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介入治疗进展
肺栓塞是体内静脉系统内各种栓子脱落后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并导致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综合症,栓塞物最常见的是血栓。肺血栓临床发病率很高,但极易漏、误诊。据文献报道肺栓塞即刻死亡率约10%,在幸存者中约70%不能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使其死亡率可达30%。肺栓塞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凝、全身溶栓、外科切开取栓等,近年来诸多微创性治疗方法如经导管介入溶栓、介入取栓、介入碎栓、肺动脉支架植入及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为肺动脉栓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介入溶栓:通过导入肺动脉内的导管灌注溶栓药物达到溶栓的目的。与全身溶栓相比介入溶栓更具有潜在优势:1,通过肺动脉内局部释放药物可使血栓快速而完全溶解;2,在局部药物浓度增加低剂量即可获得同全身高剂量用药相同的溶栓效果;3,局部治疗可能有更低的出血危险,特别是在使用低剂量溶栓药物的情况下。
介入取栓:介入取栓的原理是将特殊导管插入血栓内,利用负压抽吸作用吸出血栓。其装置主要有:Greenfield取栓装置
取栓时需静脉切开或使用较大的静脉鞘,通过应用一个较大的注射器进行人工负压抽吸,将未极化的血栓抽出体外。Greenfield取栓装置取栓成功后可使肺动脉迅速再灌注,但操作较困难且对陈旧血栓几乎无效。Lang取栓装置
由多功能导管及导丝提供支撑,另有一可脱鞘引导系统,当导管接触、捕获血栓后,再负压吸引下将血栓吸入导管内后撤,完成取栓操作。
介入碎栓:1,流体动力碎栓导管
包括Hydrolyser导管、Oasis导管、Angiojet导管。导管为双腔导管,小腔末端有1-3个喷口,碎栓时高速高压液体自喷口喷入大腔内,在管端形成负压,从而将血栓吸入大腔并破碎喷出。
2,网蓝型碎栓导管 主要为Ivmpeiier导管
Arrow-Trerotola导管
这种网篮装置由可弯曲的金属杆组成,其上装有一小型转子位于金属自膨胀式网篮中心,通过中轴钢丝外接电动机产生高速或低速转速。转子转动产生涡流并吸引血栓进入网篮,引起血栓碎解,或通过网篮钢丝削刮血栓,同时网篮起到保护血管壁防止转子损伤血管的作用。
3,涡轮动力碎栓导管
Kensey碎栓导管和Amplatz碎栓导管
导管较柔软,其末端有一高速旋转的凸轮,凸轮旋转碎栓的同时产生涡流,形成文丘里效应将血栓吸向凸轮进一步碎栓。
4,旋转猪尾导管
旋转猪尾导管为5F高转矩导管,有10个侧孔,在猪尾环起始部有一侧孔,正对导管腔轴心,碎栓时导管以导丝为中心轴旋转,挤压碎解血栓。在机械碎栓的同时加用溶栓药物,可迅速而安全地改善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
肺动脉支架
主肺动脉支架植入可迅速缓解心功能不全,提高肺动脉压及血压,由于肌体对肺动脉内支架长期反应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仅当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需即刻疏通肺循环来降低肺循环阻力提高肺灌注血流而其他方法无效时才推荐应用。
来
源:环球医疗网
发布日期:2006-7-31
http://www./message_detail.aspx?id=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