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祝之友讲《神农本草经》之--牛黄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18-05-22

祝之友讲《神农本草经》之--牛黄





  【处方用名】牛黄——牛科Bovid

  【经文】牛黄,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除邪逐鬼,生平泽。

   牛黄为常用中药,目前商品中主要有天然牛黄,人工合成黄,培植牛黄三类。其中天然牛黄系牛科Bo-vidae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胆结石。

   天然牛黄为名贵中药,因其为牛的胆结石,其色金黄色或棕黄而故名,牛黄因产地不同又有东黄、西黄、京黄、金山牛黄之称。产于我国西北地区者称西牛黄或称西黄;产于东北者称东黄或东牛黄;产于北

京地区称京黄;产于加拿大、印度、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玻利维亚等地者称之为金山牛黄。

   牛黄,又称丑宝,因在十二生肖中,牛属丑,又因牛黄贵似宝,故名丑宝。

   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牛黄,并规定用于中医急危重病证用药品种有:麝香保心丸、安宫牛黄丸、八宝玉枢丸、片仔癀、回春丹、同仁牛黄清心丸、西黄丸、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等。目前很多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西药复方制剂中都含有牛黄。


       本经要义   

   味苦平:《本经》言牛黄,性平,味苦。全国统编教材《临床中药学》言牛黄,性凉,味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载牛黄,性凉,味甘。出入较大。

   惊痫:“惊”,原意指马因受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行动失常。《说文·马部》:“惊,马骇也。”《玉篇·马部》:“惊,逸也。” “逸”,逃逸、逃跑,奔跑等义,“惊”又表恐惧、惶恐,惊恐等。《尔雅·释诂上》:“惊,惧也。”此处引申为小儿惊风等病症。《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惊候:“小儿惊者,由血气不和,热实在内,心神不定,所以发惊,其者掣缩变成痫。”“痫”,病名,多指小儿(也有成年人)惊风病变。发作时手足痉挛,神志消失,俗称“羊风”《说文》:“痫,病也。”《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小儿杂病诸候一·痫候:“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其发三状,或口眼相引,目晴上摇,或手足掣纵,或背脊强直,或颈项反折(角弓反张)。”小儿惊痫:指小儿急惊风发作,泛指“惊风”。《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惊痫候:“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定,因惊发作成痫也。”

   寒热:详见鹿茸“本经要义”之“寒热”可作互参。

   热盛狂痓:热盛”,即高热,热人心包。后果:热极生风,使人狂躁,惊风等。“狂”,狂妄,猛烈,急促等意。表人的精神失常,如狂躁(轻狂浮躁)、狂妄(狂傲自大)、狂乱(昏乱,错乱失魂)、狂热(一时激起的极度高热)等。,即痉。,病名,即痉病。《集韵·至韵》:“,风病。”《素问》卷十·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王冰注:“,谓骨而不随,气骨该热,髓不内充,故骨强而不举,筋肉缓而无力也。”《金匮要略》上卷·湿暍病脉证第二:“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为难治。”《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痉风:“痉风,即病,属太阳、督脉二经。”其证发热口噤如,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搐搦。伤风有汗者,为柔。伤寒湿无汗者,为刚

   金疮折伤,痈疽产后,具有破伤风湿发痉之证。

   痉病,是指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颈背强急,口噤不开,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是由于六淫侵袭、化燥、化风所致。如阳明热盛,引动肝风;或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等。《说文》:痉,强急也。”《玉篇·病部》:“痉,风强病也。”《素问》卷二十二·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医宗金鉴》卷十八订正金匮要略注·痉湿病脉证并治第二:“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除邪逐鬼:指古人主治难以解释的一些精神情志方面的一些疾病。邪、鬼被古人认为是致病因素之一,多为精神、情志系统的一类疾病。《诸病源候论》卷二·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鬼邪候:“凡邪气鬼物所为病也,其状不同或言语错谬,或啼哭惊走,或癫狂昏乱,或喜怒悲笑,或大怖惧如人来逐,或歌谣诼啸,或不肯语,持针置发中。”

