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垮了又怎样?“大飒蜜”徐静蕾就是这么惹人爱!

 tgrwfyyx 2018-05-23

谁在爱你? 你在爱着谁?


  


一袭白裙学生模样的徐静蕾,愣是硬着头皮参加了一档跨界节目,唱歌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将紧张进行到底”,第一遍唱错忘词,第二遍不是跑掉、就是游离于节奏,实打实的唱成了一场“音乐版的车祸现场”,可就是这样的“失利”,大家的心依然紧紧地锁在了她的声音里,不禁跟着哼唱起来,“谁在爱你,你在爱着谁?”


歌是唱垮了,却赢得了全场最高欢呼声,老徐用一首《匆匆那年+谁》,唱哭了太多人的心,“大飒蜜徐静蕾就是这么惹人爱!



大幕落下,“将爱情进行到底”七个字闪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猝不及防、火一样的燃烧,《等你爱我》怦然心动地回荡。李亚鹏手捧玫瑰,微笑着款步而来,屏幕内外惊呼尖叫,眼泪夺眶而下,全是满满的回忆杀。


李亚鹏依然是《将爱》里的杨峥,徐静蕾依然是《将爱》里的文慧,只不过岁月偷偷地在他们的眼角留下了痕迹,仿佛时间倒流,重返20年前,他们的第一次相见。



他说:

我没捧过这么大一束花。

她说:

我没想到他会来。

他说:

她比我想象的要好一千倍。

她说:

我希望你能赶紧找个女朋友。



19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国产偶像剧的开山鼻祖,扎着马尾的文慧,曾经是全体男生喜欢的“国民初恋”,而李亚鹏也是所有女生的男神,哪个女孩儿心中没有过杨峥,哪个男孩没幻想过文慧!



满屏都是20年前的浪漫“回忆杀”。



还是那款横梁的自行车,镜头一闪与20年前重合,李亚鹏多了几分中年男人的沉稳,而徐静蕾依然保持那份少女羞涩。二十年前,李亚鹏、徐静蕾在电视剧里相遇,青春定格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十年后,他们又在电影里重逢,不同的人生,各自精彩着。如今,在《跨界歌王》的舞台上,友谊日久弥珍,太多无言的感动。


虽然我们爱上的是杨峥和文慧的爱情,但李亚鹏、徐静蕾二十多年的感情却是真实的,这让所有熟悉这部剧保有记忆的人相信:爱情在戏里是可以成活的。



演戏、拍电影、写博客、出书,还练得一手好字、绘画、当教师、办杂志,又做手艺人,很难定义她是谁?清纯、文艺、才女、女总裁......


在《朗读者》中董卿也问及她“做导演、做演员、写书,在很多角色间转换。”

她回答说:“那自毁倾向。什么东西做得不错,就觉得我要换别的东西。”




在老徐看来,“你管我叫什么无所谓,你爱叫什么叫什么,因为我也不能改变你对我的看法,但这些词它根本不会出现在我生活中的。”

这就是徐静蕾,从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永远独树一帜。



爱挑战,乐于去塑造新的人格,可以说老徐是成功的。


06年博客兴起,她成了点击过亿的博客女王,她也拍过很多部电影,2010年她执导的影片《杜拉拉升职记》,让她成为华语影史上第一个票房破亿的女导演。


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海报


电影《梦想照进现实》剧照


做手艺人,徐静蕾说“她是业余的演员,专业的裁缝。



学吹玻璃杯 、做陶艺,生活中的每个爱好都做到极致,不留遗憾。



徐静蕾的确多才多艺,虽然唱歌不是她的强项,但是书法和绘画特别出彩。


徐静蕾出生在北京,家住三里屯附近。老爸徐子健经常去图书馆借很多关于早教的书,下决心要好好培养她。


当时还没恢复高考,徐子健觉得写一手好字儿,将来到哪个单位就业都不愁,所以,徐静蕾在笔墨纸砚的陪伴下开始长大,她三岁开始学颜体,每天要完成老爸布置的定量练习,只能偶然抬头注目窗外跳皮筋的小伙伴。她的心情,就是崔健《时代的晚上》里那句歌词:我的心在疼痛,像童年的委屈。



