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误治医案】治疗尿血半年患者

 山东中医竹林 2018-05-22



一诊大夫

张某,男,48岁

主诉:尿血半年。

现病史:近半年来曾服用清心泻火、凉血止血之剂(导赤散、小蓟饮子加减),尿血无明显改善。

刻下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细数。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


辨证分析

辨证分析:

此乃久病多虚,结合脉证,肾阴亏,虚火旺,

灼伤脉络所致。故非心经实火,非芩连之所宜。试投滋肾阴、清虚火、凉血止血之剂,用知柏地黄汤加味。

处方

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味

生地30g,山药25g,知母15g,黄柏15g,丹皮12g,茯苓15g,地骨皮15g,旱莲草15g,小蓟15g。

水煎服,每日2剂。

结果

连服6剂,病无进退。

又进6剂,反添五心烦热、胸闷纳少等症。

二诊大夫

原方中加入荆芥12g,升麻6g,柴胡6g

结果

服药3剂,诸症均减。。

又服6剂,尿常规化验:红细胞少许。

继以上中方减量服5剂,并服六味地黄丸调理而愈。

反思

按语:滋阴凉血剂中为何佐以辛散升阳之品?

病虽阴虚血热,然而久用寒凉,火被寒郁,寒热格拒,形成郁火。《内经》云:“火郁发之”。佐以升柴既有“火郁汤”之意,又有“下病取上”之理。荆芥温散而不燥,且有止血之与功,用于本证最宜。《灵枢·师传》有“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之教,《景岳全书》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验,临证用药不可不遵。

辨证选方无误,而为药所误,是因用药不活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