             药物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收载牛黄,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干燥胆结石。

  【性味日经】性凉,味甘。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止痉,清热解毒。用于热病神魂,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

  【鉴别要点】天然牛黄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同心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黏牙。取本品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拓展阅读——中药鉴别专用术语】

   乌金衣:特指天然牛黄表面之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同心纹:特指天然牛黄断面层次清晰的分层层纹。如同树木的年轮,

为牛黄形成过程中逐年加厚所致。

   挂甲:又称“透甲”。特指牛黄,以少许加清水溶和,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持久不褪,并有清凉感透入指甲内。


  【拓展阅读——牛黄的品类】

    天然牛黄:天然牛黄来自全国各地屠宰场。国外主要产于印度、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取自牛胆囊内的牛黄习称'胆黄。或。蛋黄。取自牛胆管及肝管内的牛黄习称“管黄”或“肝黄”。

  人工牛黄:由牛胆或猪胆的胆酸、胆甾醇、胆红素、无机盐等合成,主产于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培植牛黄:采用异物核牛培植牛黄,黄牛胆汁引渡及腹腔内膜横拟胆

囊引流法培植牛黄,药物法培植牛黄、注射法培植牛黄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多年研究证实,人工培植的牛黄和天然牛黄,在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等方面完全一致。


  【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

   牛黄为珍贵药材,药疗不宜入汤(煎)剂,只宜散剂应用,每次剂

量0.2~0.5g。外用适量,研成细末敷患处。

   非实热证候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医藉选论      

  牛黄,胆之精也。牛之有黄,犹狗之有宝,蚌之有珠,皆受日月之精华而始成。无令见日月光者,恐复夺其精华也。牛属坤土,胆具精汁,禀性皆阴,故气味苦平,而有阴寒之小毒。主治惊痫寒热者,得日月之精而通心主之神也。治热盛狂痉者,禀中精之汁而清三阳之热也。除邪者,除热邪,受月之华,月以应水也。逐鬼者,逐阴邪,受日之精,日以应火也。牛黄有毒,不可久服,故不言也。李东垣曰中风入脏,始用牛黄,更配脑麝,从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若风

中于腑,及中经脉者,早用牛黄,反引风邪人骨髓,如油面,不能出矣。

    愚谓:风邪脏,皆为死证,虽有牛黄,用之何益。且牛黄主治皆心家风热狂烦之证,何会骨髓而治骨病乎?脑麝从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是辛窜透发之药。风于脏,脏气先虚,反配脑麝,宁不使脏气益虚而真气外泄乎?如风中腑及中经脉,正可合脑麝而引风外出,又何致如油入面而难出耶。东垣好为臆说,后人不能参阅圣经,从而信之,致临病用药畏首畏尾,六腑经脉之病留而不去,次入于脏,便成不救,斯时用牛黄、脑麝,未见其能生也。李氏之说恐贻千百世之祸患,故不得不明辩极言,以救其失。

                ——明·张志聪《本草崇原》


     牛黄,味平。通心化痰。清心家之热痰······心气旺,则邪气自不能容也。牛之精气不能运于周身,则成牛黄,属土,故其色黄也。凡治痰涎,皆以补脾为主,牛肉本能健脾化痰,而黄之功尤速。又黄必结于心下,故又能手少阴、厥阴之分,以驱邪涤饮,而益其精气也。

          ——清·徐大椿《神农本草经读百种录》

   

   牛黄,足厥阴、少阳、手少阴经。其主小儿惊痫寒热,热盛口不能开,及大人癫狂痫痉者,皆肝心二经邪热胶痰为病,心热则火自生焰,肝热则木自生风,风火相搏,故发如上等症,此药味苦气惊,入二经能除热消痰,则风火熄,神魂清,诸证自谬矣。

          ——明·缪希雍《本草经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