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森林的早上 2018-05-2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大爆发,宝宝真的中招了吗?

                 —儿医专家解读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肠道

      病毒

❖.20多种肠道病毒

.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

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50℃,紫外线及干燥,氧化剂、碘酒可使其迅速灭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分期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多为2-10天,平均3-5

临床症状体征

根据发生发展过程,分为以下5

1期(出疹

期)

皮疹和(或)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皮疹四不特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部位

典型皮疹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典型皮疹小、厚、硬、少,有时可见大疱疹,伴疼痛和痒感,不限于手、足、口、臀部位。

注:普通型,自限性,绝大多数7-10天可康复

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少数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出现在病程的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烦躁、肢体抖动、颈项强直等

注: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可痊愈

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的5天内,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

注:重症危重型,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是关键。

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可在3期的基础上迅速进入。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注:重症危重型,病死率高

5期(恢复期)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性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

注:6个月内不能恢复,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三、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呢?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咽喉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生活物品如:玩具、餐具、奶瓶等,或环境而感染。患儿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四、什么时候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呢?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发。

五、

手足口病以6个月到5岁之间儿童多见,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六、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和伴有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可完全康复。伴有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可能会遗留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小脑功能障碍、神经发育迟缓、吞咽困难等后遗症,极少数危重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死亡。

七、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治疗或隔离时需要注意哪些?

1. 密切观察: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监护人需密切观察病情,如果出现高热、精神萎靡、易惊、头痛、肢体抖动、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就诊。

2. 消毒:每天清洁患儿接触的物品及其环境。奶瓶、奶嘴等可用高温煮沸消毒,衣物、被服等可阳光暴晒;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 隔离:患儿及其密切接触者均需进行隔离,隔离期为自生病之日起满2周,在此期间避免外出,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玩耍,更不可去公共场所。

八、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策划:孟慧

                                              文字:倪赛茶

                                              排版:倪赛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