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戏精爆红朋友圈,博物馆千年老怪竟然会跳舞?

 泊木沐 2018-05-23

这几天

本君的朋友圈

就被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刷爆了

一夜之间

博物馆里的千年文物集体「复活」了

博物馆管理员打着电筒巡视过后

这些文物开始交头接耳

急不可耐地聊起了职场八卦

听说了吗?

咱们馆在抖音注册了账号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红豆 大红豆 芋头

cuo cuo cuo cuo cuo cuo

你要加什么料哦

作为中国文化的icon

我们不红,始皇不容!

文物们争相表现

现场不能再嗨了

不仅有节奏感十足的尬舞

还有变脸小咖秀……

甚至连「98K 电眼」都有

引得旁边的迷妹文物们

不仅大呼「比心比心」

奉上视频

没有流量也要看啊

原来

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

是当下正火的抖音

和国内的七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

一起搞出来的大动作

这些全是为了一个重要的日子

世界博物馆日

七大博物馆

集体推出“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

希望通过短视频的方法

让中国传统文化和博物馆文化开口发声

这种文化冲突

创造出的是一种反差萌

他们让原本冷冰冰的文物

突然间就像复活了一样

这也不禁让人想起

去年的《如果文物会说话》

这样的三连表情包

想人记不住都难啊

还有那个唱rap的朱棣

你们可还记得?

嘟嘴卖萌

剪刀手

都让人看了之后忍俊不禁

原本冰冷的文物

因为这样的反差创意

使人们重新去认识厚重的历史文化

看过

笑了

我们也要重新来认识一下这些国宝

· 潮州窑白釉观音立像 ·

· 玉三叉形器 ·

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

(距今 5300—4300 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因器物呈三叉形而得名。中叉有孔,上下贯通。三叉形器出土时均位于人的头部,中叉常和一枚长玉管相连,又往往与成束的锥形饰配伍,可能是冠帽上的饰件。这种器物形状独特,为良渚文化所仅见。此器三叉平齐,底端圆弧。正面浅浮雕和线刻神兽纹,饰以卷云形底纹,背面光素平直。

·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

长16.2,宽6.5,高9.1

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这件舟形砚滴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色粉青。其设计巧妙,动静结合,寓意生动,是一件难得的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精品。

· 青铜人头像 ·

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年代为商中期,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这些人头像有普通的人头像,还有戴金面罩的人头像。

三星堆的青铜器以青铜雕像群最为大宗,且最富研究价值。三星堆的青铜雕像群是一批受人顶礼膜拜的权威、偶像,既象征着天神、地只、祖先神等,也代表着国王及巫师一类世俗领袖或精神领袖,表现出古蜀国人神合一、政教合一的社会形态和群体关系。它们的出土填补了中国商代青铜人物雕塑的及中国早期关于偶像崇拜的空白。

三星堆两坑共出土了50多件人头像,这些人头像面容清瘦,表情凝重,耳朵上有穿孔,估计是用来佩戴耳环的。这些文物主要现存三星堆博物馆。

· 鸮卣 ·

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

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

盛酒器。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盖为双鸮首,环目,尖喙,弯眉,盖中央置四阿顶方柱钮,饰雷纹。腹作双鸮身,子口微敛,垂鼓腹饰卷曲羽翼纹。身下为四爪,两两相背。盖腹相合,两鸮昂首背立。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不仅实用,也是精美的艺术品。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 重金洛壶 ·

高24、口径12.8、腹径22.2圈足13.8厘米

1982年江苏盱眙南窑庄窖藏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由壶身、装饰套和圈足底座三部分套装联接而成。壶身为侈口,束颈,孤肩,收腹,平底。底座为镂空花纹,凹形圈足,外饰斜方格云纹图案。壶颈与圈足系错金,壶腹为错银,金光银色,交相辉映。装饰套为肩腹两组立体镂空网套,以扁形横箍相连。上衔接于壶身颈,下衔接于圈足套,皆由蜷曲起伏的长龙和伸出的梅花交错套扣而成三层,连接网套的一圈横箍上,交替附饰兽面衔环和立兽各四个。该器使用了浑铸、分铸、错金银、镶嵌、焊接等冶金技木。造型奇伟,纹饰华丽。据铬文可知,该壶原为燕国宫廷重器,后为齐国将军陈璋所获,并刻铭以记功。此壶出土时口部上盖有一件重达9千克金兽,壶内装有36块黄金铸币。因其所具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和重要历史价值,被定为南京博物院国宝级的文物。

· 三彩陶三色马 ·

堂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高54.6厘米,首尾长54.5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

马头向左侧视,通身白色,鬃上剪三花,马鞍上披着深绿色绒毯状鞍袱,胸前和鞍后均络绿色革带。胸前的带上饰有黄色小铃(金铃),金铃间饰有黄点的蓝色流苏;鞍后皮带两侧各饰杏叶形垂饰5枚,革带交结尻上,交结处饰有杏叶形垂饰4枚。头上辔饰俱全,嘴角两侧带有角形镳,口衔勒,笼头上的装饰与胸股装饰相同,皮带饰黄色花朵。

· 大禾人面纹方鼎 ·

年代为商代晚期。

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

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

1958年,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一个叫新屋湾的小地方,一位农民在挖地时发现了这件人面方鼎。挖出来之后,他就把这件器物连同家里的一堆废铁卖给了废品收购站。

