他找来一块红砖,拎一桶水,让他每天以砖为纸,书写练字。直到上小学时,在爷爷的鼓励下,曾锦溪开始给乡邻写春联。

虽然当时的笔法还很稚嫩、基础,但乡邻的肯定,对曾锦溪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也激励他钻进传统书法世界里。他从唐楷入手,继而临习王羲之、李邕、赵子昂诸位古代大家,后又专攻颜真卿、何绍基法帖。从三字经到千家诗,从唐诗到宋词,诗词歌赋,无不涉猎。从小学到中学,他的书法不断进步,作品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被乡亲们称为“书法神童”。

钟情书法,笔耕不辍

如果说儿时的兴趣与勤奋为曾锦溪打下扎实基础的话,那么,使他逐渐蜕变成长为今天当代中国书坛的后起之秀的,便是十多年如一日始终不改的痴迷、长期不懈的磨砺。

习书练字是曾锦溪每天都坚持的“功课”。大学期间,每年寒暑假,他在家顶多待上短短一周,其他时间都外出学书法。每天都要练上三四个小时,写上几十张大纸的毛笔字。最多时,他一天要写完一刀纸。

大学毕业后,曾锦溪仍然保持每天练字。就连等公交、坐在公交车上的一二十分钟,他都会掏出随身带着的字帖或者用iPad上书法网站观摩,经常坐过站了仍不知。

为书法抛弃“铁饭碗”

曾锦溪说,学书法是一辈子的事,要是习书的时间和质量受工作影响,那就换工作!

曾锦溪的第一份工作在新闻媒体,他被分配在时政部,专跟市领导,在别人眼里是个肥差。但是,他发现,这个工作白天跑,晚上还要写稿剪辑制作,几乎挤占了他习书的时间。没几个月,他毅然离职。

第二份工作是做周报,一周只需花两三天时间,曾锦溪便有大量业余时间来练字,尽管收入变少了,但是心情及书写状态变好了。

第三份工作,曾锦溪干脆就做专职书法教师,于是,工作内外都与书法有关。直到他赴京国学班学习,索性辞掉工作,终于达成所愿,由内而外,一心一意,专注书法。

善于学习,进步神速

曾锦溪后来师从刘文华先生,从此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书法上。从《集王》到《十七帖》,从米芾到颜鲁公,为了进一步深入,他梳理了各个朝代学习王字的代表书家,于是又去涉猎陆柬之、赵孟頫、王铎……通过对赵孟頫的法帖临习,发觉赵孟頫除了对二王的准确把握以外,还融入了许多李邕的笔意,于是又去学李北海。并且学习一家的东西时会搜罗各种后代学习这位书家的作品来进行比对。

在此期间,他针对各个碑帖的临摹注意事项也做了归纳与总结:

1.从楷书过渡到《怀仁集圣教序》的临摹,应打破楷书空间的均等,重心的移位,将楷书原有端正的字形变为富有歪倒扭动的字形。书写时候还需注重字形外轮廓的变化、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连贯以及字与字的大小、轻重、快慢变化。

2.临赵孟頫《洛神赋》时,应把握它的圆润灵秀、研美洒脱的韵致,注重字内笔画与笔画的内在呼应,笔断意连,在书写时上下笔的运动轨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单字内的笔画轻重以及书写速度都富有变化,书写时还应表达精细的起笔收笔以及劲挺秀逸的笔致。

3.《曹全碑》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圆润平整,娟秀流丽,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撇、捺笔开张舒展,除了长线条外中宫紧密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内紧外松、雍容大度、飘逸多姿。长横一波三折,其余笔画多以逆锋起笔为主。其结构有一下几个特点:扁平舒展、布白匀称、大小相间、上紧下松、收放自如。

三度获奖,归于“运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12月初,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正式揭晓,曾锦溪勇夺“佳作奖”二等奖,成为该奖项开评10多年来首次获奖的福建省书法家。

2012年5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上,曾锦溪创作的《录苏轼手札》从全国1.9万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奖;

在《书法》杂志等单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活动中,其作品《古诗五首》成功入围,并跻身年度十佳,创下福建省的唯一。

年仅25岁的曾锦溪,连获三项全国大奖,一举填补了福建省书法界三项空白,令人瞩目。

而曾锦溪只是说:“可能是我的运气比较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