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史003期:叙事的发展(1)

 秦岭之尖 2018-05-23


在介绍电影历史的第一个时期——电影技术发明期(1832年~1895年)时,我们便知道:

电影刚刚出现时,人们不过是把它当成一个新奇的视觉玩具而已。


是后来的电影人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元素:

叙事、剪辑、景别、声音、色彩等等,形成了电影的语言。


从一个视觉玩具变成一门光影艺术,电影其实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之路。


无声电影时期

1895年~1927年

一、电影叙事的萌芽


早期仍被当成视觉玩具的电影,其创作不过是照相摄影的延续。


但它与照相摄影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让人们看到会动的画面。


运动,是电影的表现核心。


电影在英文里被叫做“movie”,其实就是由单词move(移动)演变而来的。


由于技术的限制,早期的电影以单镜头和单角度的短片为主。


爱迪生与卢米埃尔兄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爱迪生喜欢在摄影棚里拍摄他的短片,内容多是记录舞台表演与室内生活片段。


他的摄影棚,是一个用木头和黑色防水纸搭成的大屋子,棚顶可打开。


因为这座摄影棚是爱迪生为拍摄他的短片《黑玛丽》建造,所以后来的人也称这个大屋子(摄影棚)为“黑玛丽”,也有叫“黑囚车”的。



而卢米埃尔兄弟以拍摄户外影片为主,作品内容是真实捕捉到的生活即景,主要可分为四种题材:

 劳动和工作场景,如被称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

 家庭生活的记录,如闲情逸致的《贝贝的午餐》;

 政治文化与新闻,如表现宗教文化的《耶路撒冷教堂》;

 自然风光与街景,如《火车进站》《出港的船》。

与爱迪生简单表现动作的影片不同,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对内容情节有了追求。


在其拍摄的一个由四个片段组成的影片《消防员》中,他们用四个角度、四个场景记录下消防员救火的过程,已经涉及到电影叙事的一个基本问题:


时间与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性。


但遗憾的是,不论是爱迪生还是卢米埃尔兄弟,他们仍旧还是把电影看作是一个民间玩具,一个赚钱的工具。


但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电影成为一种讲故事工具的可能性。


二、电影叙事的发现


巴黎著名魔术师乔治·梅里爱,曾是卢米埃尔兄弟的第一批电影观众。


?1896年,梅里爱开始使用英国发明家罗伯特·保罗改装的机器拍摄影片。


这个聪明的魔术师一直在琢磨电影的新样式,并于同年秋天,偶然地发明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


当时,梅里爱正在观看自己拍摄的街景片段。画面上是一辆行驶的马车,可下一秒,马车变成了一辆拉着灵柩的车。梅里爱连忙寻找原因,发现原来是在拍摄马车时,摄影机出故障停止工作了,待修好之后,一辆拉灵柩的车刚好被机器拍下来。


梅里爱灵机一动,便把这一发现运用到他的电影创作中。


《贵妇人的失踪》是梅里爱运用“停机再拍”手法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讲的就是一个坐在椅子上的贵妇人突然不见了。



虽然梅里爱仅是把“停机再拍”的技术手段,当作施展他电影“魔术”的契机,但这一手法的出现,却决定了蒙太奇手法的发明,也决定了电影进入叙事的可能。


其实这一手法在爱迪生时就有类似的,不过后人将它称为“定格”。


爱迪生在《处决苏格拉玛丽女王》中,就有在表演中途,演员按照导演要求静止不动,而后工作人员撤换场景再进行拍摄的行为,不过他没有让摄影机停下工作。


但爱迪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手法的价值。


后来受到《魔术》一书的影响,梅里爱还将许多魔术手法结合进创作中,从而发明了淡入、淡出等组接手法,创造了许多电影特技。


因为梅里爱原本是一个舞台魔术师,故而他的创作依旧脱离不开舞台表演观念的束缚——摄影机被放在舞台观众席的最佳位置,机位少有改变。演员们也依旧保持着舞台表演的意识。但他也将戏剧表演的方法,如剧本、演员、布景、化妆、服装等融入电影创作中。


银幕即舞台,是梅里爱的电影美学观。



因为大量地使用特技,梅里爱的作品十分富有想象力。即使是现在看来,我们还是会为他出众的创作才华而惊叹。


在此不得不提及,1902年梅里爱电影创作的顶峰之作——《月球旅行记》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群天文学家到月球探险的故事。全片有30个场景,布景华丽,特效惊奇,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科学幻想世界。



同时,梅里爱还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在蒙特路伊建立了一个像罗培·乌坦剧院般大小的,有一个玻璃屋顶的“摄影棚”,成为后世电影制片厂效仿的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