当时,正处于全国大炼钢铁的年代,这件器物很快被当作废旧金属制品被分类集中到了废铜仓库,差一点就扔进了熔炉。幸运的是,这件器物的一块残片被湖南省博物馆派驻到废铜仓库拣选文物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于是,他们跟踪追击,找到了10多块,经初步拼对与研究,发现只缺一条腿与底部。隔了两年,残缺的一腿也找到了。

· 陶武士佣 ·

隋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34厘米

此两俑头戴盔,有护耳、护项,身穿明光铠,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腰束带,肩部绘有黑花,下着袴,足穿黑靴。右手下垂,拳间有孔,似原执武器,左手曲于胸前,下按一长方形盾牌。盾脊微凸,中心绘一黑彩兽面饰。制作时,头与身躯分别模制,再将头部插入躯体粘合,全身先涂白粉,再于一定部位施以朱色或墨色。隋朝统治时间虽短,但战争频繁,因此对盔甲等防御设施的制造非常重视。

· 楚王墓兵马俑 ·

汉 西汉

1984年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随葬坑出土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除设郡外,还先后分封了一些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狮子山出土了数千件彩绘兵马俑,以步兵俑为主,骑俑也有,战车已不见,反映战车在军队组合中已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对研究西汉军队和军事制度具有相当的意义。

· 三彩釉陶女俑 ·

高45.2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土门村出土

高45.2厘米

女俑面带微笑,头微侧,鬓发抱面,发髻垂于额前,为乌蛮髻;身穿绿色交领小袖上衣,内有半臂,蓝色长裙,裙腰束于胸上部,披帛自右肩垂于后背,足穿翘尖鞋。

唐代女俑的时代特征比较明显,7世纪中叶以前,即唐高祖到唐高宗前期,女俑的身材修长,人体比例比较适当。面部清秀,身着简单上衣和长裙,裙上常饰以条纹,狭窄的胡服也较多见。女俑头部发髻挽起,式样较多。7世纪后期到8世纪初,即唐高宗后期至睿宗时期,女俑的服饰开始宽大,显得身材丰腴。发式多高髻,式样更多。8世纪中期以后,即唐玄宗以后,人物变胖,面目生动,唐玄宗开元时期以丰满为美,天宝时则略显臃肿。

· 男装女陶俑 ·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杨勖思墓出土

高51厘米

俑体态丰腴,头梳双股高髻,身着圆领袍服,腰束带,足穿靴,双手抱于胸前。除未戴幞头外,余皆男装,并展现出一种自信、从容的仪态。

女着男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内则》记:“男女不通衣服。”尽管事实上不可能如此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但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

· 拱手女陶俑 ·

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勖墓出土

高78.8厘米

杨思勖是唐玄宗时期的武将。女俑梳乌蛮髻,身穿交领大袖衫,长裙;足穿翘尖鞋。女俑体态丰满,是盛唐时期妇女的典型形象。

· 彩绘拱手女陶俑 ·

1952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出土

高62.5厘米

女俑袖手而立,梳一髻左倾抛出,当为抛家髻;高鼻小口,穿敞领小袖衣,高束腰长裙。

· 双髻、高髻陶女俑 ·

唐 明器

高31.4厘米、31.6厘米

双髻女俑身着圆领袒胸窄袖衫,没有开襟,为袒胸贯头式。高髻女俑身着窄袖短襦和曳地长裙,腰系长带,肩披巾帛。唐前期女子服装仍沿袭隋朝装束,衣衫短窄,下至腰部或脐部;裙形瘦长,其腰高及胸部,下可曳地,反映这一时期女子尚清秀的社会审美意识。窄袖流行是受西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习俗。至盛唐时期,衫袖逐渐加宽,女子着装风格开始发生变化。唐代女子的发髻形式丰富多彩,难以一一名状。当时的贵族妇女多戴假髻,式样繁复。初唐髻式较低小、质朴;盛唐崇好高髻,花冠流行;中晚唐时期,发髻高耸,并多插簪、钗、花梳以为装饰,雍容华贵。

· 兵马俑 ·

作为中国的icon

我们不红,始皇难容~

· 击鼓说唱陶俑 ·

汉 东汉

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

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在四川的东汉墓中先后出土多件形象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这说明当时蜀地说唱表演颇为流行。

· 嵌银丝观音铜立像 ·

明(1368~1644年)

高49厘米

背部嵌银丝款“金玉堂石叟”

· 木雕罗汉 ·

北宋庆历八年

高51厘米,座宽22.6厘米

1963年,曲江县南华寺功德堂、海会塔和大雄宝殿发现一批北宋木雕罗汉,共360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的一部分。

这尊罗汉是其中的一尊,半跏跌坐,右足踏座,左足平跌,头右侧,右手托颐屈置右膝,左手自然放置左腿上。座实心,正面刻铭文,前半部分为宋刻,铭文大意是在庆历八年正月,来自广州的女弟子谭一娘舍造罗汉像一尊,供奉于南华寺。后半部分铭文为明永乐和成化年间重刻,意思是当时对这尊罗汉像进行了重新妆饰。

了解一座城,可以从博物馆开始

能够打动你心的

或许是馆内的一件藏品

或许是它在城市中显露出的一角屋檐

博物馆是时间、文化、空间的缩影

镌刻历史的载体

也给了我们碰触历史的机会

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努力

博物馆的发展更离不开大众的积极参与

对于我们大众来说

真正走进博物馆

走进历史、走进文化

才是对于祖先与过去最好的怀念与感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