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夏秋季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细菌性痢疾多因湿热疫毒蕴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损所致,在常规治疗时,可选用下列药粥食疗方法。 1、马齿苋30g(鲜者加倍),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马齿苋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马齿苋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连续3至7天。 2、黄芩、黄连、大黄、槟榔、木香、当归、芍药、甘草、金银花、穿心莲各10g,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连续3至7天。 3、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檗、秦皮、当归、芍药、木香、槟榔、大黄、金银花、牡丹皮、地榆、穿心莲、贯众各10g,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连续3至7天。 4、西牛黄5g,麝香1g,乳香、没药各30g,共研细末备用。将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药末5g,白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西黄丸9g研细,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连续3至7天。 5、藿香、苍术、厚朴、法夏、陈皮、木香、枳实、桂枝、炮姜、白芍药、当归、荆芥、苏叶、葛根各10g,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1至2疗程。 6、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厚朴、桔梗各10g,甘草5g,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煮至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藿香正气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1至2疗程。 7、党参、白术、干姜、甘草、黄连、木香、槟榔、枳实、当归各10g,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1至2疗程。 8、乌梅、黄连、当归、附片、蜀椒、桂枝、党参、黄檗各10g,细辛、干姜各5g,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至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1至2疗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