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辩证法则,得了什么病,自己先知道!一看就懂

 whd991 2018-05-22

人体每一个脏腑虽然有它独自的特殊功能,但彼此之间却是密切联系的,因而在发病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常见的有脏病及脏、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腑病及腑。

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相继或同时发病者,即为脏腑兼病。

一般来说,脏腑兼病在病理上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只要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系的脏器,兼病较常见,反之则较少见。因此,在分析症状时应注意辨析发病脏腑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在治疗时才能分清主次,灵活运用。

脏腑兼病,证候极为复杂,但一般以脏与脏、脏与腑的兼病常见。现对临床最常见的兼证进行介绍。

【心肾不交证】

心肾不交证,是指心肾阴液亏虚,阳气偏亢,既济失调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五志化火、思虑过度、久病伤阴,房事不节等引起。

症状:心烦不寐,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遗精,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或伴腰部下肢酸困发冷。

心肾阳虚证

心肾阳虚证,是指心肾两脏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温运无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或劳倦内伤所致。

症状:畏寒肢冷,心悸怔忡,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或唇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

【心肺气虚证】

心肺气虚证,是指心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

症状:心悸咳喘,气短乏力,动则尤甚,胸闷,痰液清稀,面色㿠白,头晕神疲,自汗声怯,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病久失调,或劳倦思虑,或慢性出血而致。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缺乏,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或皮下出血,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等,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肝血虚证】

心肝血虚证,是指心肝两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所致。

症状: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耳鸣,面白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震颤拘挛,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细弱。

【肝火犯肺证】

肝火犯肺证,是指肝经之火上逆犯肺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郁怒伤肝或肝经热邪上逆犯肺所致。

症状: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目赤,烦热口苦,咳嗽阵作,痰黏量少色黄,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肝脾不调证】

肝脾不调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

症状:胸胁胀满窜痛,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

【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而引起。

症状: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呃逆,嘈杂吞酸,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象;或巅顶头痛,遇寒则甚,得温痛减,呕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紧。

【肝肾阴虚证】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失调、房事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

症状: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证,是指脾肾两脏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久泻或水邪久停,导致脾肾两脏阳虚而成。

症状: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泻,或下利清谷,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脾肺气虚证】

脾肺气虚证,是指脾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肺虚及脾;若饮食劳倦伤脾,脾虚及肺所致。

症状: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多稀白,食欲缺乏,腹胀便溏,声低懒言,疲倦乏力,面色㿠白,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肺肾阴虚证】

肺肾阴虚证,是指肺肾两脏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咳肺阴受损,肺虚及肾或肾阴亏虚,肾虚及肺所致。

症状: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甚至咯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颧红盗汗,骨蒸潮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