1984年,徐静蕾10岁,徐子健从灯泡厂辞职,下海创业,开了一家霓虹灯厂,当时灯箱上的字要靠人来写,为了降低成本,老爸没有另外请人,直接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还是小孩儿的徐静蕾。


于是,徐静蕾的字挂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最有名儿的是赛特商场和中央电视台后面梅地亚宾馆的霓虹灯,尤其是赛特商场几个大字,每个都有两米见方,功力毕现。当时一些看过徐静蕾书法作品的人,都觉得这至少是一个五十岁的人写的。


徐静蕾和父亲合影


高中时,徐子健引导徐静蕾开始学美术,周末骑自行车带着她尽览大小美术展,她自己也一直计划报考美术院校,如果不是那一次的意外机缘,或许老徐早已是一位书画文艺女青年了。


那年她在中戏门口遇到一个导演,被她的独特气质牢牢吸住,死活要让她参演自己导的电影。这件事让徐静蕾心水震荡,填志愿时,她毅然填报了表演专业,1993年,徐静蕾顺利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



正是因为老徐幼时深厚的书法功底,才让她的字体呈现出不逊须眉的风骨,俊逸,不失遒劲;崚嶒,而又雅致,赏心悦目的字体亦如幽兰自芳的主人。


徐静蕾的书法作品


当回忆起这段被逼迫的学习时光,如今的徐静蕾充满感激:“我想长大了之后,所有的孩子都会感谢自己的父母在他小时候逼着他做了那样一件事,所以我也很感激自己的父亲一直这样鞭策着我,让我将书法一直坚持了下来。”




徐静蕾的书法作品


她手写字体创作而成的“方正静蕾简体”,被称为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书法计算机字库产品,下载量远超启功和兰亭字体。




43岁那年,老徐又痴迷上了画画,便又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景象。




早期接触水彩画的时候,老徐晒出的勉强满意的作品是这个样子的:三朵水彩涂色的简笔花朵。多亏了老徐一手压箱底的好字勉强让它称之为一幅画作。



既然开始了,便要认真对待,徐静蕾马上拜师学水彩。从一个笔都拿不稳的小白,逐渐熟练,越来越专业。




进步与天赋使然无异,但是如果觉得老徐靠的只是天赋,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徐和绘画算是死磕到底了,甚至沉迷画画到十个月没买一件衣服。




“精益求精”和“耐心专注”,究其根源就是因为热爱。

在高密度的学习、练习以后,这位艺术生的天赋跃然于纸上,纵观老徐的社交账号,果然满满都是各种画作。


徐静蕾的绘画作品


还把自己的水彩画印成丝巾,在微博上转发抽奖。




有时穷极一生,我们都未必能做好一件事,但徐静蕾,皆有所擅。她从来不是喜欢困守一城一池的人,不断挑战自己,于她而言,是一个不断重塑自己的过程。


改变她命运的气质,其实就是她真正的人设——「飒蜜」。

飒蜜是北京话,北京话就是自带造血功能的语言,每过几年都会自然生发出一批紧贴地皮,顺手好用的新词儿。飒就是飒爽英姿的飒,蜜就是姑娘。飒蜜一般指五官清秀、面容姣好、大方洒脱、不卑不亢的姑娘。


高晓松曾春潮满面地夸过徐静蕾:徐静蕾是北京大飒蜜,光好看可不能叫飒蜜,这飒蜜不但好看,而且有一身那个范儿,才能叫北京大飒蜜。



“总体可知、细节未知。这才是日子最有意思的地方。”这是老徐常说的一句话,那些失去的过往,对她来说不是遗憾,而是不该,是命运的安排。如今的她初心未变,带着自由和不羁,把每一天过成余生最精彩的一天。


祝福她,这位漂亮的北京姑娘,京城文艺“大飒蜜”。




本文由伍佰艺书画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