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建筑作品才能申请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

 览览散散 2018-05-23


作者:林立峰
本文已获得授权


或许是因为建筑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许多未获得建筑学学位的同学在出国留学阶段纷纷选择了这个专业作为自己主攻的方向。当然,许多国外的大学也欢迎他们申请本校的建筑学专业,并且把这个申请的项目称为March 1。March 1的申请包含了很多内容,而作品集的制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到底该如何制作好的作品集呢?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办?如何巧妙的将作品集与专业背景相结合,制作出让导师眼前一亮的Project?如果你还对你的作品集无从下手,不妨让零壹城市的设计师林立峰带你一起来欣赏这些已经申请上著名学府的优秀作品吧!


1

音乐与建筑(Architecture VS Music)

录取院校:哥伦比亚大学GSAPP


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毕同学(SA 2015fall),自小学习钢琴,对音乐有很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重塑贝多芬》以音乐为主题,选择了贝多芬最著名的乐曲之一《C小调32段变奏曲》,基于自己对音乐和建筑的理解,将一首变奏曲转化成了有意思的建筑空间。


这首变奏曲里有32个章节,毕同学选取了其中的九章,每个章节都可以用一个专业的动词术语来概括解读。


通过巧妙的转换,将音乐与建筑各自的空间进行表达与翻译。


转换关系图表:


明确了主题和逻辑关系之后,他开始了建筑的空间塑造。以第三章为例。第三章主题为“分解和弦”(Broken Chord),作者提炼了分解和弦的主要特点,并用建筑语言进行替代。


分解和弦是将一个和弦分解成单独各音的过程。

在建筑中,相对于柱子,墙是“连贯的”,能与乐谱里的旋律“流畅的”相对应。

因此,毕同学根据音乐中提供的“空间编码”,将建筑中的柱子根据音乐的旋律“翻译”成了墙。


贝多芬的交响乐中,不同的章节有着不一样的旋律与节奏。于是毕同学将曲中的音符、音节等特点和建筑中柱子、墙等进行不停的类比、拆解、重组,进而将不同的音乐章节塑造出不同的空间序列。

▲第八乐章



▲第十二乐章



▲第二十六乐章



在整个变奏曲演奏完之后,不同的空间序列最终形成了图中的建筑空间。


2

空间重构(Architecture VS Reconstruction)

录取院校:普林斯顿大学


日常用品雨伞也能转换成多变的空间?答案是肯定的。雨伞的开合是其伞架结构使然,毕业于香港大学的王同学观察到了这个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希望通过对雨伞结构的研究,创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形式。


他首先对雨伞的开、合过程进行了分解,对伞整体的运动进行了记录。


进而又记录并研究了伞骨的运动轨迹。


通过提取雨伞收放自如,在过程中创造了不同空间的特点,王同学在伞骨中加入了许多新的控制点,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可折叠的结构。当这个结构进行不断的组合后,最终形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构空间。


当它被折叠起来时,所有元件都在一个平面;当它被拉开时,又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

简单的伞架经过单元提取和重组也可以最大化的展示其结构特点,所以善于从生活中简单的现象入手,再进行透彻的研究,也可以形成很棒的作品。


3
人体解密(Decipher human body)
录取院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专业的曹同学通过对人体行为的研究,设计出了一套非常好玩的家具。


首先,曹同学记录下包含很多基本动作的“前滚翻起立”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的头部、胸部、手臂、臀部、腿部和脚分别有各自的运动轨迹,她将不同部位的运动轨迹拆解出来单独进行分析。


曹同学又分析了不同家具的支撑表面,它们的线条过于硬朗,给人感觉通常是不舒适的。而相对来说,符合人体生理线条的曲线会更加适合人们使用。


由符合人体工学的不同线条形成了不同的平面,进而又组合成一个适宜的空间。

在空间确定后,曹同学将它调整到人体适宜的尺度,并且进行局部微调和修改,最终完成了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设计。


4
服装与建筑(Architecture VS Garment)
录取院校:耶鲁大学


建筑本质上是个空间,然而对于Brandon同学而言,衣服其实也是一个空间,只不过这是一个人体尺度的空间。人进行一定活动时,怎样的空间最适合这个动作?不同的动作又创造了怎样的空间?人体尺度与服装造型通过空间的分析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人在跳某一种舞时会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会穿一些特定类型的衣服。经过反复地分析与研究,可以将与舞蹈动作最契合某种类型的衣服(即空间)表现出来。


Brandon最后展示了他研究的三类衣服,以对应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



能将自己抽象的理解以具象的方式表达是这个作品的一大亮点。或许每个人对空间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联想,如果你像Brandon一样,对于和空间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妨尝试着去完整的表达出来。


5
建筑的探索(Architecture VS Research)
研究生录取院校:耶鲁大学


在这个作品集里,Allen同学主要研究了城市尺度和建筑尺度的关系。其中,他的分析方式和图示表达让作品脱颖而出。


Allen将城市平面和建筑立面巧妙的放在一张分析图内,新颖并且清晰直观。


从城市尺度到建筑尺度,再到室内的家居尺度,作者将三类平面恰当排列,更直观的分析出其研究成果。

图示语言是最直观的语言,如何清晰、新颖、巧妙的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也会让作品集别具一格。


6
对称和不对称(Symmetry & Asymmetry)
录取院校:哈佛大学GSD


已成功申请哈佛大学GSD 的聂同学,作品集里有一个非常棒的作品——“对称与不对称”。他首先在一个简单的正方体上,通过数学方法和空间规律进行正折、反折、翻折、旋转等行为,将正方体变形得到原型单体。



进而将原型分解,得到一系列基本元素。

他将基本元素进行重组,最终得到一个对称和一个不对称的两种同一原型下不同的两种空间。


最后的最后,想对奋斗中的出国党说
好的作品集不一定能让你申请上好学校,但反之则一定不行。对于准备申请March 1的同学,如何将自己的兴趣、特长与专业相结合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并将自己的思考在作品集里完整的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耗费很多心力与时间,很多时候还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但这也仅仅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在这个忙碌而又充实的出国季,愿每个奋斗不止的同学们都能够梦想成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